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银行日前刚刚结束了一款理财产品的销售。与往常不一样的是,这款收益率较高、风险较低的产品,销售的主要对象是前期在该行相关产品上投资亏损过的客户。有人认为这是银行为了挽留客户所采取的“回报”行为,也有人认为理财产品不应该“秘密”发行。
怪相
很多人买不到这款产品
日前,兴业银行发行了“特别理财计划第十三期”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规模只有数千万元人民币,这款产品的预期收益率为6%。
记者发现,和其他银行同样是投资于本行信贷转让的同类理财产品相比,4%的预期收益率已经算是很高的了,而兴业银行的这一款却高达6%。只可惜的是,兴业银行此次发行的这样一款风险较低、收益率在同业中较高的理财产品,其发行规模却很小,很多人没有特殊条件想买是买不到的。
银行有关人士向记者透露,该产品只针对曾购买过兴业银行“港股基金宝”亏损的客户发行,且不收取管理费。
怪相
不在网点推广销售
兴业银行相关人士表示,在“港股基金宝”到期后,总行做了几款收益率相对比较高的产品,此前的投资亏损者购买无需再交管理费。此外,普通市民也可以购买,需要支付管理费用。
但从另外渠道得知的消息看,普通市民似乎无法购买这一产品。
该行知情人士透露,“特别理财计划”第十一期至第十三期,均只针对前期亏损客户。银行在销售时也比较特别,不在网点中推广,只是通过业务员逐一打电话给这些亏损的客户。“最主要就是对亏损后闹得比较厉害的客户。”
从特别理财计划第十三期产品投资范围看,针对的是本行信贷资产的转让。比如此前银行贷款给公司1.5个亿,现在不用储户的钱放贷而是用募集到的理财资金来放贷。
怪相
银行“心虚”安抚投资者
一家中资银行业务经理表示,银行直接贷款给公司,从银行来说收益肯定高过用理财产品来募集资金。其实就是说,银行准备好了一个业务基本不赚钱,来安抚亏损投资者。目前市场上,像兴业银行发的这样的理财产品收益率只有3.5%左右,能够做到4%已经很少见了,6%的预期收益是很诱人的。
据了解,除兴业银行外,这样的对接产品前期几乎每家银行都有,只不过很多人不知道。银行“让利”留住客户,虽然不能算是补偿,但至少让客户心理上好过一点。
不过也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为何高收益率的产品普通客户买不到?银行采取的这种套住客户的做法,也并不能使理财产品在设计上有所改善,反而因为有了这种“补偿”机制,不少银行的理财产品才越卖越怪,业务员对投资者风险提示漠不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