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所:股指期货不是理财产品
它只是一个风险管理工具
汪睛波
编者按:
临近春节的一周,金融市场显得风平浪静,而有关股指期货的新规定却在密集出台。本周先后有《关于建立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的规定(试行)》、《股指期货交易特别风险揭示》、《期货公司执行股指期货投资者适当性制度管理规则(试行)》、《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协议指引》等新规出台,再加上股指期货合约拟提高保证金比例等传闻,有关股指期货加快推出的预期愈来愈浓烈。
在这样一个紧张的时期里,中金所在抓紧展开各项培训,期货公司忙于各类市场准备工作,投资者似乎也在摩拳擦掌,关于期货市场“风险控制”的永恒主题,依然是这些忙碌里最重要的关键词。
“股指期货并不是一个理财产品,它只是一个风险管理工具。”昨日下午在上海举行的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下称“中金所”)媒体培训会上,中金所董事会秘书惠湄表示。
“就拿买化妆品来说,股指期货不是货架上的商品,而是买东西之后商场给的消费抵用券。”惠湄称这一比喻不一定恰当,但想以此来纠正“将参与股指期货当理财”的误区。
事实上,在股指期货上市前,很多投资者还没有弄清这一产品的特性。
没有对收益率的精确预期,也没有资金保本的机制,更没有股票市场的价值投资,但人们还是习惯性地将股指期货作为一个新的理财品种,甚至一些专业人士也出面为“股指理财”造势。
“未来可能会出现以股指期货为投资配置的基金产品,如同现在的股票基金一样。”一位期货公司的研发部负责人曾预测说。
在他们眼中,股指期货已经与权证、中小板、创业板等历史上出现过的新鲜事物一样,被归入到资金“打新”的范畴,似乎寻常人家都可以通过其“创收致富”。而这正是一个较大的认识误区。
记者两年前曾接触到一个案例:当时有期货公司试图向银行推广期货产品,以复合型理财产品的方式发售。在双方的沟通中,银行理财部门的负责人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即这一“期货+银行传统理财”的“混血”产品,其年化收益率是多少?
期货公司方面给出的回答是,因为期货行情的波动性,收益难以预测,期货部分的收益率可能是百分之几百,也可能是亏损,暂时不能为这一组合产品的总收益做预测。
听到这样的回答,银行理财部门的工作人员似乎难以接受。因为,以他们对理财产品的认识,一个稳定的理财产品怎么能“掺入”没有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因素呢?
于是,在是不是可以把期货融入到理财产品范畴的问题上,双方出现了分歧,二者的沟通最终也不了了之。从这个例子上可以看出,即便是专业的投资团队内部,对期货的性质还是没有统一的界定。可以想象,一般的个人投资者对期货产品的认知程度也不会太高。
惠湄表示:“国内的期货市场上绝大多数的投资者还是散户,对股指期货的认识还不充分,我们在制定任何规则时都要考虑散户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