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消费理财

房地产调控对险资入市影响不大

来源:上海金融报
2010年05月28日18:15

  新会计准则对保险业影响几何?保险公司如何从承保与投资两方面应对经济周期的变化?在产品结构、销售渠道、人才培养等方面,保险业有着哪些发展趋势?记者近日带着这些问题,采访了友邦保险中国区资深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许毅飞

  保险业需适应新变化《上海金融报》:保险业今年开始实行新的会计准则,您怎么看新准则对行业的影响?

  许毅飞:新会计准则主要规范了保险混合合同分拆、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和保险合同准备金计量三个方面的内容。由于新规要求分拆保险混合合同,并在认定保险合同时引入重大保险风险测试,寿险公司保费收入规模略有下降。现在的一些新型寿险产品,其作为储蓄与投资功能的保费比重要远大于保障功能。会计新规下,投资部分不得计入保费收入。保费收入口径的变化,真实地反映了保险公司的风险保障业务状况,但并不意味着保险公司实际业务规模的减少,对公司的资产总额和利润总额不会产生实质性影响。

  从2009年新会计准则实施结果来看,大部分保险公司保险合同准备金负债有一定减少,净资产和净利润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当然,净利润今年增长的话,以后也会有减少的时候。新会计准则只是改变了各期的净利润,总利润不变。

  总体而言,会计新规的实施对于保险业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保险会计制度规范的国际化,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就产品结构而言,新会计准则真实地反映保险公司面临的保险风险和金融风险,引导保险公司进一步调整业务结构,增强保险业核心竞争力,回归风险保障本质。相对于分红险而言,投连险和万能险的保障功能较弱,隐含着较大的市场风险。对于目前一些过度依赖这些险种的公司而言,这项规定肯定会带来短期的阵痛,迫使他们转变产品结构,进一步发展风险保障型和长期储蓄型险种。但从长期来看,寿险业主动调整业务结构、发挥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功能,使保险产品能够不断满足消费者的真实保险需求,是保证寿险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上海金融报》:保险业调结构进行一年多了,但今年以来出现一些反弹的“苗头”,例如过于依赖银保渠道、期交产品交费期限短期化,还有产品同质化。您觉得这种追求规模甚于发展质量的根源是什么?

  许毅飞:以保费论英雄,是部分保险公司的错误观念。在银行保险渠道,今天与银行签约,明天就能卖产品。而代理人先要通过招聘、培训、纳入薪酬制度、寻找办公场所等诸多环节,才能销售,至少要好几个月。但过于依赖银保渠道有两点隐忧:一是保险公司相对银行弱势,银保销售渠道不稳定;二是要支出佣金等费用,利润很微薄,甚至要亏损。

  片面强调规模、市场份额、保费排名等数字,其实是一个认识上的问题。这和保险产品的同质化有一定联系,正因为相似产品过多,各大保险公司同时争夺同一个市场,竞争激烈,自然会产生放弃利润、追求市场占有率的局面。

  在国外,传统保险市场基本饱和,保险公司必须不断创新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国外产品更加丰富并不是因为他们创新能力有多强。我国保险产品同质化的原因还在于,资本市场正处于发展阶段,国外的不少保险产品都是和资本市场关联的。

  其实同质化是很正常的现象,但发展战略更应该放在质量上,比如品牌的建设、售后服务的完善等等。上市公司需要有漂亮的财务报表来支撑股价,非上市公司也要面对股东层的压力,因此要做出取舍可能很难。但市场份额等指标并不能反映业务的品质。如果寿险公司希望追求长期的优质发展,必须全面平衡业务品质、市场份额、盈利能力等各方面指标,使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充分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最终实现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

  《上海金融报》:现在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入股保险公司。这对于市场、尤其是银保市场会有什么影响?

  许毅飞: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出现是个趋势,而且还会持续,这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势力。未来银行和险企的合作关系应该向合作伙伴迈进,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兼业代理保险产品的层次。银保渠道应有更多纯保障型产品。销售点也应从“高柜”的存款替代品转到“低柜”的全面保障和投资。

  《上海金融报》:对于税延型养老险的出台,已经是千呼万唤,这被视为改善产品结构、提高保险深度和密度的重要催化剂。但国税总局的一番表态仿佛泼了一盆凉水。您觉得税延型养老险近期推出的可能性大吗?

  许毅飞:税延型养老险对个人有税收优惠,又能解决养老问题,是十分有吸引力的。国外养老险一般都有税收优惠。

  但在具体操作层面,还是有困难,比如税延优惠的幅度问题。如果优惠额度低,就不够吸引人,但很高的优惠额度就会减少国家税收收入,所以额度必须由政府统一制定。要注意的是,养老险会减少政府将来的福利开支。国税总局没有认可的话,可能还要等一等。

  应强化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上海金融报》:今年保险资金投资压力比较大,您怎么看这个问题?业界对于房地产投资开闸期盼已久,但房地产业正经历一轮严厉的调控周期,这对保险资金是怎样的挑战和机遇?

  许毅飞:在低利率环境下,无风险投资的回报普遍偏低,而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风险投资品种的波动率又比较大,这对于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有一定影响。但经济还是有周期的,只要在困难的时刻保证企业内部现金流的充分供应,同时对风险进行严格管控,等到经济上升期,自然会有不错的收益。

  新保险法拓宽了保险业的投资渠道,这是利好消息。不动产投资规模大,期限长,比较符合保险资金追求长期、价值、稳健投资的特点。放开不动产投资可发挥保险的资本融通功能,优化保险资产结构,提高保险资产负债匹配程度。从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国十条”来看,本轮调控主要是针对房地产投机,而保险公司一般通过不动产债权投资或不动产股权投资的间接方式投资不动产,并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目前业内仍在等待相关办法的正式出台。如果是资金盘子比较小的保险公司,机遇或许在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

  《上海金融报》:加息周期或许即将到来,从投资与承保两方面看,保险公司应该做些什么样的调整来把握机遇?

  许毅飞:央行加息的话,目的主要在于收紧银根、控制银行放贷规模、抑制经济过热。当市场流动性降低,企业向银行融资成本增加时,自然会转向资本市场。作为资本市场上重要的资金提供者,保险公司将会有更为广阔的空间。保险资金运用的空间如果得到进一步拓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外,债券尤其是中长期债券,是保险公司最重要的投资。加息将提升中长期债券的投资收益率。但就短期而言,因为只有新增的债券才能享受更高的收益率,而已有的巨额存量债券的收益率已经被锁定。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调整投资策略,增加投资组合的流动性,以及时应对加息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

  加息将有可能改变消费者对保险产品的选择。一方面,中短期的储蓄型产品受到的压力会比较大,如果不具备利率联动机制,其保单定价利率(即返还给投保人的投资收益率)的上升速度将赶不上升息的速度。而长期性寿险产品受到的影响会比较小,因为长期性的保障类产品对利率的调整并不敏感———目前加息,以后还有可能降息。另一方面,由于预期收益率提高,偏好保守型理财的消费者会更青睐主要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的投资型产品。总体而言,加息对保障型产品影响不大,但会影响投资型产品的收益和销售。保险公司应强化保险产品的保障功能,以吸引和引导保险消费者。

  期待出现中国权威资格认证《上海金融报》: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洗礼,保险业并购风起云涌,尤其多涉及欧美保险公司。国内不少合资公司的外资股东也已部分撤资,在您看来,这说明了什么?近几年外资公司的市场份额连连下滑,原因何在?政策的松绑是不是必要的?

  许毅飞:我们期待看到中国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也希望政策对外资进一步松绑。但是客观地说,部分合资保险公司市场份额的下滑主要还是因为自身经营的问题。

  原因之一是水土不服。由于对于本土文化了解程度不深入,部分公司还是希望在中国销售他们在国外取得成功的产品,或者靠理财产品来抓住本土的高端客户,但是中国保险业最大的市场并不在此。

  此外,有的公司受到金融危机影响,而他们在中国的业务并不赚钱,所以不愿意追加投资。还有的公司是中方想求变,外方就由战略投资者退为财务投资者,既能减少投入,也保留了将来把股权买回来的可能。还有很多合资公司是中外双方股东合作不愉快。总体而言,外资公司的问题出在经营管理制度上,而不是人员不到位等原因。

  《上海金融报》:说到保险业的专业人才,人们提及较多的是精算师和负责投资的,很少关注会计。作为现任保险公司首席财务官、澳洲会计师公会上海委员会委员、澳洲精算学会资深院士,您认为保险业的会计有些什么特别之处?中国保险业对专业会计人才的需求如何?

  许毅飞:保险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一直十分旺盛,一方面是由于高端会计人才的匮乏,另一方面,优秀的会计可以帮助公司管理层进行深入的财务分析,为公司的运营出谋划策。

  保险公司的会计相比其他行业的会计有着很多特殊性,比如保费的确认、准备金的计量等。另外,超过90%的保险资产为金融投资资产,公允价值的计量、资产的减值核算等工作要求保险会计对资产投资及评估有着深入了解。总之,保险业的会计师面对的数据并不是那么简单直观的,会计人才除了要有会计功底之外,还需具备广泛的知识面、相当的悟性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上海金融报》:目前国内的保险业人士也往往热衷于参加LOMA这样的“洋证书”考试。您怎么看这个现象?现有的人才评价体系有什么可以改进完善的地方?

  许毅飞:企业追逐全球化的人才,人才也自然追逐着全球化。那么多人愿意参加“洋证书”的考试,一方面是这些证书的知名度足够高,可以使自己跨入名牌企业的门槛。像我所在的澳洲会计师公会,在全球就有将近13万名会员。另一方面,考这些证书所需要掌握的知识,的确是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含金量比较高。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外的经验相比中国显得更权威,但是随着中国经济的深入发展,加上中国目前是公认的全球最大市场,在未来出现被国际认可的中国权威资格认证也并不奇怪。

  对于目前的人才评价体系,我认为还是比较开放的,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考核制度。当然,拥有相关国际认证资格的会计人才,对我们公司而言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上海金融报》:这两年,有关保险营销制度是否转制、如何转制的话题,也颇受关注。您怎么看?

  许毅飞:佣金制让人多劳多得,有其不可取代的优点。有个别小型保险公司在过去几年尝试过回归薪酬制,但都不太成功。薪酬制下,不销售也有收入,营销员动力变小。我认为,可以找一个平衡点。例如,对达到一定条件的营销员,给予其社会保障和其他福利。可以找一些地区进行试点。此外,很多营销员只是兼职卖保险,有关部门可以按照全职与兼职两种人出台不同办法。

  

  

(责任编辑:乔瑞昕)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