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节持币还是持股,每到过节,这个问题总让小散们纠结。
眼瞅着春节将至,各路小散再度被这个话题牵动神经。确实,在沪深交易所长达九天的长假里,政策面处于真空期,外围股市却不停风云变幻,节后A股走势很难捉摸。
而且,两市资金面也已显露出捉襟见肘的尴尬相。数据显示,目前居民存款储蓄余额不足A股流通市值的2倍,远远低于2008年沪指1664点时5.65倍的水平。用26万亿元的居民存款储蓄撬动近15万亿元的A股流通市值显然已经力不从心。
于是,正在大办年货的朋友甲十分笃定地告诉我,他决定抛售部分股票,为长假准备银两:“还是银子拿在手里踏实”。不过,奢望“涨百万”的朋友乙却无奈地表示,作为价值投资者,他将继续持仓,因为他的股票已经被套一年有余,历经多次节日洗礼,过不过年已经无关紧要了。
看来,过节持股还是持币,虽然是个问题,但已沦为伪命题,因为对于特定散户而言,鱼和熊掌早就分出高低。
略有盈余的小散,或迫于年关银根紧缺,或为了落袋为安,总会倾向于选择兑现收益;而已经赔钱的小散(比如我),总会怀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心理等着节后股价慢慢爬上来。
当然也有一些高手会选择四平八稳、鱼和熊掌兼得的高招:留一半股票、留一半钞票。如此,节后股市大涨,自己手上尚有半仓筹码,一旦下跌了也还有一半银子在握。这种鱼和熊掌兼得的做法,不至于损失惨重,也不至于错失机会,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就是略觉中庸,万一节后赚钱了,难免会有不尽兴之感。所以很多性情中人,为了尽兴,也为了体验心跳加速的动人心魄,会选择剑走偏锋,要不全仓要不空仓,把赚钱和失利体验到极致。
此外,也有专家不停谆谆教导,今年过年不持股,持股就持黑马股。然而找黑马股谈何容易,除非你是高级社会关系的总和,总能从各种内幕中捕捉到黑马,否则这个建议也只能当成“脑白金”建议。
到底持股还是持币,不要隔陇望蜀,认定了,就要毫不含糊。□丁晓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