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利率时代,看好你的钱
来源:城市信报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2.8% ,涨幅比上月扩大 0.4个百分点,创年内新高。专家认为,由于近期食品价格重回升势,加上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通胀压力进一步增大,短期物价上行压力不可小视。CPI高企,算算银行的利率 ,你就会发现我们已进入负利率时代,你睡在银行里的钱正在萎缩,还有比这更惊人的吗?
负利率时代 ,看好你的钱,管好你的钱,这个本事你必须要用心学了。
看看哪些东西10年来没涨价
在各地房价、物价涨声一片的形势下,网友们对于物价极为敏感。其中关于“10年来哪些东西的价格一直没上涨”的话题引起了大量网友的兴趣。
网友们根据自身经历,列举出几十种不曾涨价的常用物品,大到电脑配件、自行车等,小到食盐、肥皂等小商品。
食品类:大白菜、马铃薯、咪咪虾条、大大泡泡糖、无花果肉、食盐等;
生活用品类:针线、缝纫机、灯泡、火柴、打火机、蜡烛、作业本、手纸、塑料袋、贺年卡等;
交通工具类:自行车、驾校的学车费用;
烟草类:大部分香烟;
科技产品类:手机卡、银行卡、市话费 、发短信的费用、鼠标等部分电脑配件。
CPI控制在5% 以内就不错了
全国人大常委会前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没有保八的担忧,但年内CPI涨幅控制在3%的目标比较难实现,能控制在5%以内就不错了。去年为保八中国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天量信贷资金有一部分流入虚拟经济,这从去年上半年股市狂热,下半年房市疯狂可见一斑,并埋下通胀的隐患。
加息越早越好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汤敏表示,CPI的数据在预期之中,通胀正在形成,我们要防范于未然,加息越早越好。汤敏称,当前的食品价格上涨很快,各地的自然灾害也加大了食品价格上涨的压力,通胀正在形成。
汤敏认为,引起通货膨胀有两大因素,其一是食品价格,目前的菜价粮价都很高,这是值得忧虑的。另外一个因素是房地产因素,房价高企会带来上下游产业的涨价压力。不过随着国家调控政策的出台,这一因素的威胁已大大缓解。对于年初总理提出的通胀控制在3%左右的目标,汤敏认为,虽然近期物价上涨的压力较大,但是后面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可以调整,所以这个目标还是有望实现的。
上半年不会加息
齐建国表示,4月的CPI增幅其实远远低于之前预期的3%~4%,并不存在通胀的压力。针对加息的预期,齐建国表示近期不太可能加息。“上半年政府的房地产政策猛拳出击,如果在这个时候加息,无异于雪上加霜,整个中国经济就会被搞垮。等到下半年房市稳定后,政府倒有可能出加息政策。”齐建国说。
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认为,从公布的数据看4月份CPI比预期要低。当前政策可能会采取控制农产品价格、回笼货币等配套措施抑制通胀预期,而加息的可能尚不大。对于PPI价格连续上升,叶檀认为这说明实体经济依然很困难,受到两头挤压的企业依然面临成本压力,有些企业可以说是几乎没有盈利。
炒股炒楼不如炒黄金
近日,国内知名理财权威、黄金投资专家李骏称,在负利率时代要跑赢CPI,必须好好学点招,比如购买黄金和其他理财产品。
“2010年不要炒股,不要炒房。”这是李骏给出的第一个投资建议。李骏分析,2009年GDP增长为8.7%,而2010年一季度GDP增长达到11.9%,温总理却在3月5日的全国人大会议上表示,2010年GDP增长目标为8%左右,这说明今年国内经济发展速度将不如去年。同时,2010年全球市场通胀压力增大,国内4月份CPI达到4.2%,央行加息预期强烈。再加上银行信贷紧缩,市场资金流动性不足,所以2010年大盘走势预计并不理想。
“这时,黄金的避险和抗通胀功能决定了它是合适的投资工具。”李骏说,投资的目的是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因此,资产配置多元化对于防范投资风险是十分必要的。李骏建议,投资者在常规投资之外,资产配置中应该有适量的黄金,所占比例在20%到30%为宜。
黄金并非“保险箱”
中国黄金集团上海黄金公司总经理李清飞认为,目前由于希腊危机、全球股市暴跌等因素引发的对世界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导致投资关注点再次指向保值避险资产黄金,本轮金价上涨很突然,但也有其必然性。欧洲业界对于希腊危机引发的欧元区信用危机的担心已经加剧,这也是推高金价的直接诱因。新一轮金融动荡到来,加上全球通胀预期进一步增加,黄金将再次上演“避风港”行情,避险资金大量涌入是金价创出新高的基础。不过,进行黄金投资一定要摆正心态,选择合适工具。黄金绝非“保险箱”,如果在进入黄金投资市场之前不充分了解这个市场,可能会撞得头破血流。
“在楼市新政搅得市场‘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时,许多人想起了‘买黄金保值’。在通胀潜在压力下,黄金是好的避险工具这一传统优势,使黄金成为应对通胀的‘安全港’。”分析人士称,黄金受全球大环境影响,受国内调控影响较小,作为理财工具,可适当进行配置。
CPI高因为食品涨价快
“4月CPI超预期上涨,主要是食品价格上涨超预期。”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说。
统计显示,4月份食品价格同比上涨5.9%,非食品价格上涨1.3%。海通证券宏观研究部经理、首席分析师陈露表示,近期全国菜价普涨,成为食品价格上涨的重要推动因素。从4月末到5月初,由于全国各地菜价一直居高不下,一些地区菜价已经贵过了猪肉的价格。除了南方严重旱灾和北方雪灾等天气因素,生产资料、运输成本、人工等价格上涨,也使得蔬菜价格难以回落到往年水平。业内人士认为,除了食品价格推动,进口原油价格上涨也对物价上涨推波助澜。
国际游资可能炒粮食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认为,由于2010年6、7月份的CPI翘尾因素是全年最高的月份,同时近期食品价格又重回上升趋势,加上4月份PMI中的购进价格指数上升达到7.5个百分点,这些都表明近期物价会面临较大的上涨压力。
粮食方面,今年以来粮食价格一路上涨。上周国家发改委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受去年东北地区粳稻因灾减产、西南旱情等因素的影响,一季度粮食收购价格上升较多,主产区稻谷、小麦、玉米的平均收购价格同比上涨12.6%。从海外市场看,在全球流动性较为充裕的情况下,国际投机资金投向粮食等前期炒作相对较弱的大宗初级产品市场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绿叶菜不可能被炒作
各地居民都在感慨,如今“菜价比肉贵”。蔬菜价格忽高忽低,其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物价上涨是否会引发货币政策收紧呢?事实上,蔬菜价格的上涨已经开始强化市场的加息预期。这样的政策逻辑存在明显错误。农产品的构成绝非铁板一块,如果说前期大蒜、辣椒,乃至更早的普洱茶价格上涨的确存在投机炒作,那么以绿叶菜为主的蔬菜却绝不会成为被炒作对象。道理很简单,绿叶蔬菜无法长期保存。此外,在天气适合的情况下,绿叶蔬菜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大量补充上市。这两方面因素决定了囤积绿叶蔬菜的市场风险极大,所谓的投机行为绝非推升蔬菜价格的根本原因。
治通胀得稳住农产品价格
长江商学院教授周春生表示,目前应对通货膨胀要特别关注的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因为,农产品在中国CPI里占有相当的比重。
周春生称,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看,属于大家预期范围内的偏高段。目前应对通货膨胀要特别关注的是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近期农产品价格上涨很快,有的农产品价格甚至一年涨几倍或者上百倍。他解释,农产品价格波动有天气等一些季节性的,偶发性的因素,但并不意味着恶性通货膨胀开始的趋势。农产品在中国CPI里占有相当的比重,如果农产品价格够稳定,CPI就稳定了一大块。
周春生认为 ,今年应对通货膨胀确实有一定的压力,3%的目标控制会有一定的挑战。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