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十大误区之二:投资只看收益率,“刚性指标”会迷眼
文/本刊记者 尹娟
误区:选择投资产品时,把收益率作为了唯一的“刚性指标”,只选预期收益率高的产品,根本不在意产品的风险几何,也不管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究竟有没有可能实现。
“这款产品的收益率如何?”在选择投资理财产品时,这是绝大部分投资者必问的一个问题,很多时候这也是他们最为重视的一个问题。
尽管这几年来随着理财产品的不断发展,过去一些机构以“预期收益率”吸引投资者眼球的做法,已经成为了明令禁止的行为。但是很多投资者在选择产品时,仍然习惯于把“收益率”当作了选择投资产品时的唯一标准,投资只看收益率,由此带来的理财不当也不在少数。
去年7月,曾先生就购买了一款挂钩型的理财产品。“当时看重这款产品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它的最高预期收益率可以达到8%左右。”曾先生觉得,在股市低迷的环境中有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能够达到8%,已经是让人满意的收益率了。
然而让曾先生不解的是,产品运行了不足5个月的时间,就由于挂钩股票跌破了预先设置的最低价格,产品自动终止。除了没能获得预期的8%的收益外,曾先生的本金也亏损了10%。
曾先生这才想起仔细研究自己的产品说明书,原来预期8%的收益率只是在最理想的情况下才可实现的最高收益,由于曾先生投资的时期正值金融危机加剧,挂钩股票跌破了产品设置的最低价格,也就触发了产品自动终止的条款。由于是一款部分保本产品,最终曾先生获得了90%的本金。
收益率的实现有“条件”
事实上,如何看待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已经不算是个新鲜的问题了。预期收益率的依据,是理财产品设计部门在相关数据的预期和趋势判断的基础上做出的一种“预测”,最高预期收益率也仅在最理想情况下才能够实现。当趋势判断错误,或是预期未实现时,投资者实际获得的收益就可能远远低于理想的水平。因此,就和它的名字一样,预期收益率是一种“预期”,未必是它实际可以获得的收益。
当然,对于不同结构和不同投向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实现的机率也存在着很多的差异。相对来说,一些标的为货币市场或是融资计划的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可能并不起眼,但实现的几率比较大。挂钩型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通过结构化的设计,可以帮助投资者下跌的市场中也能实现“保本”或是“局部保本”,但是它的收益与一定的挂钩前提条件相关,只有市场的走势与前提条件的设定密切贴合,投资者才有可能获得理想的收益。反之,如果市场的走势背离了前提条件,预期收益率往往就难以实现。
而对于基金、FOF等产品来说,它们的收益直接取决于市场的走势,如果要对它们的收益进行预测,那可能只有“天知道”了。
别被“平均年化收益率”迷眼
值得一提的是,在对收益率的误读中,也有一种现象越来越典型,那就是使用“平均年化收益率”来代替对产品的收益预期。
比如在我们所接触到的不少银行理财师中,非常乐意向客户推荐开放式基金产品作为理财的工具。这是因为不同的开放式基金往往可以满足到不同投资者的不同需求——积极型投资可选择股票型基金、稳健型投资可选择灵活配置基金、保守型投资可选择债券型基金等等,对于不同基金的收益预期,理财师们往往会给出一个“平均年化收益率”的数据。
很多人以为,“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就是对基金的收益预期,比如股票型基金的长期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为8%左右,一些投资者就误读为投资股票型基金每年能够获得8%的收益。这样的理解显然是有失偏颇的。股票型基金的收益率数据是依据基金多年来的投资表现,以年化的方式符合计算出来的复合数据,来自于历史表现和统计规律。在一个较长的投资期限内,股票型基金的表现往往能够比较贴合这一数据,但在较短的投资期限内,往往会与长期年化平均数据有很大的偏离,比如在牛市中,股票型基金一年内甚至可以出现100%以上的收益,而在熊市中,它也可能出现50%以上的亏损。虽然我国的开放式基金发展的历史并不长,但过去几年的发展足迹也印证了这一点。因此,对于这样的“长期年化平均收益率”我们也应当用全面、审视的眼光来看待,切勿把这些数据当作短期收益率数据的替代品,特别是设计到短期的理财目标规划时,使用这些投资工具时更需要谨慎再谨慎。
|
|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