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见Mandy是在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广州财富广场的星巴克里时不时会传来她爽朗的笑声。“我现在已经脱离卡奴的生活了”,她开门见山说。
Mandy在大学时代就做了“卡奴”,大三的时候建行在学校发放信用卡,她出于新鲜办了一张,3000元额度。她说她的“杯具”时代就
开始于Vero Moda的一件近600元的上衣。那是她第一次用信用卡消费并让她体验到了刷卡的乐趣。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吃饭、购物、娱乐,凡是可以刷卡的地方,她都会毫不手软。月欠2万,
刷卡笑嘻嘻还款哭泣泣
第一个月,Mandy就整整刷了3000元。当时她每个月家里给的生活费只有2000块,在之后的一个月里都坐立难安。“我跟同学东凑西拼的凑了1000块再加生活费全还给银行了,然后再拿这张卡去超市刷了一箱方便面扛回寝室,硬是吃了一个月的方便面。”Mandy说。此后的两个月,她都不敢再去碰那张卡。之后她听同学说可以循环信贷、每月只还最低还款额以后,那张信用卡又“重现江湖”。 Mandy说:“我这一想觉得轻松啊,我这卡最低还款额才20%,也就是每个月只还600块就OK了。所以我又把卡拿出来继续刷。”上班后的Mandy反而对信用卡越加依赖,信贷“陷阱”越陷越深。
刚开始工作的那两个月,Mandy的月薪不高,每月还款还是让她感觉很吃力。有一天,公司组织办中信银行的卡,她办了一张。“当时我想再办一张的话可以取现金来把我前面那张卡的欠款还了,暂时缓解一下我的压力吧,反正鬼使神差就又办了。”Mandy回想时说。后面这张卡的额度高达1万,她又开始打主意了。Mandy觉得电脑在大学用了四年该换一台了,数码相机得买一部了,衣服少了要去扫一下货了。这样一不小心,1万就又没了。Mandy说:“‘卡奴’圈内流传这样一句话,‘信用卡是用的时候笑嘻嘻,还的时候哭泣泣’,说得一点也没错。”为了还这两张卡的最低还款,她一错再错地又办了一张1万额度的卡。如此“卡套卡”、“拆东墙补西墙”,后来即使拿8000元的月薪,也让Mandy疲惫不堪。“代价太大了,本金加每天万分之五的还款利息,有时还有高额的滞纳金。那段时间真的可以说是心力交瘁,一直都在想着如何还钱,甚至连谈恋爱的心情都没了。”Mandy说到这里时都会不自觉地锁紧眉头。
最终,Mandy选择向父母“坦白从宽”,虽然不免受了些责骂,但家里还是拿了2万3给Mandy让她把所有的卡债还清了。“这种压力不只是金钱上的,还有自己的心理。有人说还清信用卡就跟戒毒一样难,我认为一点都没错。每次都在告诉自己这是最后一次刷卡,许多的最后一次就反复折磨着我。快乐没了,我感觉再这样下去甚至连青春都输掉了,一点儿也不夸张。以前以为不用靠父母我也可以过得很潇洒,没想到结果还是得靠家里来给自己收拾烂摊子。”Mandy激动起来说了很多。
银行职员支招:
大额度卡还小额度卡省利息
如今像Mandy这样的“卡奴”很多,有些人甚至用信用卡套现进行投资行为。银行的激烈竞争导致了信用卡的开卡门槛一降再降,年轻人和工薪阶层成了主要对象。刷卡免年费、开卡有奖、存积分送礼品等这一系列忽略了高额利息和滞纳金的促销手段“诱使”一批人都沦为了银行卡的奴隶。事实上,卡多不仅累,还会损害个人信用。市场经济说到底就是信用经济,只要有了不良记录,两三年内个人的经济活动都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其实信用卡并不是深渊,刷卡OK,卡奴则NO。卡奴的出现很大程度上与持卡人理财能力差、自控能力差、消费不理性有关。所以,还没有成为卡奴的人要尽量避免,办信用卡之前先了解清楚卡的年费、借贷利息、月计复利、循环利息、滞纳金、罚息以及各项业务的手续费用。
而已经成为卡奴的人则要想办法向“卡奴”say goodbye。对此,网络上有各路高人支招:有公司职员认为“应尽量降低生活要求,减少不必要的消费支出,同时还要积极想办法增加经济收入”;有外科医生说“可以直接向亲人或朋友借钱,一次还清银行债务,然后慢慢还家人或朋友的钱,至少没有利息或者利息比银行低”;还有银行职员建议“如果有好几张卡,应该优先还额度小的,尽量用大额度的卡还清小额度的卡的欠债,这样省得都交利息”。
其实,不管什么招数,“Say”起来容易,真要“Goodbye”就难了,归根结底就是“决心”二字。下定决心,只还不用,清理好自己的信用卡,留下一张生活中方便使用的,把其他卡销掉。卡奴们,做自己的主人,丢掉包袱,轻装上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