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601628.SH,02628.HK)、中国平安(601318.SH,02318.HK)和中国太保(601601.SH,02601.HK)都拥有数额不等的外币资产。汇价的波动,也不可避免地对这些外币资产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数据显示,三只保险股中,如以外币资产规模而论,中国人寿最多,约270亿元人民
币,中国平安最少,约197亿元人民币。但以占比来看,则是中国太保外币资产占比最高,为6.43%(约235亿人民币),中国人寿外币资产占比最少,仅2.3%,而中国平安居中,外汇资产占比3.34%。近年来,受人民币升值影响,中国人寿和中国平安外币资产也遭受汇率风险。有关数据显示,在人民币持续升值背景下,2005年,中国人寿的汇兑损失为6.34亿元,中国平安则为4.08亿元。但到了2008年第三季度,中国人寿汇兑损失已升至10亿元,第四季度才略降至 9.07亿元。中国平安则受富通投资一役影响,2008年的汇兑损失高达4.65亿元。
不过,基于2009年汇率走势较为平稳,中国人寿的汇兑损失降至280万元,同比下降 96.9%,中国平安的汇兑损失也降至1700万元。
央行此次表态,市场预期人民币可能将对美元升值,中信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如果人民币相对于美元一次性升值2%,平均汇兑损失约4亿~5亿元,三只保险股累计损失将达14亿元。
不过,中信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即使汇兑损失达十几亿元,但其占净资产比例不足千分之一,不会对保险公司整体业绩和未来发展趋势造成明显的影响。
股价外部催化剂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保险股有望迎来较好表现机会的时间窗口。
中信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央行宣布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后,作为服务业和消费范畴的低估值高弹性保险股,将受益于自身估值的提升以及持有股票市值增长的双重效应影响,有望迎来较好表现的时间窗口。
自2009年11月中旬以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在A股市场已分别下跌了15.1%、25.1%和17.8%,而同期沪深300指数仅下跌了11.6%。受汇改消息刺激,本周一,三只保险股走出领涨的行情。
中投证券认为,投资者应关注受益于人民币汇率改革的地产、金融行业的二次交易性机会,金融股则应重点配置弹性较高的保险股。
不过,中信证券认为,汇改仅是促发保险股上涨的外部催化事件,低估值、个险消费属性,以及经济转型推动者受益者的三大优势,才是保险股上涨的基本驱动力。
考验投资能力
人民币升值预期下,资本市场持续震荡,投资环境日趋复杂,资产配置的难度加大。特别是随着人民币升值,保险公司持有的外币资产将进一步“缩水”。
为了尽可能地避免汇率风险,一个方法是把外币资产用出去。在外币资金的运用上,除了外币债券和外币存款等投资形式,投资香港红筹股和H股是保险公司运用外币资产的主要方式。上月,保监会调整一系列投资政策,其中之一就是允许保险机构投资在香港公开发行并在主板上市的股票。
此前中国人寿斥资逾58亿港元参与远洋地产的定向增发,而即将上市的农行H股,也已成为中国人寿当前的一大投资目标。
有分析师认为,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后,保险股很可能会受益于市场对其估值提升的预期,保险投资收益或迎来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