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儿育女的经济重压之下,“孩奴”现象随之而出。教育投资已成为现代父母最为关注的社会话题,也是家庭沉重的经济负担之一。随着教育费用支出的水涨船高,家长该如何更科学合理地筹划教育费?怎样为孩子的顺利成长谋划一个好的经济支撑?记者为此专门采访了相关理财专家,来为孩奴族们支支招。
直击我市孩奴人群
今年28岁的阮女士怀孕6个月了,她告诉记者,自己在看了网上家长们关于养孩子要付出无数金钱和精力、要一生劳苦的“现身说法”之后,对未来为人母的日子充满了恐惧。阮女士说:“真的不想当孩奴!可是一想到这些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宁可自己和爱人吃点苦,我们也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具体怎么做,我们都还没准备好!”孩子刚刚4个月的酷牛仔妈妈也对记者说:“每一个像我一样的新妈妈都有一本账:除了奶粉、纸尿裤、米粉、补钙、补锌冲剂、衣服、玩具等日常开销,如果再加上自费预防针、生病等临时性开销,以及早教课等教育类开支的话,每个小宝宝每月的花费至少1000元,现在的生活压力太大了!”
2009年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全国0-12岁的孩子每月消费总额超过35亿元;80%的工薪阶层三口之家,一个孩子的月平均消费竟超过一个大人。
八成家长无教育理财意识
针对80后“孩奴”族家庭,西安新闻网做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正在进行教育理财的家长不足五分之一,超过八成的家长根本不懂如何进行教育理财。虽说越来越多的家庭都开始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也开始为此准备教育基金,但仍有大多家庭把“为孩子存钱”当成准备“教育金”的主渠道。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心理研究所、博士生导师陈会昌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现如今,很多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情都能理解,为了让孩子上名校,不少人不惜花重金购买校区房,在孩子呀呀学语的时候就参加各种各样的早教班、特长班,巨大的物质压力给望子成龙的父母们打上了“孩奴”的标签。但与培养孩子健全人格以及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相比,其实比给孩子更多物质上的生活享受更重要。
“孩奴”减负有方法
许多家长自己省吃俭用,但对孩子的物质和精神生活,却瞄准了高消费,出手特别大方,心甘情愿的当起了“孩奴”。有什么好的理财方法能缓解这样的问题呢?采访中理财专家给出了他们的建议:
“‘孩奴’要减负,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有科学的育儿观念,另一方面要及早树立理财意识。这样不仅能用好的理财方式来培养孩子,还能将家庭资金在合理的资产配置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民生银行西安分行理财师董卫锋这样说道。“教育理财,越早越好。在教育理财中最重要一点就是合理考虑风险收益。在教育理财起步阶段,孩子的教育支出较少,家庭的风险承受能力较强,可追求高风险、高收益的品种。到了教育理财中后期,孩子的教育费用支出压力增大,家长则应相应地考虑平衡型基金、债券型基金、银行理财产品等,以获取稳定收益为主。”
中国银行陕西省分行理财师陈蓓指出: “在要孩子之前就应有计划的专门做一些储蓄,不论数目多少,都要考虑生孩子的手术费用、孩子出生后的基本开支、休产假带来的家庭收入缩减等因素,这样能有效避免了宝宝降临带来的过分经济紧张。建议储蓄要占家庭总收入的20%,以备临时紧急性开支。对于年轻的孩奴族来说,任何理财方式都要以有一定积蓄为前提条件,节流非常有必要。另外,为了保障家庭本金的安全性相对较强,对于没有投资技巧和要求省心的家长选择基金定投要好些。基金定投不仅是抵御通货膨胀的最佳投资工具,而且能开源节流,强迫储蓄,用小额资金也能积累颇丰的财富。”
“建议在孩子出生后就购买儿童教育保险。从年龄段来分析,0-6岁这个年龄段最容易生病、发生一些小小的意外,给孩子准备一份医疗保险是非常有必要的。7-12岁时,教育基金、医疗保障一个都不能少。由于年龄偏大,购买儿童保险相对保费较贵,投保时可以选择具有现金返还功能的保险。12岁以后,则需要培养孩子的理财习惯。一方面可以选择现金返还类的寿险解决教育基金的问题,一方面也可选择储蓄养老类的保险提前投资孩子的未来。”合众人寿陕西省分公司小寨营销部经理邓莉谈到。
“提醒家长们,为孩子购买保险应遵守以下几个原则:第一,费用不宜太高,给孩子购买保险切忌互相攀比,交保费的时间不宜过长;第二,投保要早,孩子年龄越小保费相对越便宜,尤其当子女成年后,很多少儿险都附加了一些功能,当交费期满,可以直接转换成其他寿险产品;第三,有条件的话,增加购买附加保费豁免,一旦家长因特殊原因而无力支付保费,保单还能继续生效。”邓莉建议。记者 靳晶
●相关链接
“孩奴”是一种新名称,用来概括形容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这个真实的故事来自一篇网上热帖《80后准妈妈怕生子后成“孩奴”患上忧郁症》,帖子引发了一场关于要不要当“孩奴”的大讨论,更有无数家长晒自己这一年养孩子的惊人花销,以告诫年轻人要想生孩子一定要有金钱和心理的双重准备。而“孩奴”也成为继“卡奴”、“车奴”、“房奴”之后的又一社会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