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投资宝典

夹心层应对通胀预期 房产、股票、黄金利弊分析

来源:金羊网-新快报 作者:王云涛
2009年11月09日06:55
  每次货币泛滥都是一回劫富济贫的过程,富裕人士的钱多,货币贬值造成的伤害更大,而对于“月光族”和没有什么积蓄的人来说,根本就不怕通胀。特别是通胀来临后,会有更强烈的加薪呼声,这对于穷人更有利。然而最难受的是谁———夹心层———有点小钱一旦财富缩水,上有老下有小,不知如何是好。

  在目前流动性泛滥而又产能过剩的背景下,实体经济越来越成为虚拟经济的配角。伴着股市、楼市上涨的是失业率的攀升。人们越来越不愿意去投资实业,收益低而且风险大,但唯有实业才能解决更多的就业,弥补社会收入差距。“滞胀”和贫富差距拉大是未来最可能出现的局面,在通胀预期下,我们将如何保全资产?

  通胀,可能是2009年里老百姓嘴里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经济术语。在专家们为通胀是否到来、何时到来而争论的时候,通胀预期早已弥漫在每个人的生活之中。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通胀,曾经让国人疯狂抢购物资以抵御物价飙涨,而如今面对即将到来的通胀,我们有了炒股、买房、购金、套现等更多的投资方式,但这些真的可以抵御通胀对我们资产的侵蚀吗?对赌通胀,我们真的可以是赢家吗?

  抗胀招数,你可知道?

  par1

  通胀=买房?

  房产保值能力大概仅有3年

  中产家庭一旦手上有钱了,就很难抵御买楼的诱惑。在缺乏有稳定收益投资途径的市场中,持续上涨的楼价使得在当下买房防通胀显得无比诱人。比如美国、加拿大等国在上世纪70年代处于严重的高通胀时期,房地产的年均收益率与通胀率呈现高度相关性,购房投资由此一贯被认为是防通胀利器。但或许中国国情和造成通胀的原因各不相同,其结果也会产生惊人的差异。面对目前的高楼价风险和加息带来的负债压力,每个投资者都应该掂量一下:这笔赌博,胜算几何?

  中期楼市有调整压力

  通胀造成房价上涨的基本过程是,通胀的结果是货币贬值,其后是房子实质性起到保值的作用,所以购买房子达到保值的目的。那么,如果房价原本就已经偏离了正常水平,在通胀中它还会涨吗?

  广州楼价上半年一顿猛涨,不少楼盘楼价已超过2007年高位,其保值能力值得怀疑。地产经济研究专家邓浩志就认为,当前入市的投资者与2006年、2007年楼价快速上涨时入市的投资者不同,后者希望能从楼价快速上涨中获利,而现在投资者更普遍的心态是回避所谓的通胀,房子成为了他们的资金避难所。邓浩志分析表示,当前楼市的这种回暖现象已经不是此前所说的大量被压制了的刚性需求的集中爆发,而是流动性泛滥所导致的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在吸食流动性上瘾,其实际行情与实体经济已然脱节。

  邓浩志分析表示,短期来看,由于担心资产型通胀,楼价短期仍有上涨压力;而从中期来看,保值能力大概仅有3年。毕竟楼价在2006年、2007年快速上涨后只经过2008年的小幅度调整又掉头向上,实际的购买力能不能长期支撑这么快速上涨的楼价是一个疑问,中期楼市始终有调整的压力;再从长期看,即10年以上。基于中国经济的稳定、长期增长和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只有长期来说,房产才是比较保值的。

  现买房或比持币多亏损2万

  退一步讲,两年内就算楼价在通胀的压力下继续上升,物业保值增值的空间也将被通胀和加息蚕食殆尽。

  首先,通胀如果来临,政府必将加大金融调控力度,这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加息。这对不少在目前贷款买楼的买家来说,意味着供楼压力加大了。

  如果市民张先生首付40万元、贷款60万元×买房,假如两年后这套房产升值了10%,而通胀率为每年6%,则张先生出售这套物业获得的现金是1000000×(1+10%)-26524元=73476元,其中的26524元,是按照贷款100万元、目前的个人住房商业贷款5.94%利率所计算出来的利息支出。

  计算通胀后,张先生目前的购买力约为1073476×(1-6%)=948523元,实际损失了约51500元,张先生的40万首付款如果没有购买房产,则会因为通胀贬值购买力变成400000×(1-6%)=368640元,实际损失了约31400元。投资房产要比持有现金还要多损失约20000元。再考虑到房产证在2年以内的物业,需要缴纳营业税等各种税费,以及40万元在两年内本身所产生的利息损失,投资这套房产将铁定亏本。

  更重要的是,由于目前的个人住房商业贷款利率是2006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在通胀时,加息的可能几乎是100%。如果加息到2007年12月21日是7.74%的水平,冀望投资房产来保值,将会让投资者损失惨重。

  par2

  通胀=买股票?

  资产价格未形成泡沫前可玩股票


  炒股可否抗通胀?AFP金融理财师梁明晖告诉记者,是可以的,每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国家,股市总能前瞻性地显示出来。但必须有前提,“理性的投资者”且资产价格尚未形成泡沫。

  一般来说,年度物价上涨幅度不超过10%的通货膨胀称为温和通货膨胀;物价上涨百分比超过双位数和三位数甚至更高,则分别称为严重通货膨胀和恶性通货膨胀。数据上显示,我国目前离严重或者恶性通货膨胀仍有一段距离。由此梁明晖认为,经济稳步上扬的中国,它的股市充满投资的题材。另外,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也会让股市水涨船高。梁看好明年一季度A股将有一波相当不错的行情,金融股和地产股自然是大盘上升的火车头,对冲通胀还可以选择煤炭板块。

  然而当出现严重通胀的时候,大宗商品或与股市成负相关。也就是说,大宗商品类板块对于短期通胀有抵御作用,一旦出现严重通胀威胁,则资产价格泡沫会破灭。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和瑞信董事总经理陶冬也表达了一致的观点:全面通货膨胀的爆发不可避免,资产价格泡沫已然形成,未来将出现高通胀高利息的时代。

  据《华夏时报》分析,当通胀威胁达到严重地步时,公司投资收益会大幅降低。接下来我们将发现,上市公司的利润并没有随着社会物价水平的上升而提升,相反,绝大多数公司的利润在显著减少,股东的资本收益在减少。发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在于,下游销售价格的提升无法抵消上游成本增加的影响,上市公司赢利能力的降低自然会对公司股价产生重大影响。

  假设这样一个结局,即大宗商品价格的上升反而成为了股票市场价格下跌的理由,那么现在离这样的情形出现的时间已经不会太长了,也许就会在明年上半年。如果不相信这样的结局,你可以任意从沪深股市中抽出100家公司,假定他们在国际油价100美元、铜价60000元之上的价格环境之上运营,测试一下,公司的经营情况是怎样的,那么这样的结局就显而易见。

  par3

  通胀=买黄金?

  黄金是资产组合中必备资产


  黄金作为被公认的抗通胀利器,再次成为了市场关注的“明星”。近来,包括中国在内的部分国家央行开始加紧增持黄金储备,大量投资者也在积极买入,由此,国际金价连创历史新高。

  上周三,借IMF售金和澳洲央行升息打击美元的东风,现货金在欧洲早盘就涨至1090美元/盎司上方,一度摸高至1095美元/盎司,直逼1100美元关口。全天收于1092.2美元/盎司,刷新10月14日以来1072美元/盎司的纪录。截至昨日北京时间14点,现货金价仍位于1090美元/盎司之上。“黄金牛市已经持续了8年多,眼下"长牛格局"依然未变。”广东粤宝首席黄金分析师朱志刚表示,从中国今年猛然增持黄金400吨跻身千吨黄金大国,其它各国也纷纷配置黄金就能看出,全球都将面临防通胀的巨大压力,而黄金肯定是最好的抗通胀商品。“在古巴比伦时代,一盎司黄金可以购买350条面包。而今天,一盎司黄金仍然可以买到350条左右的面包。在这几千年里,黄金的购买力,保持了让人惊奇的恒定。”朱志刚说。

  高赛尔黄金研究中心研究报告也指出,回顾历史来看,在全球经济健康发展的阶段,金价不会有突出的表现。从1980年到2000年的这20年间,金价没有任何突出的表现。而到2005年开始,美国通胀率进入上行通道,2008年上半年通胀爆发,国际金价随之一举突破了1000美元大关。

  报告还表示,在2008年全球股指遭受重挫的同时,黄金再次显露了其对冲风险的特性,当其他商品价格大跌时,金价仍然十分稳健。因此,对于一个理性的投资者来说,黄金作为对抗通胀以及规避风险的投资产品,也成为了资产组合中的必备资产。

  他们这样应对通胀

  私营老板 成本上涨压缩利润


  自去年以来,成本上涨超过50%,珠三角私营企业家关先生闷闷不乐地表示,过去一件产品卖出能挣300元,现在压缩至50元。他满腹牢骚地看着地面抽烟,“我不想谈物价。如果情况不能很快改变,我就要跟税务局抗议税收太高了。”

  通胀压力关先生已经不是第一次经历了,1988年中国CPI曾经从单位数增长到20%以上,当时20岁刚出头的关先生觉得市面上什么都在涨,家里人心惶惶的,他的妈妈还跑去抢酱油,怕以后贵了买不起。

  都市白领尽可能减少负债

  白领蔡小姐最近被买豆腐的事烦死了,今年初新出锅的豆腐还是1元一块,到了春夏之交就成为了1.2元一块;而到了秋季,已经是每块1.5元,而到了年底呢?1.8元啦。“价格就这么开始普遍地、全面地、没有死角地、大规模地涨上去了吧。”蔡小姐表示,现在豆腐涨,啤酒涨,猪肉涨,粮食涨,成品油涨,住房价格涨,水电也要涨,也就是说,衣食住行全面涨价。“再怎么涨,咱每天也得居家过日子啊,对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价格也是很关注的,连我最喜欢吃的豆腐也涨了八成,还让不让人活了?”

  蔡小姐连夜整理出一套对抗通胀的方案,首先要保持必要的现金储备,因为这无异于为家庭储备了过冬粮草。其次,在对未来预期不确定时,最好要尽可能减少不必要开支,譬如刷卡要遏制冲动消费,推迟一些大额奢侈消费等。另外,还要清点一下自己的资产和负债,在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减少不必要的负债,不要做负担过重的房奴、卡奴,谨慎参与保证金交易等。当然更要注意,钱放在手里是会贬值的,保值才是最大的理财。

  结论

  结构型通胀是通胀预期主因

  江海证券研发部总经理李桓日前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对我国本次通胀预期的成因进行了分析。报告中表示,今年我国的经济目标是保八增长,尽管当前的经济总量要比前几年要大,但GDP增速要较之前的11%-12%的增速水平低很多,而今年的信贷投放却是天量,增速大大超过以前。货币的投放和信用扩张形成的需求在短期内能够刺激经济的增长,但最终将表现在物价上,如果货币的供给超过了经济体的实际需求,通胀早晚会出现。所以明年高通胀的几率很大,并且这很可能是一种结构型通胀。

  我们注意到以前的两个物价周期中货币资金是外需和内需的循环,而现在,外汇占款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比例都比较小,我国的出口增长位于历史的低谷,受制于海外经济复苏的缓慢,短期内出口有大幅起色的可能性很小,外需导向的制造业领域吸引资金的能力有限。由于我国的制造业主要是外向型经济,出口萎缩导致产能的严重过剩,从而制造业投资受到抑制,资金的吸收与循环流动只能主要集中在内需领域。

  金融危机以来我国政府加大了中西部的资金投放,这将拉升中西部地区的收入,从而使得社会的资金分布相对均匀,造成整个社会购买力的上升,而天量的信贷资金集中在内需领域,短时间内可能形成购买力的迅速爆发,这从年初以来房地产、汽车的消费增长和股市的快速上涨可以表现出来。

  以内需为主供给存在瓶颈的行业将表现得最为明显,首先是房地产、股市等市场出清比较快的行业,吸引资金量大,对信贷政策特别地敏感,在实体经济领域,生活资料中供给存在瓶颈的会较早地快速上涨。

  但这一轮形成的通胀体现在CPI上初期应该比前两轮要弱,前两轮是投资品带动生活必需品上涨,投资消费共同推动CPI,更多的是输入型或者成本推动型通胀,这一轮是货币投放造成的需求提升拉动生活资料上涨,是自下而上的,制造业产能过剩,在产能利用率得到有效提升之前不会形成产成品价格的上涨。

  但是一旦产能利用率提高到一定程度,由于上游资源竞争结构优于国内制造业,议价能力强,基础原材料就会快速上涨,但是一旦内需带动制造业开工率上升,引发基础原材料的更大的价格上涨,将会压缩制造业的利润,加上通胀预期将引发资金从制造业撤离,投入资产领域,形成资产领域的供求失衡,加速通胀催生资产泡沫,所以本次通胀初期是结构型通胀的局面、中后期会演变成全面通胀。

  链接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历次通胀

  1980年通货膨胀发生在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工作重心刚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这段时期,宏观上经济增长速度迅猛、投资规模猛增、财政支出加大导致出现较严重财政赤字、盲目扩大进口导致外贸赤字,外汇储备迅速接近于零。1979年、1980年物价出现了明显上涨,其中1980年通胀达到6%。后来我国经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通货膨胀得到抑制,表现为国务院在1980年12月发出了《关于严格控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行治理。1984-1985年

  通货膨胀体现为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导致成本推动,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热现象,通货膨胀加剧。为了抑制高通胀,当时采取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查,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一系列措施。表现为从1984年11月到1985年10月国务院发布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

  1987-1989年

  通货膨胀是由于1984-1985年中央采取的紧缩政策在尚未完全见到成效的情况下,1986年又开始全面松动,导致需求量的严重膨胀。此期间,1988年的零售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以来上涨的最高纪录。物价的上涨和抢购风潮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突如其来的冲击面前,中央迅即做出反应,召开会议整顿经济秩序。于是1989年11月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治理整顿和深化改革的决定》,提出用3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基本完成治理整顿任务,使用大力度的调整措施。

  1993-1996年

  通货膨胀表现为邓小平南巡讲话后,中国经济进入高速增长的快车道,起因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扩张过猛与金融持续的混乱。有人形象地总结为“四热”(房地产热、开发区热、集资热、股票热)、“四高”(高投资膨胀、高工业增长、高货币发行和信贷投放、高物价上涨)、“四紧”(交通运输紧张、能源紧张、重要原材料紧张、资金紧张)和“一乱”(经济秩序特别是金融秩序混乱)。此次通胀的治理以1993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当前经济情况和加强宏观调控的意见》提出16条措施为起点,经过3年的治理,到1996年我国实现经济的“软着陆”。2003-2004年/2007-2008年上半年

  从2001年以我国来的数据看,我国的通胀需要两年的财富积累,才能爆发一次,导致CPI的上升。2002-2003年和2005-2006年就是一个积累的时期,低收入群体的积累带来的是基本消费的提高,表现在饮食结构、旅游、购物、汽车消费等领域,由于我国分配制度上的不合理造成大量财富向少数人集中,这些人财富积累的速度是惊人的,同时国内缺乏有效的投资渠道,这部分财富大部分转化成投资性的购房需求和股票投资需求(也包括向境外转移资产),从而推动房价尤其是东部财富集中地区房价的持续上升。伴随着信贷的扩张,产能迅速扩大,制造业出口、房地产投资和汽车消费增长强劲,通过投资,制造业的出口和房地产、汽车的消费吸收了大量资金,形成了外需和内需的循环,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结果造成投资品价格的持续上升,最后推动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形成全面的通胀。

  中国历年通货膨胀率

  年份 通胀率(% ) 年份 通胀率(% )

  1980 6.0 1995 17.1

  1981 2.4 1996 8.3

  1982 1.9 1997 2.8

  1983 1.5 1998 -0.8

  1984 2.8 1999 -1.4

  1985 9.3 2000 0.4

  1986 6.5 2001 0.7

  1987 7.3 2002 -0.8

  1988 18.8 2003 1.2

  1989 18.0 2004 3.9

  1990 3.1 2005 1.8

  1991 3.4 2006 1.5

  1992 6.4 2007 4.8

  1993 14.7 2008 5.9

  1994 24.1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局
责任编辑:廖翊珺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