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滨 7日起,国内各大银行总行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停止向用户征收个人存折、借记卡的密码挂失费。事实上,早在本月1日,央行、银监会和发改委已规定免除银行个人储户的密码修改费和重置费。此次银行自行开展的“二次叫停”,被外界认为是试图避免“变相收费”的批评。
不过,银行收费多、收费乱的传统可谓连绵不绝又霸气十足。在今年三部委联手叫停银行34项收费之前,银监会在2010年、2008年均开展过清理违规收费的专项行动。但这些几乎年年开展的收费整顿,其结果却是换个“马甲”重出江湖的收费项目层出不穷。
2003年出台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暂行办法》,明确银行收费项目仅300多种,而到了2010年,正式的《商业银行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中,列出的收费项目已多达3000种,7年间增长了10倍。
多年来民意的反对、管理部门的整顿,为何仍抑制不住银行乱收费的冲动呢?
众所周知,银行传统的盈利来源,是吸收存款与放出贷款之间的利差,但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调整收入结构、开拓新业务领域、加大中间业务收入,成为各家银行新的发力方向。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一些银行的理解中,加大中间业务收入,不是加强研发力度,开拓新的金融产品和投资服务;而是巧立名目、变相收取若干本没有理由收取的服务费。事实上,一些银行“不打招呼”、“不讲道理”的收费,早已被舆论形容为“切香肠”:客户存款就像一段香肠,银行每隔一段时间就能找到理由,在客户浑然不觉间“切取薄薄的一片”。
而造成银行热衷“切香肠”的原因,除了银行自身的逐利本性,更多的则是市民法律意识的薄弱以及部门监管的缺位。从法律意义上说,不少银行的收费项目都属于“霸王条款”,如果诉诸法律,客户往往是稳操胜券的。但大多数客户虽然感觉不合理,却认为不值得为5元、10元的收费诉诸法律,从而纵容了银行的乱收费冲动。
另外,针对银行的乱收费,管理部门的监管则显得软弱滞后。不仅将收费项目的确立和整顿,由银行自主确定、自行清理,而且对收费项目是否合理的认定,也至今未作出明确规定。
要杜绝银行收费项目多如牛毛,并且“按下葫芦起来瓢”的怪象,银行业不妨借鉴如今房地产业执行的“一房一价”,先从法律法规上明确银行的收费行为,对于涉及公用事业的收费项目,进行必要的听证程序;同时将每项收费的明细,在银行营业大厅以及官方网站的显要位置进行公示,接受市民的监督。只有让银行收费做到公开、公正,客户才能有章可查,切实维护自己的权益,避免稀里糊涂地掉进乱收费的陷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