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是新中国历史上首次出现近10万亿元的信贷年增量,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延续。在此背景下,必须深刻认识较快增长的货币供应对今年乃至今后数年银行业的经营发展会带来哪些挑战及风险。就当前银行信贷风险的形成来说,当前突出集中表现在三个领域,即政府融资平台问题、贷款集中度问题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
第一,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利用政府融资平台进行融资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从国际经验看,地方政府债务率(年末政府债务余额/当年可支配财政收入)的一般水平在100%左右,而我国不少省份仅平台公司贷款余额占其年度财政实际收入的比重就接近甚至超过200%。地方财政信贷化问题已经较为明显。同时,部分地方建设项目还面临资本金不足问题,甚至存在利用信贷资金充当资本金的现象。
第二,贷款集中度偏高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贷款集中度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期限结构失衡,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2009年前三季度中长期贷款快速增长,占全部新增贷款的比重超过60%,进一步加大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压力。二是贷款投向的产业集中度较高。2009年前三季度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主要投向基础设施行业、租赁及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制造业,占全部产业新增中长期贷款的比重分别为51%、14%、11%和10%。三是贷款客户的集中度较高。部分银行要么盯着大企业、大集团,要么专注于对央企、地方政府的贷款,不仅导致贷款客户集中度高,而且竞相利率下浮导致银行利差进一步收窄,甚至助长大企业的投资冲动,形成部分银行与地方政府及地方少数支柱产业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部分银行贷款集中度距离监管红线仅一步之遥。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可能带来的信贷风险。不仅传统产业过剩,一些新兴产业同样出现过剩问题,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已经迫在眉睫。必须承认我国许多银行缺乏持续系统的行业研究分析能力,对不同行业的发展前景、行业特点、技术要求、相关项目风险、预期投资追回等缺乏深入研究,理性的是小银行跟随大银行一起行动,非理性的是大银行退出后小银行迅速填补。一旦产业调整步伐加快,或产业过剩凸显,缺乏行业及产业研究的银行将会面临极大的信贷风险。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为此,在产业结构调整成为今年发展主旋律背景下,银行业要做好
2010年信贷风险的防范和管理工作,需要未雨绸缪,采取有效措施,有效调整信贷结构,以确保科学发展。
一是要深入研究、细致分析,适时调整信贷政策以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各商业银行应深刻把握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的总体要求,加强对宏观经济政策及产业发展规划的贯彻落实,有效提升行业研究及分析判断能力,科学制定并及时调整各行的信贷政策及产业投向指引,坚持“有保有压、区别对待”原则,加大对国家重点工程、中小企业、“三农”、保障性住房、重大科技专项以及节能减排等领域的信贷支持;加强重点行业的授信管理和风险监控,强化对落后产能、过剩产能等行业的信贷退出及保全,将信贷结构调整落到实处。
二是创新手段、抓好落实,平稳推进贷款集中度问题的解决。商业银行要解决其贷款集中度问题,首先要扭转“贷长贷大”的经营理念及其对应的考核激励机制,强化行业集中度、客户集中度的风险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的风险监测和控制机制;同时,尝试通过多种渠道来系统解决集中度问题,比如,可以通过发展银团贷款,有效分散大型项目的风险,也可以通过信贷资产转让或探索信贷资产证券化,以使信贷资产能够流转盘活,以从“入口”和“出口”两方面来有效解决贷款集中度问题。
三是区别对待、因势利导,促进政府融资平台的合规与健康运行。从全国的情况看来,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仍然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因此需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东、中、西部地方财政的差异,关注地方财政的预算管理和各级地方政府的杠杆率问题,并结合各地方融资平台运营发展状况,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分别采取“区别对待、有收有放”的策略,进行有序调整,有效控制整体风险。
四是夯实基础,注重“三率”,从整体上切实加强信用风险防范。今年是“十一五”规划收官之年,很多项目将陆续竣工;同时,去年大量新建项目必将会产生新一轮的资金需求高峰,如果今年货币政策出现调整,势必会带来实体经济资金面的变化,将会增大银行信贷风险敞口。这需要商业银行未雨绸缪,尽早做好规划,尤其要注重资本充足率、拨备覆盖率及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三率”的提高,从整体上提高对风险的防范能力。对一些中小型银行而言,还应该对存贷比及流动性比率等重要管理指标及时加大监控力度,密切关注相关风险的发展趋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患于未然。
(作者为上海银监局局长、本报专家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