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央行对黄金的态度转变,一方面是为了对冲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强化本国货币的需要。
本周二,国际金价大幅上涨逼近1100美元,表现强于原油和金属等大宗商品以及欧元、英镑等非美货币。值得注意的是,在金价突破1080美元再创历史新高的过程中,美元汇率并未出现明显的下滑,这与9月初金价突破1000美元关口时的情景类似。而且,不仅是以美元计价的黄金价格连续上涨,以其他主要货币计价的黄金价格也在同步上涨,即黄金兑主要货币纷纷走高。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印度央行售金无疑是刺激金价再创新高的直接动力。据悉,IMF计划内的售金总数是403.3吨,此次向印度央行出售的黄金占其整个售金计划的近50%。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央行购买这批黄金的平均价格竟高达1045美元/盎司,远远高于IMF最初预期的850美元。印度央行的购金行为再次说明,目前各主要央行对于黄金的态度正悄然改变。
上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黄金曾经一度淡出人们的视线,若不是2008年爆发金融危机,我们可能不会再次重新审视黄金在国际货币舞台中扮演的角色。在后金融危机时期,全球央行惜售黄金的心理明显在增加,曾经的主要售金国,如法国、瑞士等都已经停止售金,而一些黄金储备量较少的国家,如中国和印度等,则开始在国际黄金市场上积极买入。第二份央行售金协议下出售的黄金总量已经较第一份大幅减少,而今年9月初签订的第三份央行售金协议又进一步降低了未来5年全球主要央行的售金上限。
央行对黄金的态度转变,一方面是为了对冲金融风险,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强化本国货币的需要。金融危机的爆发已经充分暴露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弊端,美国政府有关美元的任何政策都会影响到其他国家的切身利益,以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现状应该得到改变。美元从根本上说仅是建立在美国主权信用之上的一种符号,包括我们现在正在使用的其他信用货币,如欧元、英镑等,都是建立在主权信用之上的符号,而只有黄金不同,因为它不受制于任何政府机构的信用委托。在某种程度上,一国货币在国际舞台中所能扮演的角色,也是与该国央行的黄金储备密切相关的。因此,尽管现在全球经济的发展已经使得回归金本位不再现实,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黄金都难以退出国际货币的舞台,这也为金价维持强势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