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转方式、调结构是今年两会的关键词。在实现保险业发展方式的转变上,中国人保会将会有哪些新举措?
答:我们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保监会提出的“转方式、调结构、防风险、促发展”要求与中国人保实际相结合,合理统筹发展的速度和效益。一是继续深化体制
机制改革,着力推进管理集中,切实增强中国人保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推动中国人保科学发展再上新台阶。二是大力加强战略协同和业务协作,推进资产整合和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一体化运营效能,提升资源配置效益。三是在不断培育新的业务增长点的同时,更加注重优化经营管理模式、加强精细化管理,着力提升各子公司创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集团从多元经营投入期向盈利期转变。四是进一步加强销售能力建设,重视产品创新和服务能力的提升,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巩固集团良好的成长性。五是进一步强化依法合规和风险防范,有效发挥风险管理促进价值创造和效益提升的作用,保障公司健康持续发展。二、面向三农的保险服务是中国人保的特色。请介绍一下人保开展三农保险的总体情况。
答:中国人保作为国有大型保险骨干企业,从大局出发,勇当社会责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把发展农村保险作为服务“三农”、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积极推进“三农”保险业务,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保持高速增长,覆盖面迅速扩大,保障程度不断提高,在防范抵御农业风险、服务“三农”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是抓住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试点这一难得的发展机遇,扎实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目前,目前中国人保开办的农业保险品种达到44个,全国性农业保险产品达到34个,区域性农业保险产品近300个,开展了中央政策性农险、地方特色农险、森林保险和商业性农险业务。其中,在中央财政保费补贴试点省(区)开展了玉米、水稻、小麦、棉花、油料作物、能繁母猪、奶牛、育肥猪和森林保险业务,并针对各地特色农业和支柱农业,因地制宜地开展了烟叶、蔬菜水果、温室大棚等地方财政保费补贴或商业性农业保险业务。2009年,公司农业保险实现保费收入69.99亿元,同比增长17.17%;承担种植业、养殖业风险责任2576亿元,保障农户9740 万户次;承保种植业面积5.76亿亩,其中承保农作物3.20亿亩,约占我国可耕地面积的1/6,承保森林2.56亿亩;承保生猪及能繁母猪5265万头,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目前人保财险在农险市场份额持续保持在50%以上。
二是积极推动涉农保险业务的开展。积极开发政府关注有关三农的焦点、难点问题,以农民的实际需要为出发点,以小额保险为突破口,推动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农机具保险;渔船渔工保险、探索发展适合农民需求的各类涉农责任保险、健康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认真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试点。以农房险为例,2009年,中国人保实现政策性农房保险签单保费约2.8亿元,承担风险责任约3506.52亿元。2009年中国人保在广东、浙江、湖北、四川、重庆等省市开展了农民工小额意外伤害保险试点项目,为外出打工的农民工提供风险保障,受到了政府和农民工的欢迎。同时在支持农业贷款的保险业务领域开展了多种模式的有益尝试,例如在广东佛山市三水区开办了“农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在宁波市、新疆昌吉等地区推出了“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在陕西省开展了设施蔬菜“银保富”试点项目,为农业种养大户等提供保险贷款保证保险,有力的支持了当地农业信贷和农业经济发展。
这些“三农”保险业务的开展,不断扩大农村保险覆盖面和渗透度,充分发挥了保险企业在经济补偿、抗灾防损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了中国人保在农村保险市场的主导地位,也提升了中国人保的社会认知度和品牌影响力。
中国人保将坚持把优化服务能力和产品体系作为确保“三农”保险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强化服务效率、加强产品创新,努力打造中国人保农村保险服务金字招牌。
一是加强推进农村保险服务网络建设。加强县域农村营销队伍建设和农村协保员队伍建设,为农村市场提供综合性保险保障,提升农村保险的服务水平,建立以县支公司为龙头、以农村服务网点建设为依托、以驻村业务员为延伸的“县—乡—村”三级农村保险服务体系,强化中国人保农村保险示范县建设,不断提升农村保险服务网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中国人保在农村保险市场中的主导地位。
二是加大农村保险产品创新。加强产品实证调研与分析,努力适应农业新发展、农村新变化、农民新需求,积极开发新产品,努力拓展农村保险服务领域。
三是完善售后服务。加大理赔资源投入,不断充实农村保险基层理赔队伍力量,加强理赔技能培训,提升基层理赔服务能力,提高理赔服务的效率和标准化水平,切实保障农户利益。
四是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保险宣传。采取农民喜闻乐见的农业保险宣传方式,加强农村地区的保险实地宣传工作,提高农民朋友的保险意识和投保积极性。
五是加强外部协作。继续加强与各级政府部门的合作,探索建立农险外部专家协作网,充分利用气象、防疫、畜牧、林业工作站等外部技术力量,同时充分发挥公司专业技术优势,突出保险在防灾防损、保障民生和灾后救助等方面功能和作用,为农户和涉农企业提供专业的风险管理服务,提升保险服务水平。
三、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解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离不开金融的支持。为促进农村金融发展,引导更多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在历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都对农村金融发展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更是提出了“确保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等目标,强调要进一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质量和水平。保险业在农村金融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目前保险公司在农村金融服务中有些什么创新举措?
答:保险作为市场化的风险转移机制、社会互助机制和社会管理机制,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具有独特的作用,可实现强农惠农财政投入的放大效应,提升财政投入的覆盖范围和保障水平,增强农民保障能力;可极大地提升农村公共服务资源的配置效能;可使农民及时获得相对充足的再生产启动资金,实现对农村生产力的充分保护。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农村保险,以保险机制化解农村小额信贷的风险,建立农村信贷与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的信用担保机制,有利于构建新型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大胆向农村投入,推动金融部门降低农民的贷款门槛,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破解制约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瓶颈,使信贷投放和农业产业发展实现良性循环。此外,农村保险的聚集效应能推动其它金融机构在农村地区的建设与发展,吸引优质资源进入农业和农村地区,改变农村基层金融组织发育不良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人保积极推动农村保险发展,探索形成信贷与保险有机互动制度,推动农村金融发展。
试点一:2009年7月,人保财险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开办了“农业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借款农民或农业企业如未能按农业小额贷款合同约定及时足额偿还所欠贷款本金,由保险人赔偿。该项目下,中国人保与当地政府、银行合作,三方共担风险。截至2009年底,共支持融资1300万元。
试点二:2009年9月,宁波市政府联合宁波四家商业银行、人保财险和太保财险两家商业保险公司推出了“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由保险公司和银行共担贷款风险,贷款主要对象有农业种养殖大户等。截至2010年2月共支持贷款1亿多元。
试点三:2009年11月,新疆昌吉分公司开办了奶牛贷款保证保险和能繁母猪贷款保证保险,主要用于支持奶牛养殖户、能繁母猪养殖户及养殖业法人机构向银行贷款。
试点四:人保财险陕西分公司与陕西省政府联合开展的设施蔬菜“银保富”试点项目,采取“农户+财政+保险+银行”的模式,通过财政资金补贴参保农户部分保费,保险公司对设施蔬菜提供保险服务,银行对参加保险并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农户优先予以信贷支持,形成政府财政资金引导,政府、银行、保险业共同合作,承担风险,支持设施蔬菜生产的金融业支农惠农体制。在人保财险陕西分公司与当地政府的通力协作下,试点工作效果初显,截止2009年底,设施蔬菜“银保富”共计承保4631亩,保费收入185.24万元。银行贷款的亩数为327亩,贷款金额327万元。
试点五:人保财险江西分公司积极探索建立“银行信贷+商业保险”的林业贷款风险防范机制,为贷款抵押的森林及借款林农提供财产保险和意外伤害保险服务,帮助银行转移和化解贷款风险,有效保障了银行信贷资金安全,促进了贷款发放。
与此同时,中国人保大力推进人员、产品和服务“三下乡”。2008年以来投入2亿元专项资金建设农村网点,不断加大资源投入。截至目前,公司自有农村营销服务网点超过1.4万个,其中保险营销服务部超过6400个,并积极开展与农信社、林业、农技等基层涉农服务机构的合作,初步建立了遍布乡村的农村保险服务网络,使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国人保优质、便捷的保险服务。
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是一项很好的制度,应如何发挥保险机制的优势,加快推进新农保制度的建设?
答:去年9月,《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从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在2020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新农保试点以来,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农民老有所养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试点农村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但是,试点工作中也暴露出经办力量不足、基金管理体系不完善、监督管理职能不明确、基金收益率水平偏低等问题。为把新农保这项惠农好政策落实好,我建议充分发挥保险机制的独特作用。
一是允许保险机构参与新农保试点工作。鼓励试点地区按照公益性和市场化相结合的原则,采取政府制定规则并委托和督办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保险机构提供相关服务,发挥商业保险机构的专业优势,开展新农保宣传推广、保险基金管理、风险精算与管理咨询和健康养老保险培训等,切实降低新农保制度的运行成本,让农民享受更为及时、高效的养老保险保障服务。
二是鼓励保险机构参与新农保基本制度的方案设计,提高新农保制度设计的专业性和科学性。鼓励保险机构参与新农保试点方案设计,利用保险机构多年来积累的成熟经验和数据资源,采用保险机构专业风险精算技术,科学设计各地区新农保试点方案细则,降低制度设计的风险隐患,提高新农保制度保障效果和可持续性。
三是准许保险机构参与新农保基金管理,提高新农保基金管理的安全性与收益性。积极构建政府主管部门监督、保险机构受托代办、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投资管理的新农保基金管理模式,拓展新农保基金投资渠道,提高新农保基金投资收益,提高广大参保农民的受惠水平。
四是推动保险机构以新农保工作为契机,全面推进农村保险保障体系的建设。鼓励保险机构在参与新农保经办工作的同时开展补充养老保险、附加保险和涉农财产保险等业务,形成新农保与其他涉农保险多元保障相统筹的模式,增强农民的抗风险能力,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整体保障水平。
我们知道,《国务院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明确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任务目标、基金筹集等基本制度内容,并在经办管理服务方面,提出“试点地区要按照精简效能原则,整合现有农村社会服务资源,加强新农保经办能力建设,运用现代管理方式和政府购买服务方式,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新农保试点启动后,中国人保可以通过充分发挥国字品牌、网络齐全、客户庞大、技术先进等优势,利用与各地政府良好的合作关系等积极参与各地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建设。目前,中国人保已和全国9个省市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依托战略协议这个平台,人保寿险争取以最好的产品、最佳的技术为广大农村居民提供最优的养老保障服务。
五、有市场人士指出,过去两年间,人保集团行走在一条超常规的发展道路上,一个明显的例子是人保寿险近两年的发展速度确实超乎想象,那是否担心快速发展的同时所带来的风险问题?人保寿险目前发展的情况怎样?银保业务占比过大结构是否合理?
答:人保寿险近两年确实发展比较快,但是发展速度快是基于多种发展因素、多种发展资源、多种发展基础上的一种必然结果。从发展战略方面看,2007年以来,人保集团十分重视寿险业务的发展,将人保寿险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作为人保的振兴之策。在资源支持方面看,人保集团对人保寿险的管理资源配备、注册资本支持及销售资源支持上,集团公司都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人保寿险可以充分共享中国人保60年的品牌资源、机构资源及客户资源优势,可以借助这些优势与国有大型银行、邮政进行更全面的战略合作,与人保财险实现交叉销售,这些都是其他新型保险公司不可比拟的。从社会及经济发展环境看,近两年“银行利率低、产品设置保证利率低”这一“双低”的发展环境为寿险业务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广大社会居民越来越高的投资理财及综合保障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助推了寿险业务的快速发展,这也是寿险行业银行代理业务规模发展较快的一个重要因素。从人保寿险的内部发展看,公司上下坚持艰苦创业的工作宗旨,严格控制人力、机构铺设与发展成本,内部实行精细化管理,确定了“三零四平五赢利”的管理目标等,都是人保寿险得以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但是也应当看到,人保寿险近两年的发展绝不是偶然的、机遇性的,无论在发展规模还是业务结构上,人保寿险都始终把防范风险放在首位,公司建立了严密的、多层次的风险管控体系,定期对管理、运营风险以专题形式进行研究,及时出台各项调控措施。我们可以看出,人保寿险业务发展速度快,但业务结构调整比业务发展更快,说明业务发展健康有效;保费规模增量大,但是资产规模增量比保费规模增量更大,说明退保率低,积累率高;资本金增加大,但是内涵价值、新业务价值增加比资本金增加更大,说明公司成长性好;分支机构铺设快,但是筹建亏损期缩短的比机构筹建更快,说明能提前进入盈利周期;公司经营数据好,但是公司精算数据比经营数据更好,目前除费差有可控的差损外,死差、病差、利差、退保差全部都是益;公司费用成本控制严,但是人力成本控制比对费用成本控制更严,说明人均产能高,成本低。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人保寿险的快速发展是艰苦创业、创新管理与科学发展的共同成果,是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
人保寿险目前的发展态势依然喜人,因为公司已经逐渐走出最困难的发展时期,2009年公司保费收入达到了530亿,同比增长82.3%;资产规模跃升至925.07亿元,同比增长117.67%,保费收入、资产规模在集团占比分别为29.9%和29%,有力地推动了中国人保整体实力的提升。在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业务结构进一步优化,实现首年期交保费45.52亿元,同比增长217.2%;风险型产品保费收入10.37亿元,同比增长112.5%;分红型险种保费收入达475.76亿元,占比89.47%,同比增长723.7%;短险保费6.35亿元,同比增长175%;续期保费收入8.22亿元,同比增长413%。在顺利完成两次增资后,年末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83%,为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成本管控成效显著,全年管理费用支出同比降低23个百分点,预算执行率总部为83%、分公司为97%,创费水平同比提升1.74个百分点。全年实现营业利润1.37亿元,扣除上年提取减值准备冲减税款后,账面利润4457万元,远远好于集团公司年初下达的12亿元的亏损指标,打破了以往寿险业开业后七到八年才能赢利的发展模式,提前三至四年提进入了经营性赢利期。
到2009年末,已经在全国设立了31家省级分公司,全系统开展业务的地市达到255个(包括地市机构232个,互动部23个,县区1314个(包括县区机构820个,地市本部232个、互动部262个,覆盖率分别达到88%和49%(不含未设分公司省份),目前已有10家分公司保费收入超过20亿元,发展势头良好。进入2010年以来,人保寿险早谋划、早启动,积极推动实现业务“开门红”,至2010年3月4日,公司保费收入已经突破200亿元,公司总资产规模已经突破1000亿元。
经过三次增资,目前公司注册资本金增至88亿元,资本实力已跨入寿险业前三甲,成为公司快速发展的强劲支撑。目前公司市场份额稳步提升,一大批分支机构在当地寿险市场进入前列。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实践,公司的机构网络逐步健全,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市场拓展能力有效提高。随着机构建设的全面推进和“渠道化管理、综合性开拓”策略的深入落实,业务发展将更加扎实稳健。公司已经具备了挑战更高目标、冲击更高位次的实力,今年正是继续扩大“规模效益化”市场效应,抢抓难得发展机遇,努力赶超进位的良好机会。
银保业务占比较大的问题,在行业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方面,随便社会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民对保险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由原来的单独保障需求,向投资、理财、保障多重需求转化,与满足人民对保险产品的需求同步,越来越多的寿险公司都开发了综合理财保险产品,而销售这些产品,单纯依靠传统的个人代理销售渠道是远远不够的,因此,银行代理销售已经越来越成为一种销售的主流渠道,银行代理销售主要是发挥了银行营业窗口较多、更为便民的优势,同时也是共享客户资源的一种有效方式,客户通过银行购买保险更放心,通过银行专业人士及保险专业理财经理的专业服务,相比于个人代理人,客户更愿意通过银行代理渠道购买理财产品,因此,这也是银保业务发展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另一个层面上说,银行代理已经成为保险公司普遍采用的一种销售渠道,保险公司与银行合作不仅是为了提升业务规模,同时,肯定会考虑整体投入产出情况。目前,人保寿险的银保渠道也是赢利渠道。不能片面地看银保业务占比来评论一个公司业务结构的合理性。只要是赢利的渠道都是可以依赖的渠道,只要银保业务平衡发展,照样可以拓展期交业务,即使趸交业务,只要年年转保,与期交业务并没有多大区别。
但是,积极发展银行代理业务并不代表人保寿险单纯依靠这一渠道,相反,人保寿险开业以来一直谋求多元化销售模式,个人销售渠道销售人力目标已经达到近15万人,2010年前两个月,保费收入已经突破20亿元,团险销售也逐渐发展出优势,2010年1月份,一份团单业务保费规模就达到了8.8亿元,至2月底,团险业务规模也突破了20亿元,同时,人保集团公司内部的互动交叉销售也是成果喜人。另外,人保寿险还在积极研究电话销售、网络销售、远程出单等新型销售渠道,专门成立了项目小组开展这方面的发展规划。从2010年2月底的保费收入来源看,银保收入虽然依然是公司的第一大发展渠道,但占比已经下降到了70%左右,这都说明,人保寿险的多元化销售策略正在发挥出积极的指导作用。
六、今年,养老保险首次名列两会网友关注热词排行榜榜首,之前个人税收递延型养老保险试点等问题也引发了热议。人保寿险是否参与到相关试点中?
答:人保寿险正在积极关注上海的延税型养老保险试点,目前保监会还未最终公布上海市个人延税型养老保险实施细则。人保寿险一直希望在促进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并在为参与相关试点做最充分的准备。我们会根据保监会的具体要求,积极申请相关试点资格。2009年,公司养老险年金保险业务规模为26.57亿元。
商业保险作为养老的重要补充,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在养老方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作用:一是加强保险意识的宣导,结合养老险特点,有计划有组织地运用多种方式增加人们对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养老保险的认同。二是开发设计适销对路的养老保险产品。要根据不同地区人民的经济承受能力和寿险需求特点,体现地区差别,在贫困地区可设计一批低保费、高保障的保险产品,在较富裕的东部和沿海地区可设计有一定投资价值的保险产品,兼顾保障和投资,不断增加产品的吸引力。三是重视客户服务。一方面,要因地制宜,优化保险流程,提高保单售后服务特别是保全、理赔的效率;另一方面要加强营销员的诚信意识和专业水平,引导人民科学购买保险,坚决杜绝欺诈、误导客户现象的发生。四是以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发展商业补充养老保险。我国保险业的实践证明,商业保险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而商业保险在技术、管理、成本控制、服务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专业优势。在养老险领域通过商业保险的参与,既可以发挥保险公司的专业优势,又可以减轻政府公共管理的压力,提高政府的运行效率。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我们一是希望迅速推进上海养老金递延个人所得税的试点和推广工作,争取尽快进入实施阶段。二是呼吁尽快通过有关税惠政策促进年金市场实现突破增长。企业年金市场经过前期高速发展之后目前已经进入瓶颈期,就最新的税收政策来看,对年金账户中企业与个人缴费部分均征收个人所得税,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年金市场需求。我们应该鼓励和引导更多的商业保险公司积极开拓养老保险市场,分流我国社会养老保障压力也需要为商业养老险的发展创造一个宽松有利的环境。
七、2009年保险投资及时抓住了资本市场难得的回暖契机,投资回报明显好转,投资格局迎来多元化。保险投资的前景如何?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即将发布,在房地产、基础设施项目等方面,人保有何准备?
答:2009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保险法》大大拓宽了保险资金运用渠道。保险资金现在除了可以在资本市场进行运用以外,还可以进行股权投资,也可以进入不动产领域。这对整个保险行业的发展将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众所周知,保险是两个“轮子”,一个是承保,一个是投资,它们对保险公司的经营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保险资金运用政策的放开,将会使保险资金的运用有了更多的选择,也使得保险业有了更多的方式来通过投资这个渠道向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渗透。
保监会《保险资金运用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政策发布后,保险资金将可以正式涉足房地产、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投资,中国人保对此高度关注,并重点开展了相关准备工作,当然首先是提高自身的投资能力。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对保险资金来说还是比较新的投资领域,因此保险企业在相关机构、制度、人才、项目等方面的积累都较为有限。中国人保在这方面的准备工作相对动手较早,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搭建了人保投控和人保资本两个专业化的投资平台,形成了相应的市场化团队,并已经储备了一定规模的项目资源。
八、人保集团今年在多元化金融业务方面有何新举措?之前说过集团已经进入信托投资领域,这方面的业务目前进展得怎样?
答:自2007年新的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中国人保形成了财产险与人身险业务协同发展、保险业务与投资金融业务有效互动的综合经营格局。今年,中国人保将紧紧围绕“促发展、增效益、防风险”的主基调。充分发挥投资板块各主体的专业优势,强化保险板块与投资金融板块的合作互动。一方面要构建多元化盈利格局,推动集团从多元经营投入期向盈利期转变。另一方面要尽快拓展投资板块与保险板块业务发展互动的通道,建立产品开发互动协调机制,逐步从承保负债驱动资产管理的模式,向资产管理与承保负债相互驱动的模式转变。
通过财政部的无偿划拨等方式,人保集团进入了信托领域,我们将利用现有的信托资源,实现各业务板块之间的协同和互动,相关工作正在积极有序地推进中。
九、今年人保集团将形成财产险、人身险、健康险、投资板块多元盈利格局,针对这个目标,集团制定了什么样的发展策略?特别是今年在提升投资板块的盈利能力上有什么具体举措?
答:去年,人保集团实现了全板块盈利,其中投资板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今年,为了加强投资管理工作,集团专门聘请了资深人士担任首席投资执行官,并设立了投资金融管理部。在发展战略上,一方面,要进一步优化投资金融板块专业分工格局,使投资板块资产配置能力和投资收益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与保险板块在产品、客户资源等方面形成更加深入的协作互动局面,更好地支持、促进保险业务发展;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大对增长潜力大、盈利前景好的新业务领域的资本配置力度,形成与现有业务的有效协同,努力提升中国人保在投资金融领域的行业地位和市场影响力。
对投资板块,中国人保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投资能力建设,提高对集团整体效益提升的支持作用。一是要建立健全权责明确的资金委托运用制度和投资绩效考核体系,实现生息资产的收益最大化。二是要加快拓展投资板块与保险板块业务发展互动的通道,进一步提升资金运用收益和保险产品的利润空间。三是要综合运用基金产品、信托计划、债权股权计划等手段,积极扩大第三方资产管理业务收益。(来源:人保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