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银行频道-提供银行资讯及最新理财产品的银行门户 > 信用卡频道-提供信用卡最新资讯和信用卡产品查询的门户-搜狐理财 > 业界动态

银联海外主推人民币信用卡 反围剿Visa之战升级

来源:华夏时报
2010年07月04日12:33

  Visa封杀银联的消息出台后,国际银行卡巨头的“暗战”也提升到台面上,并且日益白热化。而面对Visa的围堵,银联海外扩张的步伐开始加快。

  银联海外扩张加速

  为了对抗国际信用卡巨头Visa的封杀,银联打响海外“反围剿”之战。

  6月21日,中国银联与恒生

银行在香港共同推出中国银联港币信用卡。

  6月29日,中国银联宣布与海湾、中东和北非地区最大银行卡第三方处理服务商——阿联酋Network International合作,将在包括阿联酋在内的20多个中东、西亚及非洲国家开展银联卡商户和ATM收单、发卡等业务合作。

  银联正致力于推动发现带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6”字头的银行卡,同时,银联也在采取相关措施来提升自身的标准化,与央行一起促使国内商业银行共同发行银联标准PBOC2.0芯片卡(IC卡),以取代目前流行的双币卡国际标准。

  作为银联股东的国有商业银行,也在加速推行自主权IC卡。6月19日,交通银行宣布携手中国联通和中国银联,在上海推出以手机SIM卡实现银行支付功能的太平洋联通联名IC借记卡。

  而工商银行早在2009年就在全国率先推广IC银行卡,截至今年5月份,其发行的IC卡超过550万张。

  银联信总经理符文忠表示,中国银联完全可以利用此次机遇,将人民币单币种信用卡推向世界。一方面,双币卡之所以便捷,其主要凭借美元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因此必须有强势的人民币作为支撑,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另一方面,作为服务行业,应不断拓展银联的服务质量,完善银联的服务水平,从而提高银联在国际上的定价能力。

  Visa为何不高兴?

  Visa此举被视为对银联的海外市场进行“封杀”,这也反映了国际信用卡公司对中国市场日益感到灰心。事实上,在Visa出台封堵银联的举措之前,美国的贸易官员曾在今年3月底与Visa、美国运通(American Express)和万事达(MasterCard)进行磋商,讨论是否针对中国把这三家公司排斥在其日益发展的支付处理市场之外采取行动。

  中国银联是由央行在2002年创建的,股东是80多家中国国有控股银行。由于中国实行外汇管制,国外的银行卡组织不能在中国境内发行自己的信用卡,也不能建立信用卡支付体系的网络,只能采取与中方合作伙伴推出“联合品牌”的模式。

  国外银行卡巨头一直在抱怨无法在中国开展业务,而银联的品牌信用卡却可以在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

  一位股份制商业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诉记者,1993年Visa就在北京设立了办事处,并积极帮助国内信用卡市场“开荒”,一度与银联是亲密的“师生”关系。Visa的目的原本是希望银联成为其在中国收单的本地网络,银联发的卡在境外则必须采用Visa的网络,这一目的最终并未达成。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规定,4字头的卡全部是Visa的卡,交易需通过Visa的支付系统,但是在中国境内,Visa和银联推出了联合品牌的双币卡,同样以4字开头。经过几年的发展,银联一路高歌猛进,与不少境外银行达成协议,这些4字头的银联+Visa双币卡交易时走银联的支付系统。但经过金融危机之后,Visa逐步意识到这部分市场的蛋糕很大,因此全部收回Visa卡在中国境外的交易网络。

  由于持卡人使用Visa网络结算,消费金额将以美元计账,如此持卡人将无法享受到很多附加功能,例如,信用卡分期付款不支持外币账户,以后持卡人出国消费将不得不携带两张或者多张带有不同卡组织标识的信用卡。银联信分析师唐斌认为,如果银联和Visa不能形成一定的利益互补机制,那么双标识卡最终的命运是退出历史舞台。

  目前,我国已发行的信用卡品牌主要包括:银联、维萨(Visa)、万事达(MasterCard)、运通和JCB等。据Bankrate银率网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银联卡市场占比达68.42%,其次为维萨卡和万事达卡。一季度单币种卡片的发行量相对较多,占比达66.67%,主要为单币种的人民币卡。与上季度相比,单币种卡片占比有所上升,双币种卡片有所下降。

  

  客户质疑招行卡遭“冻结”

  本报记者 季小舟 北京报道

  2003年,国内发行了首张信用卡,在这短短7年的时间里,国内信用卡发卡量以年均80%的速度高速增长。据Bankrate银率网数据显示,截至2009年年底全国累计发行信用卡数量为18555.56万张,同比增长30.4%。

  尽管银行的信用卡营销策略开始发生改变,开始更加精确地瞄准不同的客户群体,但是由于之前银行“跑马圈地”带来发卡量的不断上升,信用卡服务水平和安全性仍未达到“精耕细作”的标准。

  招行客服说法自相矛盾

  持卡人在使用信用卡遇到问题时,往往会首先想到致电客服,询问解决的方案,但是部分银行卡的客服人员说法却自相矛盾,让客户为此蒙受损失。

  刘先生是招商银行信用卡的客户,他告诉记者,自己原本向招行申请的是银联+Visa双币卡,但是招行却给他发了银联卡。前段时间他到美国出差没有带这张卡,中途发现招行卡到了还款日期,他致电招行客服该如何还款,招行客服告诉他,可以让国内的亲属帮他还款。于是刘先生让妻子许女士到拉卡拉还款,许女士在还款之后再次致电招行客服,查询还款是否到账,但招行客服却以许女士并非持卡人本人为由,冻结了刘先生的信用卡。

  刘先生回国后发现,这张招行卡不仅欠款没有还上,还产生了几百元的利息和滞纳金。“明明是招行的客服指导我这么做的,到头来还冻结了我的卡,产生了不必要的损失,银行内部之间难道就没有统一的操作规定吗?”

  “霸王条款”随处可见

  信用卡最让持卡人感到不满的就是银行的“霸王条款”,如全额罚息,就是持卡人如果部分还款,发卡行都会对持卡人按照总消费的金额计算利息。去年,工行等几家银行带头取消了全额罚息的“霸王条款”。

  不过,银率网信用卡理财专家表示,被取消的全额罚息只是信用卡众多霸王条款中的“冰山一角”。与借记卡相比,信用卡最大的特点有三条,一是可以透支,二是提现要付费,三是存款无利息。

  谢女士习惯于把信用卡当成借记卡一样使用,“钱存在信用卡里面,以后刷卡可以用掉。”不少信用卡持卡人都有这样的想法。银率网信用卡理财专家表示,存在储蓄卡的钱是按照活期存款计息的,而放在信用卡中,则一毛钱利息都没有,如果想要从信用卡中取钱,银行反而还要收手续费。

  短信通知费也是很多信用卡持卡人容易忽略的一项,目前工商银行、招商银行、浦发银行等都免收短信通知费。不过这些银行对账户变动金额实行分级,如招商银行信用卡只有消费满100元才有短信提醒;浦发银行在信用卡账面变动500元以上会向客户发短信提醒。此外,虽然目前有的银行为持卡人提供免费的短信提醒,但由于是免费往往也是打了“折扣”的。如招商银行普通银行卡只有ATM取款、POS机刷卡1000元以上,才会有短信提醒。

(责任编辑:聂晶)
 
  [Ctrl+Enter]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