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市在“两会”之前迎来了小阳春,但是随着“两会”的深入,部分敏感性经济话题的不断介入,债市承压明显。
首先是支撑这次反弹的利好因素被不断消化,影响债市的主线并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债市的基本面运行方向并没有出现任何转折。
其次是基本面预期存在更加恶化的可能,特别是通胀方面。随着经济复苏,对外出口正在逐步恢复,之后外汇占款形成了无形的压力。同时2009年的大量基础设施投资与巨量信贷会引发未来几年资金的后续承接问题,通胀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再次是国际债券市场利率水平在不断提高,这进一步显示国际市场对于全球重返加息周期的担忧以及看高未来债券收益率走势。
最后是资金面或产生较大变化,特别是银行增加投资仓位的动力不断弱化。现在部分银行的资本金已经通过发行次级债或者资本扩股的方式得到补充,信贷冲动在不断增加,从而会大幅压缩债券的可投入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