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银行频道-提供银行资讯及最新理财产品的银行门户 > 中资银行动态

进出口银行改革:政策性定位不变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2010年03月11日00:10
  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方案已于年初上报国务院。

  虽然历经近一年探讨和修改的改革方案,在注资多少,由谁注资等问题上仍存在争议,但2010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行长李若谷在接受包括本报在内的媒体访问时则表示,决策层已形成共识,进出口银行改革后仍将坚持政策性银行的定位不变。

  这意味着,进出口银行不会像国开行那样走商业化道路。

  李若谷未明确表态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分账经营的思路,是否已经被决策层采纳,但其称,如何划分这两块业务存在很大困难。接近决策层的人士透露,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的划分的确是个技术难题,如何分账关乎进出口银行的切身利益,因为政策性业务可以获得财政支持,商业性业务则需自负盈亏。

  对国内外金融市场关注多年的李若谷还表示,中美关于汇率问题的争论不是经济问题而是政治问题,人民币的升值无助于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中国经济的投资驱动型特点短期内难以改变,消费在短期内不可能变成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

  如何分账?

  《21世纪》:去年国家启动了进出口银行的改革工作,目前进展如何?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李若谷:进出口银行改革的目标是成为一家有更大能力支持中国经济走向世界,支持进出口贸易,支持中国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银行。要实现这一目标,资本金需要充实,管理要规范,风险要可控。这个改革目标各方已经达成共识,但在注资多少,由谁注资等具体问题上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21世纪》:改革后还是一家政策性银行?以前提出的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分账经营的模式,是否继续推进?

  李若谷:政策性银行的定位不会变。关于分账经营,还没有最后定论。有的人说进出口银行应该只做政策性业务。但是,什么是政策性业务,什么是商业性业务,很难界定。

  《21世纪》:你自己怎么定义政策性业务和商业性业务?

  李若谷:我的定义就是,只要是国家政策支持的一些方向的业务,都应该算政策性业务。但不能说赚钱的业务都是商业性的,所谓商业性业务就是利润最大化,利润只要不是最大化的,原则上讲都不是商业性的。

  不亏本的业务也不一定就不是政策性业务。比如,进出口银行在某些欠发达、信誉较差的国家的项目贷款,把项目做好了,产生经济收益,能够还款,就不会亏本。但其一,极少银行敢做,进出口银行做了;其二,进出口银行的(贷款)利率远低于商业利率。我认为,这应该属于政策性业务,因为是为了国家利益去做的这事,而不是为了银行的利益。

  中美汇率之争并非经济问题

  《21世纪》:美国一直在对中国施压,要求人民币对美元大幅升值,以解决美国的贸易逆差,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李若谷:中美之间就汇率问题的争论实际是政治问题,不是经济问题,如果企图用经济的办法去解决,我觉得是异想天开。

  如果是经济问题的话,调整汇率,美国的贸易逆差就应该减少才对。人民币对美元目前已经升值了17%左右,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却每年上升10%左右——所以,这怎么会和汇率有关呢?就算人民币继续大幅升值,美国的贸易逆差还会继续存在,只不过从对中国转移到对越南、老挝这些国家了。

  人民币升值解决不了美国贸易逆差的问题,这一点美国人非常清楚。但为什么一再炒作这个问题呢?就是因为美国需要让其他国家帮他承担经济调整的代价。他们认为中国发展得快,就应该承担,实质是一种发展权的争论。

  《21世纪》:那么,人民币应不应该升值?

  李若谷:这个事应该抛开美国、欧洲、日本的因素,根据中国自己的经济发展情况来决定。人民币升值是个长期趋势,也不可能不升值。但当前国际经济诸多问题的根源不在于人民币该不该升值,而是不合理的国际货币体制。

  美元在布雷登森林体系下取得了国际货币的地位,但1971年以后却拒绝承担作为一个国际货币的责任与义务。美元可以不作为国际货币,比如用SDR(特别提款权)代替是可行的方案之一,但美国一直拒绝参与讨论这一方案。

  《21世纪》:那么,中国是否应该不再支持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李若谷:目前来看,支持美元的稳定,或者说支持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地位,对中国是有利的,因为中国有巨额的美元外汇储备。美元崩溃对中国没什么好处,我们希望的是国际货币体制的转换,但这个转换需要平稳的过渡。

  “刺激消费”不能高估

  《21世纪》:你在今年的政协提案里提到,不能过高估计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现在很多人都在呼吁刺激消费,扩大内需,你为何提出这个观点?

  李若谷: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实际上中国现在做不到。并不是我们不想,而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做到。

  消费要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必须要有较高的收入水平。而去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17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在这个收入水平,不可能把消费变成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要把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必须大幅度提高收入。而大幅度提高收入,短期内不可能,就算可能,会比较大幅度地减弱整个经济体的竞争力。

  中国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劳动力便宜。如果大幅度提高工资水平,短期内这一优势会消失,就业就会成问题。而中国是人口大国,必须把解决就业,放在经济发展的首要位置。因此,我们不具备能力,把消费现在就变成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21世纪》:因此,要现实地看待投资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李若谷:是的。特别是中国现在在加速实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投资的作用没有办法忽视,这是个现实。

  但我不是说,不要提高消费,只是希望现在不要把消费这个事提得过分。消费、出口、投资三驾马车,目前可能投资还要占大头,消费占一个逐步上升的势头,外需必须稳定且有所增长,才符合中国目前的国情。
责任编辑:郭奇邦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