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还没来得及收拾,冯阿姨便匆匆出了门。“你们不晓得,听说马上要涨价,昨天下午王府井超市里的菜籽油几乎都被抢光了,连我们家楼下互惠超市都所剩不多了。”冯阿姨对家人说,刚刚听说大米也要涨价了,她要再去超市“抢”点油和米回来囤起。
冯阿姨是成都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一家四口的日常开支都是由她安排。尽管平时买东西总喜欢货比三家,挑最经济实惠的,可最近一段时间,她仍然发现好像什么都在涨价。更让她忧心的是,电费、水费、气费……这些生活必需品似乎都在酝酿涨价,“钱缩水了,看来这每个月的开支,又要重新梳理一下。”冯阿姨心里琢磨着。最近和冯阿姨一样为涨价的事情所揪心的人,还有成都某饲料厂的采购吴先生。这几天在东北,吴先生的十多个代理商正在帮他想尽办法收运玉米。当地传回的消息说,当地已经出现企业高价竞购的局面,农民也一反常态囤货惜售,玉米价格还在涨。
“10月份至今,玉米的价格涨了400元,豆粕、鱼粉等原料的涨幅更大。”吴先生告诉记者,他的公司如今正准备调价,饲料、鸡蛋和猪肉的价格都要调,“我们必须要把原料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往下游传导。”
2006年底,中国粮油价格全线上涨,消费物价指数(CPI)在粮价引领下一路走高,宏观政策也在2008年初转向反通胀。这一次,粮油价格会成为倒向通胀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吗?
一个成都家庭的账本:
一个月生活开支增长10%
在冯阿姨的记账本上,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组数据:
12月2日,带筋牛肉2斤,30元;鳝鱼1.5斤,42元;莴笋1斤8两,4.5元;青油菜1斤6两,4.8元;
12月3日,排骨3斤,54元;番茄2斤,7元;土鸡4斤3两,86元;生姜半斤,3元……
也不知道什么原因,最近这一个月,冯阿姨突然感觉手里的钱花得更快了,“这怎么说涨就涨,连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冯阿姨不懂CPI,也不明白这物价水平与经济发展有什么关系,可她清楚一点,全家人的生活开支,一个月下来差不多增加了10%。
“你看嘛,鸡蛋、猪肉、牛肉、青菜、佐料,只要是平时用得比较多的,最近基本上都在涨价。”冯阿姨抱怨,特别是新鲜蔬菜,包括瓢儿白、番茄、莴笋、青油菜,每斤至少都涨了5角到1元钱。
据说,最近一个星期,菜市的生姜、大蒜、辣椒、味精等涨得格外凶,大蒜已经从每斤6元涨到9元,生姜也从3元涨到了6元,“或许是快过年了,佐料都在猛涨,就连菜市上专门用来灌香肠的猪肉,每斤差不多也涨了1~2元。”冯阿姨心里还细细盘算着,如果能有效避开这个高峰期,物价恐怕很快就会降下来。
不过,看着邻居们都在抓紧时间从超市往家里搬东西,冯阿姨也坐不住了。上周六下午,她挤在人流如织的王府井超市里,成功“抢”到了两桶菜籽油,她旁边一位大婶更是一口气抱走六桶!昨天早上,冯阿姨又出门了,她要再去超市里抢两桶油回来,“刚刚听别人在说,大米最近也要涨价了,我赶紧去弄几袋,这米和油基本上就够我们全家吃到春节了。”
“价格上涨将是必然的。”前述饲料厂的吴先生告诉记者,“目前终端消费市场上肉禽蛋奶价格只是温和上扬,问题是,上游原料价格涨势未停。”吴先生预计,这轮价格调整可能在一个月后就会到来,而这正好与元旦、春节等消费旺季叠加。
投资型购房增加:财富保卫战正打响
以下是发生在12月5日清晨的一幕。上午8:40,600多个客户拥挤在李家沱附近一个叫“平福里2期”的售楼处外,等待开盘。
“其实今天上午是只接受诚意金客户选房的,但还是来了很多现场认购的客户。”平福里2期的售楼小姐告诉记者,房子一共只有280多套,诚意金客户估计就要认购近150套。
上午9点,楼盘正式开盘,600多名客户一拥而入。“大家就像抢白菜一样抢房子。”市民胡女士一个多月前交纳了诚意金,约定当天来选房,“没想到有那么多人来买房子,简直就是在抢。”
胡女士一边跟记者聊,一边拿着户型图,看着模拟楼盘位置,匆匆认购了一套建筑面积84.13平方米,套内面积67.32平方米,位于12楼的小户型,“来不及精挑细选了,可以选的位置越来越少。”
记者在认购现场看到,280多套房子被开发商按照单元和楼层顺序贴在了墙上,只要有人交钱认购一套,工作人员就立刻用黄色纸条遮住一套。不到3小时,远远望去,整面墙就几乎被黄色覆盖了,剩下了为数不多的白色空隙。
“从开盘到现在,我们已经卖出去了230多套。”当天下午1时18分,记者再次来到该售楼现场时,一位售楼小姐告诉记者,认购速度之快,让他们工作人员都惊叹不已,“交钱速度最快的一个客户,从选房到缴费,总共不到8分钟,听说是专门买来投资的。”售楼小姐还表示,在认购房屋的客户里,超过20%都是用来投资的,“小户型卖得最快。”
在下午认购的人群中,记者发现了一位特别的购房者,她上午来过且认购了一套,下午又来了。“我回家跟爱人商量了一下,下午来再认购一套。”周女士说,最近她和爱人四处看房,“近期准备拿500万元左右买房,如果地段、周边环境和房子本身都很好,我们还可能增加投资额度。”
周女士拉着记者小声说,“听说通货膨胀要来了,我看电视上天天都在说,抓住机会赶快采取点措施。”周女士透露,她爱人是私营企业主,自己经营着一个中型企业,近一个多月,他和身边的朋友都觉得通胀要来了,“我老公说,像生产的原材料啊、工具啊,啥子都在涨,这个肯定是要影响到下游价格的。”
“通胀已经来了吗?”理财师杨洋上周告诉记者,最近她的客户中,问得最多的就是这个问题。“老百姓对物价的感受是很明显的,现在看来CPI有些滞后了。”杨洋告诉记者,今年早些时候,每个人还在信奉“现金为王”,但流动性增加,资产价格上涨,持现再次变成了不安全的选择。
“买房子,囤黄金,跟着股市吹泡泡,还是投资艺术品市场……这些都有风险,但你不得不选。”在杨洋看来,在当前各种投资都处在相对高位的时候入市,不过是老百姓为应对通胀的无奈之举。
做食品生意的陈先生多年以来从不买卖股票,但看到最近几个月股市持续上涨,终于心痒难熬,“进去了300多万元,赔了一些,又赶紧退出来。我的一些朋友买了黄金,但我觉得现在金价太高了。”
“一般在通胀初期,权益类的资产是最好的选择,随着投资者对通胀预期更加强烈,更应该选择资本市场来投资,比如公司的股份或者股票都是抵御通胀的好办法。”杨洋告诉记者,“现在投资股市或许已经晚了一点点,但是还来得及。”
链接1
CPI九个月来将首次转正?
12月2日,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发布的报告指出,在翘尾因素和天气因素的共同作用下,11月份CPI同比增幅将转为正增长,这也是CPI在连续九个月负增长后首次转正。
报告称,根据农业部及商务部的监测数据,交行预计11月份CPI同比增幅在0.6~0.9%之间,取其中位数,预测实际增幅为0.8%左右,这将是我国CPI在连续九个月负增长后首次转正。
交行还预计,随着年底食品价格的季节性回升、非食品价格降幅的不断收窄,以及十二月份翘尾因素负效应消失,CPI将继续维持上升趋势,预测全年CPI增幅为-0.8%左右。
交通银行表示,2010年我国物价将在今年货币供应量高增长的滞后效应、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输入性因素,以及国内资源品价格改革等因素的共同推动下,重回上升通道。如果没有其他突发性因素,初步预测2010年全年CPI同比增幅在4%左右,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不大。
链接2
生活用品涨价从“口”开始
11月中旬,在成都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大白蒜的批发价已飙升至每斤3.6元,零售价则超过4元。而就在今年6月,每斤批发价还只有0.9元左右。
11月25日,成都家乐福相关人士表示,太太乐、金宫、豪吉、国泰等厂家已发来涨价函,将对旗下味精、鸡精等产品的出厂价上调,涨幅为10%~50%。成都好又多相关负责人也确认,已接到来自厂家的涨价函,零售价将上涨10%~30%左右。
11月30日,成都家乐福超市一名售货员告诉记者,上个月每公斤朝天椒还只卖9~10元,现在已涨到18~20元。在石灰街附近一家农贸市场,不仅是新鲜辣椒,就连干辣椒的价格也比前段时间涨了30%左右,现在每公斤卖到近20元,而且可能还要上调。
进入12月,成都多家卖场接到来自福临门、金龙鱼等食用油品牌的口头涨价通知,称将在近期上调部分菜籽油、调和油的价格,涨幅在10%左右。
链接3
56%经济学家企业家:通胀预期明显
通胀真的快来了吗?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上周末中国经济学术界的多位经济专家一改此前看法,认为目前我们正面临明显的通胀预期。
上周末,针对当前通胀形势的判断,央视对百名经济学家企业家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有56%表示,我们正面临明显的通胀预期,但通胀还未到来;另有33%表示,通胀趋势已经形成,目前我们正处于通胀之中;只有11%认为,我们离通胀到来还很远。
同时,有42%认为,通胀真正来临的时间预计是在明年下半年;77%认为,货币投放过多是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43%认为,股市、楼市等资产价格疯涨最能表现通胀。
经济学家吴敬琏表示:“购买力的需求,也就是货币,大大超过了可供应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于是物价就会涨,但不是马上涨,它有一个时间的滞后期,在这个滞后期间,因为普通人有一种叫做货币幻觉,以为货币没有贬值,实际上,它已经贬值了。”
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指出:“我今年6月份就说,要警惕通货膨胀,但不是马上就会有通货膨胀。当时有些人不以为然,那个时候的CPI还是负的。没有通货膨胀的危险,甚至有人说别拿通货膨胀来唬人,但是现在看来,大家都应该承认,通货膨胀的预期正在形成。”
他认为,中国通货膨胀的危险是存在的,只是资金被楼市、股市吸收,现在尚未暴露,一旦股市、楼市发生变化,通胀将是非常显著的。
不过,也有不同意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陈雨露表示,现在我们的CPI还处于一个负增长的状态,根据国际惯例,这样的一个物价水平,很难说通货膨胀已经来临。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陈东琪认为,随着经济的加快上行,CPI上行的压力也会增加,但近期内不会出现通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