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套:2008年5月,往年的五一长假我们一家都会出门玩上几天的,今年因为公公在苏北泰兴市的某个镇上和人合资开发了个苗木的种植基地,公公全权负责前期的运作,忙的已经几个月不着家了,婆婆有点挂念,所以我们一起去了那个小镇。这里先要介绍一下我公公婆婆的光荣历史了。公婆在她们的镇上还是小有名气的,这是源于公婆家里种着的一百多亩的地。
公公最早是裁缝出生,跟着婆婆的父亲走街窜巷,后来入赘到婆婆家。公公因为身体比较单薄,田间地头的重活基本都是婆婆一人承担的。老公两岁时爷爷去世了,迫于生计,公公远赴外乡赚钱养家。生活倒也过得去,后来公公的身体越发不好了,所以放弃了裁缝生涯。这以后养猪,养鸟,养兔,公公做过很多尝试,但都以失败告终。几经波折后终于转到了种植业,这时分田到户有几年了,人们已经不象刚开始时的那样宝贝土地,有一些荒滩地头没有人要,公婆就拿来种上些果树,后来开垦的多了就形成了规模。那时刚开始实行什么种植业结构调整,镇里也比较重视,光奖状就拿了一大堆。所以公婆干劲十足,葡萄,橘子,大棚蔬菜加起来不下八十亩。家里人手不够还雇了工人,公婆忙的根本顾不上我们。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几年,后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这边的房地产业发展迅速,道路交通也节节跟进,苗木绿化需求量大大增加。公公看好这一点,毅然砍掉了五十亩的葡萄园,种上了苗木。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很多年青人已经不愿再种地了,所以空出来地也多,公公的苗圃也越来越大,高峰时达到近两百亩,后来因为修路,修公园等政府的折迁工程,征掉了一部分,现在还有将近一百四十亩。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土地越来越金贵,公公的发展受到了限制,所以不得不把眼光放到那些经济相对落后,还没有发展起来的地区。说来也巧,苏北的那个镇子为谋求发展派人四处招商,正好有朋友介绍一拍即合。公公揣着雄心壮志上路了,婆婆不能一起去,家里的地也不能没人管理,我和老公帮不上忙,不说平时要工作,即使有空也不知道怎么帮,再说公公比较独裁,家里的事一般不让我们插手,所以我们也乐得清闲。
公公的种植基地已初具规模(股份制的),现在已经开发了两百多亩。小镇的环境很好,因为工厂很少,空气也好,真正的蓝天白云啊。我一下子喜欢上了它。午饭后,合伙人之一的小钟要带我们一家去镇上逛逛,小钟是在镇政府里做事的,负责一些基础和道路的建设。他告诉我们现在有一个正在建的项目,是苏州一个房产商来开发的商铺,就在镇中学的对面,反正无事就一路去了,镇子不小,但人不多,在镇政府的西边100米处就是中学,对面一字排开20个门面,已经造好了第一层,小钟说这个商铺一共三层4×16米,64平米一层,总共192平米,1040元/平米(包两证)。我们买的话可以1000元/平米,但这边的房子不能贷款,如果要买,签合同时要先付10万,余款在交房时付清。我当时心动但没有行动(现在资金紧缺啊),回家后把这事告诉了我爸和二堂哥,没成想二堂哥很有兴趣,所以在一星期后的周日我们又一次来到了小镇,一番讨论后得出结论,可以买来投资,但近几年不可能有回报,买不买回去商量一下再作决定。二堂哥回家后四处筹款,想来是准备买的,问到大堂哥家时(大堂哥是个很精明的人),大堂哥立即有了兴趣,和堂嫂商量一番后决定入伙,钱两家各拿一半,房子一人一半。二堂哥欣然接受,只等交钱签合同了(当然是要在我们也买的情况下)。我这边日子就不好过了,一个是我对这个房子的信心不足,第二个我从哪里去筹那么多的钱。因为那个小户做了贷款,老公的公积金能领出来,有3万多,之前有个定期到期了有两万,我手边总共就5万块,还差5万呢。我是辗转反侧,吃不好睡不香。最终还是打电话向我爸求助,我爸还是很了解我的心思的,和我说投资都有风险的,这个房子虽然这几年不可能有回报但还是有投资的前景的,毕竟便宜,几乎就是成本价了,再有缺钱不是问题,老爸会帮你搞定的。老爸的话让我有了点信心,但一想到还有贷款在身就又举棋不定了。只能再和老公商量,其实老公一直都是很想买的,只是把决定权给了我。我愁啊!!我愁死了。
这时的一个电话提醒了我,是那边镇上租房的房客打来了,又是有东西不能用让老公去解决了。这套房本来我是不打算出租的,但人家都说久不住人的房子不好,而且那段时间手头比较紧张,想着反正也不会再回去住了,租就租了吧,只是要找个比较好的房客,便宜一点也没关系。挂上网没多久,有一对台湾夫妇打来电话求租,说是就住一家四口。想着不错就租了,没成想从此就麻烦不断,不是灯坏了,就是管道堵了,电话一打来,不管多晚老公就得开车来回60公里去修。我心里还奇怪我们住的时候怎么就没有那么多的问题。这次的电话说是下水道堵了,不能洗衣服,一脱水水就往外冒。烦死了,不如卖了。对,卖了就什么问题都解决了。和老公一讲,他很是不舍,想想也是,这是我们的第一套房,倾注了我们那么多的心血,但是没有其它更好的办法了。一狠心,上网挂房。
那边房子待售,我也安下了心,现在首要的问题是筹那另外的5万。后来老爸给了我3万,又向平时关系比较好的三姑夫借了2万(我保证了在三个月里还他),总算是凑足了首付。这次买房我是征求了公婆的意见的,本来是想着,我们不可能经常跑来看房子的,公公在这边有什么事可以照应一下,本来就没打算跟公婆要钱的。现在即然决定要买了,总归要让他们知道一下吧,没成想老公电话过去话还没讲完,公公就冒出一句,我没有钱。我没有多想,只是觉得公婆毕竟是公婆,肯定比不上自己爸妈好的。可能大多数媳妇都有这种想法吧。
又一个周日,我们带上首付再一次来到小镇。这次同行的有大堂哥夫妇,二堂哥和三姑夫,三姑夫家的房子要折迁了,有余钱也想在这边买一套投资。大堂哥夫妇看房后还是比较满意的,毫不犹豫的签好合同交了钱,三姑夫也是跃跃欲试,只等回家商量后作决定了,只有我签了合同交了钱,心里却还是有点惴惴不安的。房子的交期是08年的7月30号,看来我的筹钱计划要加快步伐了。
房子挂出去有一个月了,问的人不多,周末时我和老公特地去了一趟,在镇上的各个中介转了一圈,一个是想多一条卖房的渠道,再一个也是想看看当时镇上的房价情况。房价不低,在2500左右,但我不敢要那么高,因为中介的人介绍说,现在买房的大部份是外来人员,价格高的根本没人看,我的房子太大了,即使比别人卖的便宜,总价也会高出人家好多的。我左右为难啊。最后和老公商量下来,挂了36万,以后的几个星期看房的人是一拨又一拨,但真正要买的人却没有。6月初,有人打电话给老公,说是在网上看的这套房,要来看一下,我其实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了,看就看吧,周日,我们领他去了,我没有上去,老公领他看了很久,还看了车库。回来后老公说这个看来有希望,他问的很详细,而且咨询了全套的二手房交易流程,看来是蛮有诚意的。果不其然,在他又来看过两次房后,决定成交了,可是价格却一压再压,老公比较强硬,在价格上不肯让太多,对方可能觉得我比较好说话,从此一天几个电话的打给我,找各种理由砍价,到后来简直都不敢接他的电话,可是房子是一定要卖的呀,最后签合同的价格是34万,税费各自承担自己的那部分。我们的交易没有通过中介,而省下的中介费一度成了他砍价的法码,总之这次卖房除了价格不很令人满意外,过程还算是比较顺利的,在拿到卖房的5万定金后,我第一时间还掉了三姑夫家的两万元,老公还特地买了条烟一起带去,从借到还不超过两个月,很庆幸自己没有食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