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红漫
保险机构内部将自建信用评级体系。《第一财经日报》5月25日报道,监管层对保险公司信用能力的考察与要求,正在促使保险公司着力自主研发信用评级系统,该项工作的落实也将影响到各保险公司对于债券的投资门槛。
事实上,除了来自监管层的行政要求之外,自建评级体系也是各保险机构审慎投资、防范市场风险的自主选择。可以说,保险机构此举是对既有第三方评级垄断的有效修正。基于信用报告使用者对评级质量的要求,其研发的评级体系很可能比原有评级机构“大一统”模型更加精准。
报道显示,人保已建立的信用评级系统将更着重于考察债券发行人的个性差异。其中的潜台词不言而喻,即原有评级的方式较为泛泛,难以体现出应有的针对性。其实,不仅保险机构对第三方评级结果不甚满意,银行系统此前已表现出对外部评级的不信任。国内的评级机构起步于“贷款企业评估”业务,即主管部门强行要求贷款余额超过一定限度的企业必须接受信用评级,评级方则是地方人行指定的评级机构。其本意是,通过专业的第三方评级,为银行系统提示借贷风险。然而实际情况却是,银行信贷人员大多认为评级机构对企业的了解止于表面,结论的可信度并不强。银行在贷款发放审核操作中,更多还是倚重于自己的内部评级。
以此看来,国内评级机构并未发挥出“指路人”的作用。其实,就媒体披露的保险机构评级模式看,并无特别之处。即先确定某个行业在当前宏观经济中的信用序列,在此基础上再对发债人具化表现进行评价。这样的思路与评级机构并无二致,但为何后者的评级结果却难以令人信服呢?关键原因就在于“浮躁”。
国内评级机构并未经历过市场化历练,完全依仗行政呵护下坐享垄断地位,目前国内评级机构的资质源于相关部门1997年的一纸发文,而彼时所认定的数家评级公司基本再未做出过大的调整。由此导致评级机构并不会因生存考量而更多顾及报告的实用性。在趋利指向下,评级机构更关心业务数量,而对核心的业务质量却疏于潜心研究,创业之初设计的行业划分和评级模式可以数年不变,难以与市场纷繁复杂的变化同步更新。行政色彩浓郁的评级机构在经营运作中需要考虑的因素纷繁复杂,除了付款客户的利益诉求、竞争对手的出价状况外,还需要思考如何对关键行政部门进行“公关”,甚至完全以后者为主要盈利诉求。这一现状极大地弱化了国内评级的参考意义。
评级业务出现使用机构内部化趋势,让专业评级机构存在的意义大打折扣。这一格局有助于评级行业的竞争强化,是市场效率得以提升的积极表现。其实,当前国际评级巨头也正陷入四面楚歌的窘境。无论是眼下的希腊债务危机,还是阴霾未散的美国次贷危机,评级机构都在其中扮演了助涨杀跌的不光彩角色。
评级机构的存在似乎已是不合时宜,这一方面是因为评级机构独立性不强,向受评机构收取费用的模式常常让分析师陷入利益“纠结”之中;另一方面则在于,评级机构的专业素质难以驾驭眼花缭乱的金融衍生产品。但追根溯源,这些问题的根本症结还在于行业监管惩戒机制缺失、竞争机制消亡。
保险等金融机构对内部评级的重视,让国内评级机构生存的意义受到了现实拷问,而这是评级市场真正健康发展的开端。(作者系第一财经频道主持人,经济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