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十月通胀压力回升且人们对美国经济二次探底的担忧消退以来,决策层就一直致力于给经济降温以抑制通胀上行。采取了包括:数量紧缩的货币政策、加息、供给面行政性措施以及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等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应对通胀。六个月过去了,已有明显迹象表明这些措施开始见效:尽管消费物价指数 (CPI) 仍在上升,但食品价格的增速已低于预期。M2 货币供应增速已连续三个月下降,二月份同比增长 15.7%(今年全年目标为 16%)。此外,自去年十二月以来汇丰中国制造业 PMI 指数也在回落(三月份开始企稳),意味着信贷紧缩已开始对前期有过快倾向的总需求有所遏制。
尽管政策初步显现成效,我们认为目前还未到决策层停止紧缩政策之时。由于地方政府对贷款仍有巨大需求,任何对于紧缩政策的过早放松都可能导致信贷迅速反弹,从而导致通胀压力重新回升。此外,对政策过度紧缩可能造成增长超调的担忧并无依据,因为目前的信贷增长速度仍足以支持 9% 的 GDP 增速。
我们认为中国的决策者深谙这一点;预计未来几个月仍将主要通过以下组合措施继续维持紧缩政策力度:将存款准备金率继续上调 100 个基点并加息 25 个基点(4 月6 日如预期加息25 个基点)、实施月度贷款限额、向农业和炼油加工企业提供财政补贴、动用国家粮食储备以及限制房产购买。预期这些降温措施能够在 2011 年下半年有效降低通胀压力而不影响经济增长。我们维持 2011年 CPI 3.9% 及 GDP 增长约 9% 的预期不变。(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 屈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