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消费理财

杭州菜价不断上涨 专家开出“省钱食谱”

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2009年12月18日10:46

  在杭州一户人家当住家阿姨的陆大姐,最近逛农贸市场的时间越来越长,看着蔬菜不断上涨的价格,陆大姐常常为一天买什么菜一筹莫展:这蔬菜涨得比荤菜还要快,菜篮子是越拎越重:“我们拿的是东家给的钱,‘下手’前更要精打细算,弄得不好东家会怀疑我动了手脚。”

  确实,最近一个月以来,杭州的蔬菜价格悄然上涨,涨幅在15%左右。

  居民:怕涨价囤了10多斤大白菜

  早上10点多钟,仙林苑农贸市场里仍然人气挺旺。“买点什么菜,来这里看看吧。”摊主热情地招呼着,买菜人则是东瞅瞅,西看看,并不忙着下手。

  “这菜真的是贵了呀。”和老伴一起来逛街的李大妈说,她平时不怎么逛菜场的,都是家里老头子一个人来买的。“经常听他说菜涨价了,我没什么感觉,今天来逛了一圈,才算领教了。”

  “不久前还卖2元一斤的土豆今天卖到了2.5元,洋葱涨了0.5元,青菜也涨了0.2元。”李大妈说,虽然涨幅也都是几毛钱,买次菜也不大容易感觉得出来,但是一个月下来,也差不多要多花100元了。“我们都是退休职工,孩子的工作也不大好,菜涨价对我们还是有些影响的,这一个月里,肉都少吃了一两回呢。”

  李大妈他们买了5个大大的大白菜,用编制袋装着,足有10多斤重。“听卖菜的说,这菜涨价都是因为前段时间北方天气不好。这两天这么冷,可能又要下雨下雪降温了,说不定还要涨呢。所以多买点放在家里慢慢吃,也好省点钱。”

  李大妈的经济账是多买点菜囤着,而当保姆的陆大姐则选择少买菜。拎着一些青菜和一块豆腐,陆大姐就离开了菜场,她说,今天东家不在家,自己吃就稍微将就点算了。

  陆大姐告诉记者,东家平时都是不定期给她300元,以前她用得还算宽裕的,可现在却觉得紧巴巴的。“现在菜、油、糖、盐……样样都贵了,钱花得特别快,这个月都已经向东家要了两次钱了。”陆大姐说,东家是不逛菜场的,到时还以为她乱花钱了。

  本地菜农:青菜一天会有好几个价

  上午9点,余杭勾庄东塘河村,冷风刺骨。

  泥泞的菜地里,40多岁的钟师傅,手脚麻利地收着田间的芹菜,身后,收获的芹菜已经装了满满一箩筐。

  我们朝他大喊了好几声,他才抬起头,对着我们憨厚地笑:

  “这段时间芹菜好卖呢,趁着现在,多收点。”

  钟师傅在村里租了5亩地,其中3分田用来种西芹,其余的地里,种的多是青菜。收完菜之后,他和妻子会把菜运到不远处的勾庄蔬菜批发市场区卖。钟师傅说,芹菜的价格是最近半个月前后开始上来的。

  “前段时间有很多外地运过来的芹菜,北方的居多,数量多了,价格自然就便宜下来了,才卖五六毛一斤呢(笔者注,指批发价)!”钟师傅说,那个时候,尽管很心疼,但也没办法,只能跟着价格走。

  北方突如其来的一场大雪,让市场里的外地芹菜一下没了踪影。没了竞争,本地种的芹菜,价格就往上涨,现在都卖到1.5元1斤了。钟师傅的地里,还没收获的芹菜只有500来斤了。“等会拿去卖掉,马上就跟着种青菜了,现在本地菜卖得都挺不错。”

  附近的菜农老付说,说到底,本地菜要看外地菜的脸色吃饭。“真是一会一个价,我去的时候,刚开始青菜还卖七毛一斤呢,快到5点,就卖到1块钱了!”老付说,他不像别人那样一天到晚在地里收蔬菜,而是隔几天才去勾庄卖一次菜:“等等看吧,说不定还能卖更好的价钱呢!”

  蔬菜商:这是10年来的最高价格

  刘师傅夫妇俩做蔬菜零售生意已经有好多年了,他们在叶青兜农贸市场里的摊位要比别人的大,卖的菜也比别人的多,白菜、菌菇、萝卜、毛豆、番茄……,算得上应有尽有。

  最近一段时间,刘师傅发现菜越来越难卖了。他说,蔬菜本来利润就不高,再加上这段时间菜价又涨了,卖的量比以前是明显减少了。“以前卖四五元一斤的蘑菇,现在要卖6元,原先卖2.5元的番茄现在卖3元多,原先卖2到3元的大蒜现在要4.5元……”刘师傅一口气跟记者报了好多样菜的价格,他说,买菜的多是大伯大妈,有时候他们一听这价格,回一句“噶贵的啊”就扭头走了。

  “顾客以为是我们把菜给卖高了,其实我们也是没办法,因为进价贵了。有时还保不牢原来的利润呢。”刘师傅的老婆插话说,青椒原来卖3.5元,现在还卖3.5元,可是进价贵了0.1元了:“卖高了不好卖,这1毛的利润损失,也只能自己承担了。”最近一个月,他们的收入要比之前至少少300元。

  勾庄蔬菜市场,来自山东寿光的批发商老刘也高兴不起来。

  老刘说,尽管他有固定的客户群,但大家来批发的时候,都有点埋怨:“价钱怎么越来越高了啊。”老刘的老家寿光是蔬菜种植基地,大雪来了,产量少了,但进货的人越来越多,采购价高了,批发价自然也跟着上去。

  指着一袋袋蔬菜,老刘说开了,就拿10月份的收购价和现在对比吧:黄瓜以前1元,现在2.7元;小南瓜以前7毛,现在是2块3;西红柿,以前1块,现在是1块9,菠菜以前是5毛多,现在是2块.2。这么高的价格,很多人都开始吃不消了,而他的生意也更难做。

  老刘说,蔬菜批发10多年了,这是他遇到价格最高的一次。

  物价部门:菜价上涨有4个原因

  一位农贸市场的管理员介绍说,这一个月以来,市场里蔬菜价格确实有上涨的趋势,涨价幅度在15%左右。这比荤菜的上涨幅度要高出10个百分点。

  蔬菜价格上涨原因在哪里?它会不会持续下去?昨天,记者就此采访了杭州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主任周一东。

  他说,蔬菜价格上涨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般来说,入冬之后,蔬菜交易数量都会呈现季节性回落;前段时间北方地区下雪,调运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本地连续出现阴雨天气,也对蔬菜的采摘造成影响;成品油价格提高之后,增加了运输成本。“几项因素叠加,使得杭州菜批零价格双双出现上扬走势。”

  不过,周主任强调说,杭州的价格上涨相比全国其他城市及周边城市来说,只能说是小幅的,而且目前已经开始出现了一些回调。“这一方面是因为杭州是蔬菜批发的集散地,每天的批发交易量很大,一方面物价局定期会公布菜价信息,对市场定价有指导意义。”

  “如今冷空气再次南下,这会不会影响到菜价,出现新一轮的菜价上涨呢?”

  “存在这种可能,毕竟菜的涨跌是很受天气因素影响的。”但他同时说,出现异动的可能性不大,市民不必担心。这是因为杭州有相当完全的价格储备、调运、价格补贴、临时限价机制,一定能够稳定市民的菜篮子。

  营养专家:这份家常菜单供您参考

  菜价上涨了,可营养不能马虎,如何能在少花钱的基础上,保证每日所需?营养专家张片红说,一个人每天吃半斤粮食(其中保证有粗粮)、1杯牛奶或两杯豆浆、1个鸡蛋、2两肉、1斤蔬菜(其中半斤绿叶菜),1斤水果,半两油等,每日所需的热量和营养素,包括各类维生素就可以满足了。

  “根据这种膳食指南,人们就不需要太担心会不会因为没吃哪个菜,营养就跟不上了。比如这段时间芹菜贵了,那就选便宜的青菜,因为它们的主要营养成分差不多。”

  他给大家开出了一份营养菜单,大家可以根据营养指南自己搭配,做到既营养又实惠。

  早餐:牛奶、小笼包、荷包蛋、苹果;

  中餐:米饭、葱油鳜鱼、清炒空心菜;

  晚餐:米饭、土豆烧牛肉、肉末冬瓜、紫菜虾皮汤。(刘焜 徐建国 本报通讯员 金洁洁)

  

责任编辑:乔瑞昕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