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滞了五六年的高息揽储又在深圳出现了,相关部门给予了明确警告。”6月11日,某股份行深圳分行高层人士对记者称。
他透露,在深圳出现的违规现象包括,在正常利息支付外,部分银行向存款客户给出最高万分之八的现金返点;向客户赠送购物卡等等。此外,还有一些
银行加快发行理财产品,许诺较高的收益率以吸纳新存款……
种种异象的背后,是存贷比压力高企,而存款增长乏力。央行6月11日发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全国人民币存款余额66.07万亿元,同比增长21%,比上月低1个百分点。当月人民币存款增加1.08万亿元,同比少增2528亿元。
变相的高息揽储令原本就竞争激烈的存款市场更加紧张,一些银行甚至向深圳市银行同业公会进行举报,也引起了深圳银监局的高度关注。业内人士透露,5月下旬,深圳市国内银行同业公会召集银行开会给予警示,如发现违规银行将报银监局严格处理。
同业公会警示高息揽储
信贷额度紧张、存贷比高企、存款增长乏力已成为当前银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千方百计增加存款成为当务之急。
一位股份行深圳支行行长称,今年以来,不少银行都在不惜代价疯抢存款。尤其是部分存贷比超标的银行纷纷增加了营销费用,有些不再采取请客送礼方式,直接向存款客户返送现金,比例多在万分之五左右,高者达到万分之八甚至千分之一,即放入1亿元存款,给1万元酬谢。
还有一些银行采用赠送购物卡等办法。前述股份行深圳分行高层人士表示,近段时间他经常收到短信,称100万元存款赠送1000元购物卡,多存多送,这已属于变相高息揽储。
他还透露,某大行和部分在深圳新开分行不久的小银行,为了拓展存款业务,将营销费用直接折算成现金分发给客户经理,由客户经理打点给存款客户,该大行深圳分行的存贷比接近100%。
深圳市国内银行同业公会一人士认为,以往部分银行采取存款送礼品的营销方式,属于打政策“擦边球”,监管较少,但存款送现金属于扰乱市场的行为,已涉嫌商业贿赂。
5月下旬,深圳市国内银行同业公会专门召集了各家银行相关负责人座谈,听取违规情况介绍,要求各家银行遵守市场秩序,否则将报银监局给予处罚。“处罚的方式包括对相关负责人进行问责,限制相关业务,延迟网点审批等。”该高层人士称。
会议起到了威慑效果,前述银行高层说,6月份以来,高息揽储现象已有所收敛。
发售理财产品减压
除了以非常手段揽储之外,各银行在常规吸纳存款的道路上,步履日益艰难。
“我们的公司存款较强,但零售存款弱。一季度,零售存款是负增长的,5月份随着第三方存管回流,有所回升。”一家股份行深圳分行零售部负责人告诉记者。该行自去年以来加大第三方存管营销,该类存款占比较大,受股市波动的影响也较大。要如期完成6月份任务,难度不小。
另一家股份行总行人士称,该行零售业务较强,公司存款今年较弱,因地方融资平台、房地产开发贷款等占比大的业务都受监管严控,由此派生的存款大大减少。
各行都在寻求破解存款困境的解决之道。前述股份行深圳零售负责人称,在完善服务维系老客户之外,部分银行通过“存贷通”产品吸引存款,该行依然保持第三方存管的拓展力度,并加大力度发售理财产品以留存客户资金。
另一股份行总行人士表示,吸纳同业存款是该行优势,此外还将在代发工资客户拓展、现金管理客户方面倾注人力物力,滚动、错期发售理财产品亦是努力方向。
银率网月度统计数据显示,各商业银行5月份共发行人民币产品608款,占比83.5%,较上月减少28款,但同比增幅高达97.4%。
为了争夺客户和更多将理财资金转为存款,银行发售的长期理财产品明显下降,短期理财产品增多。据银率网统计,5月份期限在6个月以内的短期产品发行581款,环比略降,同比增加,但1年期以上的长期产品发行量创下新低,当月共发行8款,环比降幅70%。
“除了理财产品的量加大之外,我们也让利给高端客户,提高了产品收益率。”前述银行高层表示。该行8天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可达3%,对3月期、6月期产品也调高收益率。
这些产品主要面向高端客户销售,对于存款的好处是,一是可提前归集客户资金到该行账户,二是产品到期后,部分客户可能将理财资金留存在该行变为存款。另外,作为给出高收益率的代价,银行会要求客户购买该理财产品时,资金来源须“结构化”,除使用该行账户资金外,还得搭配拿出他行账户资金购买该产品。 银行许诺理财产品高收益,能否如期兑现?一位
招行客户经理表示,该行近期发行的多款短期理财产品都达到了预期收益。但另一银行理财人士提醒:“许多产品都属于非保本型,投资、收益亦存在风险,客户需加以甄别。”
(责任编辑:郭奇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