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保险频道-提供产品和全面资讯的保险门户 > 保险公司

中国人保“十一五”发展纪实

来源:搜狐理财
2011年03月03日12:00

  人保财险

  走科学发展之路 做人民满意的保险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十一五”发展纪实

  成立于1949年10月20日,与共和国同生共长的中国人保,已经走过了六十多年的光辉历程。2003年11月,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人保财险”)率金融业改革之先,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上市,成为我国金融行业海外上市第一股。作为中国内地乃至亚洲最大的非寿险公司,中国人保财险领军行业、彰显价值,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十一五”时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是中国保险业改革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也是中国人保财险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的极不平凡的五年。

  辉煌跨越十一五:亚洲最佳非寿险公司

  “十一五”期间,中国人保财险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积极应对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保费收入快速增长,经营业绩保持稳健,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截至2010年底,中国人保财险保费收入达到1539亿元,在全球可比上市非寿险公司中排名攀升至第八位,稳居中国非寿险市场主导地位。该公司的车险保费收入突破1000亿元,成为国内非寿险企业首个年保费收入超千亿的单一险种;江苏、广东、河北分公司年度保费收入突破100亿元,成为中国非寿险业省级分公司首批百亿军团。据统计,中国人保财险“十一五”保费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8.71%,比“十五”期间年均增速提高了11.43个百分点,2010年保费收入为2005年底的2.34倍;“十一五”累计实现净利润为“十五”期间净利润的3倍以上;2010年底公司总资产较2005年底实现翻番;股本回报率超过20%,位居国际同业前列。人保财险良好的经营业绩和持续向好的发展前景得到资本市场普遍认可,2010年,该公司股价持续上扬,以60.9%的涨幅荣登H股金融板块涨幅榜首位。公司荣获“亚洲最佳非寿险公司”称号,并保持国际著名咨询企业穆迪公司对中国金融企业最高信用评级A1级。

  服务大局十一五:勇担责任促和谐

  “十一五”期间,作为国有保险骨干企业,中国人保财险始终秉承“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企业宗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不断扩大保险的覆盖面和渗透度,主动引领行业服务民生,保障发展。据统计,五年来,人保财险累计承担保险风险责任金额344.07万亿元,约为同期我国GDP的2倍多;处理各类赔案7368万件,日均处理赔案4万多件;支付赔款2965亿元,有力支持了人民群众恢复生产生活,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五年来,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保险合作伙伴、2010年上海世博会保险合作伙伴、2010年广州亚运会保险合作伙伴,人保财险以专业化、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为历次盛会的成功举办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险保障,受到党中央、国务院隆重表彰和组委会高度评价。五年来,人保财险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深入农村,服务“三农”,在26个省(区)牵头中央财政补贴保费试点,累计承保农作物及森林13.98亿亩,承保生猪(含能繁母猪)1.83亿头次,奶牛286.56万头次,承担种养两业风险责任金额6158.11亿元;在福建、浙江等省开展农房责任保险,累计承保12956万户,承担风险责任金额13871亿元;在山东、河北等省开展社会治安综合保险,累计承保1465.4万户,承担风险责任金额1672.8亿元;试点农民工小额保险,覆盖国内最重要农民工输出地和输入地,为120万农民工提供了小额保险保障。五年来,人保财险积极发挥保险的社会管理功能,加强与各大部委和各级政府合作,推出了安全生产责任险、自然灾害公众责任险、火灾公众责任险、校园方责任险等、社保补充医疗保险、旅行社责任险等一系列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险种,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五年来,人保财险积极服务国家重点工程和重要项目建设,独家承保或主承保了南水北调、三峡大坝、港珠澳大桥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有力支持了国家重点工程和能源、航空航天事业发展。五年来,面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南方雨雪冰冻、南方大范围暴雨、西南干旱、东北洪灾、东南沿海台风等一系列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人保财险勇担社会责任,迅速展开抗险救灾,及时进行查勘理赔,充分发挥了保险的经济补偿功能,为受灾群众尽快恢复生产生活提供了有力支持,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公民形象。

  改革转型十一五:努力建设全球领先的保险公司

  “十一五”以来,中国人保财险着眼于建设全球领先的非寿险公司,坚持“效益为先、机制完善、技能支持、组织有力”,按照“短期有效、长期有利”的工作原则,外强服务,内强素质,完善经营机制,深化管理改革,公司管理模式日臻完善,发展基础更加坚实。五年来,人保财险认真理清发展思路,确立“做人民满意的保险公司”共同愿景,制定公司新时期发展战略,明确了新时期发展战略推进路径。五年来,人保财险深化运营变革,加快构建以作业标准化为基础的集中化运营模式,大力推进集约化管理,实现了以承保、理赔、财务、IT和95518为主的“五大集中”建设,内部运行管理机制更加优化,运营效率不断提高;强化IT技术应用,创新管理工具,以先进的管理手段推动管理升级。五年来,人保财险积极重构客户界面,构建多元化销售体系,加强服务标准化建设,服务效率和质量不断提升。五年来,人保财险充分发挥行业主渠道作用,全面推行车险见费出单和无现金收付,开展“内部评价与改进项目”,带头规范经营,自觉维护行业的社会形象和整体利益,不断引导行业走健康发展之路。中国人保财险先后被《欧洲货币》杂志评为“最受信赖保险公司”,在行业首获“中国客户关怀标杆企业”称号;公司的95518客户服务中心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最佳呼叫中心”;2010年,被新华社等9家主流媒体联合评选为“转型•2010年中国经济十大领军企业”。

  深化转型十二五:做人民满意的保险公司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深刻转型的大背景,实现从要素驱动的粗放发展模式向由创新和价值驱动的集约发展模式的转型,既是保险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中国非寿险市场的龙头企业,中国人保财险积极顺应转型趋势,以“十一五”取得的成绩为新的动力,以“做人民满意的保险公司”为共同愿景,勾画出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蓝图,即以“四个一流”为标准,以四化建设为路径,以组织能力持续提升为驱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构建以价值增长为目标的发展模式,以成本管控为手段的盈利模式,以集约化经营为方向的管理模式,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以市场为导向的竞争模式,力争进入全球可比非寿险公司前5名,股本回报率位居国际同业前列,确立在亚洲非寿险市场的引领地位,把公司建设成为一家现代化商业保险公司。

  实现“十二五”新的目标,关键在“建平台、抓整合”。正如中国人保财险总裁王银成所说:“后台集中管控、前端专业经营模式是当前金融行业发展大趋势,保险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平台与平台的竞争。”为此, 2011年人保财险确立了“以深化转型为主线,突出效益与合规两大导向,建平台、抓整合、强服务、促转型”的发展思路,全力深化改革,推动发展转型。概括地讲就是“4+5”。所谓的“4”是指“四大工程”,即推进信息技术全国大集中,支撑集约化的运营管理平台建设;实施理赔垂直管理,达到管控独立、成本真实、队伍专业、服务领先,不断提高理赔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建设集中高效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加强成本管控,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推进内部控制评价与改进项目,完善公司内控合规体系,打造集约化经营管理平台和推进系统性资源的整合,为深化改革转型奠定坚实基础。所谓的“5”是指“五个项目”,即持续优化客户界面,建立精准高效的服务与销售体系,不断提高服务客户的能力;总结拓展城乡区域市场的经验,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全面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推广运用赔付率R系统等先进的定价工具,以价格杠杆引导客户管理和降低自身风险,更好地发挥风险管理和保险保障功能;加强出单管理中心建设,在规范出单行为的同时,为客户提供更加便捷、优质的服务;深化人力资源改革,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激发组织活力,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为服务客户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2011年人保财险基于“服务年”主题推进的各项服务举措,是经营理念由内向思维向外向思维转变,经营管理模式由业务驱动向客户驱动转变的一次完美诠释。

  历史蕴含价值,光荣成就未来。“十二五”新的航程即将起锚,转型发展的序幕已经拉开,人保财险这艘巨轮承载着光荣与梦想,乘风破浪,勇往直前,正在努力续写公司发展改革新的辉煌!

  中国人保:“十一五”期间农险保费增长16倍

  2011年2月22日,中国人保集团在北京召开了2011年农村保险暨业务协作工作会议,这是中国人保连续第五年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农村保险工作。近年来,中国人保高度重视发展农村保险,“十一五”期间农业保险保费规模增长16倍,开创了农业保险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黄金五年”。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5年,农业保险业务规模和覆盖面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了重大进展。

  据统计,“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从2006年的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35.68亿元,增长了近16倍。五年来,保险业共为农业生产提供保险保障11279亿元,我国农作物承保面积从2006年的0.6亿亩增加到2010年的11.6亿亩,增长了18倍。五年来,累计承保农作物29亿亩,承保生猪及能繁母猪2亿头,承保森林7.6亿亩。农业保险的全面开展,使农村、农民的防灾、抗灾能力显著增强,农业生产、农村发展在农业保险的护航下稳健发展。

  中国人保作为与新中国同生共长的国有保险企业,始终将发展农业保险作为公司的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投入大量的资源,采取一系列举措,全力推进农业保险又好又快发展。

  防范与保障农业风险

  蔡於环是海南农垦的一名胶工,据他讲:忙碌与辛苦算不了什么,对于胶工来说,他们担心的是不忙碌,而是台风。至今他还对“达维”台风“刻骨铭心”。

  据了解,2005年,一场几十年一遇的“达维”台风横扫海南岛,使海南农垦的橡胶树损失金额达到22亿元人民币,已开割橡胶树受害率达50.9%,报废橡胶树总数达1457.2万株;受灾当年橡胶减产达1/3,直到2008年,海南农垦橡胶产量仍未恢复到“达维”风灾前的生产水平。

  但从2009年7月开始,蔡於环的收入比以往都更有保障, 2009年6月30日,中国人保与海南农垦总公司签署保险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中国人保将为覆盖分布于海南全省的海胶集团系统30个基地分公司的共约300万亩,6479万株橡胶树提供风灾风险保障(含已开割5422.2万株,未开割1057.4万株),总保险金额达45.89亿元,胶工们拥有了抵御台风灾害的“武器”。

  据统计,截止2010年底,中国人保开办的农业保险品种达到47个,业务范围基本覆盖了所有省(区、市),“十一五”期间累计承保农作物超过10亿亩,承保森林面积7.6亿亩,承保生猪及能繁母猪1.88亿头,其中承保能繁母猪1.15亿头,占行业承保能繁母猪总头数的85%以上,承担种、养两业风险责任7752亿元,财政资金使用效果放大超过40倍,极大地实现了“四两拨千斤”的财政资金放大效应。

  2010年4月30日,在广西田东县林逢镇受灾较严重的和同村,廖玉荣领到了中国人保发放的甘蔗旱灾赔款,他动情地说:“保险的同志辛苦了!谢谢了!我们农民很满意。党和政府没有忘记我们,人民保险向我们伸出了扶助之手,为我们提供了充足的保险保障。我们蔗农群众再也不害怕自然灾害了。”

  2009年8月20日,在朝阳市龙城区杠头沟村,受灾农民从中国人保员工手中接过了一笔笔旱灾理赔款,2009年7-9月,辽宁省全境发生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的伏旱,其中朝阳、葫芦岛、沈阳、鞍山、营口、阜新损失严重。在辽宁各地经过人保财险2万余人次的查勘定损,第一时间对受灾农户进行了赔付,为灾区群众尽快恢复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

  “十一五”期间,中国人保共支付农业保险直接赔款141.97亿元。在2008年初南方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009年台风“莫拉克”、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区旱灾等灾害发生后,公司及时启动农业保险重大灾害理赔应急预案,集中资源组织人力、物力投入相关工作,做到应赔尽赔、决不拖赔。特别是2009年,公司支付东北和内蒙古等地区旱灾赔款超过5亿元,其中,仅辽宁朝阳地区就支付旱灾赔款2亿元,使农民及时获得了相对充足的再生产启动资金,防范农业生产中断的风险,充分发挥了经济补偿功能,促进了农业再生产能力的恢复,有效保护了农村生产力。

  “一分钱能办成啥事?” 磁县贾壁乡后天壕村范田付家中125公斤小麦,35公斤玉米被盗,经当地派出所和保险公司现场查看后,很快便领到了244.7元的保险赔款。“参加治安保险,出了事还真管用!俺家每人一天交一分钱,一年下来也就是少买一包烟,换来的是千元的保障,以后我们在地里干活心里也踏实了。”

  治安保险是中国人保与政法部门共同探索的基层治安防范和财产损失补偿相结合的新机制,本着“政府主导,商业运作,合法自愿”的原则,由个人或者集体交纳一定的治安保险费,保险公司从中提取一部分作为保险费并承担家庭财产保险责任,其余部分作为治安防范费,用于治安防范设施添置、保安员的绩效考核与奖励等,从而建立起一个事前预防与事后补偿一体化、经费保障与机构运作市场化的社会治安基层防范体系。目前治安保险已在山东、辽宁等10余省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业务,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发挥了经济补偿和社会管理的积极作用。

  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

  农村贷款难、融资难,农村经济发展资金短缺,成为了制约农村经济产业规模化、生产力集约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如何破解这种困局,解决这个难题?中国人保通过深入研究,探索出了一条解决之道。

  现代林业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大量投入,尤其是林权制度改革全面推进的今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重要变革,将对我国林业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乃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森林保险作为这一改革的配套内容,将发挥重要支撑与保障作用。开展森林保险,可以增加对林业的投入,促进现代林业发展。

  林改带动全县5万农户致富,这让辽宁省本溪县委书记史凤友深感欣慰。

  本溪县地处辽东山区,全县20万农业人口,人均1.2亩耕地、人均16亩林地。温饱的希望在耕地,致富的空间在山林。道理谁都懂,操作却很难。

  “1983年以来,本溪县搞过3次林业改革,却唯有这第四次获得成功。”史凤友说,“因为有了政策性森林保险,林农敢于投入,银行愿意放贷,政策性补贴的效应被有效放大”。史凤友相信,随着林改逐渐推向深入和林业保险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林业将为振兴一方经济、建设新农村作出更大的贡献。

  据了解,中国人保自1984年试办森林保险业务以来,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保险覆盖面日益提高。2008年, 中国人保承保森林面积6982万亩,承担风险责任180亿元。全系统共有30家分公司开展了森林保险业务,其中林权改革相对深入的江西、福建、湖南、辽宁、云南、浙江、内蒙古等7家分公司承保森林面积5160万亩。

  中国人保介绍,政策性森林保险产品开发遵循“基本保障、广泛覆盖、统分结合、因地制宜”的工作思路。考虑到林业灾害在全国分布的地区差异性以及不同地区不同客户对保险需求的多样性,为增强保险产品的适应性,开发了以火灾为保险责任的森林火灾保险,以火灾及暴雨、暴风、洪水、泥石流、冰雹、霜冻、台风、暴雪、雨凇等多种自然灾害为保险责任的森林综合保险。

  政策性林木保险的开办既大大提高了林农抵御和抗击风险的能力,为广大农户的灾后重建提供了资金和技术上的保障,又降低了金融部门贷款风险,对金融资本流向农村,流向农民发展林业起到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推波助澜。以2009年为例,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金额为3907万元,相应的森林保险承担的风险责任金额则达到了1095亿元,有限的财政投入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应,提升了财政资源的配置效应。

  此外,中国人保在陕西推出了设施蔬菜“银保富”项目,通过财政资金对参保农户给予保费补贴,保险公司对设施蔬菜提供保险服务,银行对参加保险并符合银行贷款条件的农户优先予以信贷支持,形成“农户+财政+保险+银行”的模式,推动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促进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升级。

  又如,中国人保在广东、新疆和宁波等地区开办的“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初步建立起了农村信贷与保险相结合的银保互动机制,推动更多的金融资源向农村倾斜,解决农户贷款难问题,受到了地方政府和广大农户欢迎。自2009年9月17日签发第一笔保单以来,至2011年1月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已签单673笔,保险金额达到5.88亿元。

  构建优质高效的农业风险保障体系

  2010年11月29日,国内首架以保险公司命名的无人机“中国人保号”正式进入公众视野。据介绍,“中国人保号”无人机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民用航空遥感无人机,能够在大面积自然灾害中实现快速定损、快速理赔,解决我国农业保险经营过程中承保难与理赔难的突出问题。

  据了解,这只是中国人保加强管理创新与技术导入,提升农业保险服务效率和水平,构建高效农险保障体系众多举措中的一个例子。

  “十一五”期间,中国人保投入2亿元专项资金建设农村网点,目前公司自有农村营销服务网点超过1.4万个,并积极开展与农经、农技等基层涉农服务机构的合作,大力推进农业保险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广大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国人保的保险服务;中国人保积极开展管理创新,推行农业保险事业部改革,实现农业保险相对封闭的业务管理和财务核算;制定《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准备金财务管理办法》,建立“以丰补歉”的巨灾风险长效管理机制;积极开展技术导入,开发应用“农保通”无线智能管理系统,打造养殖业险精细化管理平台;与专业技术公司合作,积极开展了卫星遥感、无人机航拍等技术查勘定损应用试点;与专业机构合作开发气象指数保险,探索解决种植业险大面积定损难题;与北师大合作,开展种植业风险划区和费率区划项目。

  2009年以来,广大农民陆续收到了一本《“和谐乡村,人保守护”农村保险服务手册》,这是中国人保专门开展“百县万家送手册”活动,手册全面包含了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全面介绍。

  2010年,中国人保旗下人保财险陕西省分公司与杨凌区政府签署合作协议,在国内成立首个“农业保险创新试验区”,为全国目前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提供覆盖农业生产、科研、物流、管理等各环节的风险保障,探索保险业服务农险产业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的模式和途径。

  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中国人保为服务“三农”构建了一套完善的保障机制与体系。

  2010年,中国人保吴焰总裁亲笔致信31省(市、区)地方政府领导,介绍了公司农业保险的创新举措,表达了公司服务“三农”,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强烈意愿。目前,中国人保已与8省(市、区)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吴焰总裁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连续向“两会”提交了一系列推动农村保险发展的提案,并提出了“支农惠农、量力而行、风险可控、规范经营”的经营指导原则,提出在推动业务平稳较快发展和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的同时,提升农业保险可持续发展能力。

  日前,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在致中国人保的感谢信中特别指出,2010年,中国人保为积极服务新农村建设,统保“两属两户”农房,创建农村保险示范县,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点工作,服务平安建设,及时高效理赔各项灾害,协助政府抢险救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也是继2009年、2010年后,广西自治区党委、政府第三次向公司发来《感谢信》,高度评价公司在服务广西经济社会发展中作的重要贡献。

  “十一五”期间,中国人保农业保险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初步实现了政府得满意、百姓得实惠、保险得发展的“三赢”局面,公司通过开展农业保险,服务地方“三农”发展,搭建公司服务“三农”平台,有力推动了农村车辆、农房险、渔工渔船以及新农合涉农保险业务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有力地提升了公司服务“三农”和经济社会全局能力,为促进农业稳步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做出了积极贡献。

  面向“十二五”, 中国人保表示,要把握国家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业现代化机遇,加强政策研究和政府互动合作,推进农险政策环境不断改善,以农村保险示范县建设为契机,全力推进农村基层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公司农村金融服务能力,为“三农”建设作出更大、更积极的贡献。

  农房统保惠及十五省1.3亿户

  新年伊始,浙江海盐、德清、余杭、临安、金东、衢江等地的农民除了高高兴兴过春节之外,还有一件事让大家的心里格外的踏实,他们的住房又有了新一年的“护身符”,那就是人保财险顺利完成了以上各地新年度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承保。截至2月初,浙江全省已有 588.08万 (不含宁波) 户农户住房继续获得政策性农房险保障,承保率已达 67.3(不含宁波)%。全省其他市县的承保也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新一轮政策性农房险承保工作正在全省各地全面展开,预计到4月15日,浙江将全面完成新一年度政策性农房险承保工作,全省农村将有1000万户农房得到承保,承保率将达98%以上,浙江农村千万农户的住房将再次得到坚实的保险保障。

  据了解,浙江是人保财险最早开展农房统保试点的省份之一,从2006年11月开始推行以来,已经逐渐形成了“政府补助推动+农户自愿交费+市场经营运作”为运作模式的政策性农房险创新机制。经过几年的运行,在农民抗灾自救、重建家园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成为惠及千百万农民的一项民心工程和实事工程,被公开评选为本届政府以来人民群众最受欢迎的二十件实事之一,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取得了“群众拥护、政府满意、公司经营可持续”的良好结果,也为全国提供了一个公司通过保险手段参与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成功范例。

  在广大农村,农房是农民的最重要的财产,在我国一些自然灾害较多的省份,每逢台风、洪水、地质灾害发生,都会有大量农房倒塌受损,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为了破解这一难题,人保财险通过深入调研,积极向地方政府献计献策,逐步在多省开展了农房保险这一惠民工程。

  据专家介绍,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有效提高了政府社会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提高了救灾资金补助的科学性、合理性、规范性和使用效率,增强财政资金的扩大效应,初步建立起新型农村抗灾救灾机制。同时,由于保险赔偿相对于民政救济,无论从补偿额度和及时性、准确性上,都比以往有很大提高,极大提升了农业风险防范水平,达到了促进农村稳定、恢复农民生活的目的。

  党中央第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贯彻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原则,加快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人保财险积极开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正是对这一要求的积极落实。

  在浙江,每户农民只要交纳所承担部分的5元钱保费,就可享受到18000元的农房保险保障,在广东,每户农民只要交纳1块多到2块钱的保费,就可享受每户10000元的农房保险保障。农民在保险机制参与社会管理的实践中真正得到了实惠。

  “交2元的保费,得到7000元的赔款,真得感谢政府和保险同志……”遭受火灾的贵州省台江县施洞镇井洞塘村村民姜龙紧紧握住人保财险理赔人员的手降激动地说。这是2010年贵州台江“8•19”特大火灾理赔兑现大会上的一幕,当天共有33户灾民领到了184950元农房保险理赔款。这只是农房统保惠民政策成功贯彻的一个缩影。

  通过保险机制的介入,不但增强了农民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广大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真切感受到了政府的关心,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农户的保险意识,农户参保积极性不断提高。

  据介绍,目前人保财险在全国已经有福建、浙江、宁波、厦门、广东、湖北、广西、湖南、云南、重庆、西藏、天津、江西、四川、陕西等15家分公司不同程度地开展政策性农房保险;其中福建、浙江、广东、宁波和厦门分公司实现全辖范围开展;广西和湖北分公司实现了“两属两户”的全辖范围统保;其它分公司不同程度地实现了部分市县范围的统保。2007年至2010年,累计为1.3亿户次的农村家庭提供13872亿元风险保障。

  小额保险解农民工后顾之忧

  中国是农业大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农村劳动力人口达到5.31亿,占全国劳动力总量的60%以上。具有关部门统计,到2010年底,我国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数量达到了2.45亿,已经成为国内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农民工问题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成为关系社会建设和管理,社会和谐和稳定的重要因素。

  2009年3月,人保财险与国际劳工组织正式签署合作协议,成为国内首个获得国际劳工组织批准的小额保险项目,将先期通过三年的实践,立足于中国国情,借助国际劳工组织资助的国际平台,探索农民工小额保险的中国解决之道。

  2009年,人保财险在重庆、广东的10个市、县启动了项目试点,2010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展到重庆、广东、四川、浙江、湖北、江西和新疆共七个地区的30个试点市、县,辐射中国的中、西、南部的广大地区,覆盖国内最主要的农民工输出地及输入地,并将小额保险推进到新疆等边远少数民族地区。

  经过一年多的实践,截止2010年底,共有104.7万农民工获得了农民工小额保险的保障,虽然从绝对数量上来看,和庞大的农民工群体相比参保率偏低,但这一创新模式的积极作用已经初步显现,并得到了专家、政府,特别是参保农民工的认可,其发展的巨大潜力正逐渐显现。

  案例回放:王吉银,女,56岁,綦江县三角镇柏香村村民,丈夫于2003年车祸意外死亡。2010年2月份,王吉银在参加村院坝会议期间,第一次接触人保财险农民工小额保险产品。听完村主任和保险公司业务人员的介绍后,她深有感触,如果以前自己投保了类似的险种,在丈夫车祸死亡后独自抚养两个孩子就没有那么艰辛了。她当场就在保险公司业务人员的指导下为家人购买了人保财险外务工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自己、儿子、媳妇每人都买了2份。她说:“我们外出打工不容易,现在有了这保险,我们心里更有底了”。

  案例回放:

  2010年3月,贾如波出于对父亲务工风险的担心,他替父亲贾贤毛投保了5份,每份保额2.5万元,总保额为12.5万元。其中政府补贴100元,自己承担50元。2010年6月3日,贾贤毛在建筑工地务工期间意外受重伤不治身亡。6月6日,贾如波通过当地社保所向人保财险报案,在索赔材料交到人保财险公司的两星期内,他拿到了现金赔款12.5万元。父亲出险后,贾如波为自己和妻子都投保了人保财险外务工意外伤害保险,不仅如此,在他的带动下,身边很多人都进行了投保。

  据介绍,人保财险的小额农民工保险,是在关注农村外出务工人群最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推出的专属系列产品条款,包括农民工意外伤害保险、意外住院医疗、意外住院津贴等保险条款等。这也是国内率先推出专门针对农民工群体的定制产品,将传统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都没有完全覆盖到的农民工群体作为保障对象,为农村劳动力的平稳有序转移提供保险服务支持,与传统商业保险、社会保障、社会救助共同构筑了新的社会风险抵御体系。

  据了解,由于农民工流动性较大,在保险实务中经常遇到在本地投保、异地出险的情况。为了最大限度的方便投保人,保障投保人及受益人利益,人保财险通过在小额农民工保险产品中嵌入新异地理赔系统,实现农民工“本地投保,异地理赔,保障随身”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像社保体系无法灵活迁徙的类似问题。与通常人身保险客户返乡理赔的滞后手续不同,农民工在务工地就可拨打人保财险全国统一的客户服务电话——95518进行报案、索赔,实现务工地与投保地的理赔同步化,解除了农民工投保的后顾之忧。

  在人保财险的积极推动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目前小额农民工保险发展迅速。已经基本形成了“政府引导、财政补贴、市场运作”的模式。

  在湖北武汉市黄陂区,当地政府为外出务工人员出全资办理农民工小额保险,为当地外出务工的农民工提供保险金额为3.5万员/人的意外伤害及意外伤害医疗保险保障,2010年投保人数已达35.5万。

  在重庆市,2010年綦江县农民工投保超过5.3万人次,小额保险成为当地的一项“民心工程”。

  在四川罗江,从2008年在“5.12”地震后建设重灾区“保险县”,采取政府补贴保费的形式在全县范围推进政策性农业保险、农村家庭财产保险、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害保险三大保险。2010年,罗江县政府发挥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以财政补贴50%,农民工自缴50%的方式,为3.05万农民工投保了小额保险。

  在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人保财险以“低保费、低保障、全覆盖”的农民工小额保险策略,为农民工提供保险金额1万元/人的保障方案,2010年投保人数达到13.78万人。

  在提供统一的保险保障的基础上,人保财险还因地制宜地结合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政策要求和风险保障诉求,通过产品创新推出十几款保障方案,灵活应对和有效满足各地的差异化需求,实现在规范管理基础上的市场快速反应,较好的满足了农民工外出务工的保险需求。

  据介绍,作为中国唯一的小额保险受资助方,人保财险一方面加大业务拓展力度,另一方面不断借助国际劳工组织平台,不断提升我国在国际小额保险业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据了解,随着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农村小额保险”,小额保险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对国家“三农”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而积极地作用逐步突显。小额农民工保险是在建设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大背景下,为农村劳动力的平稳有序转移提供保险服务支持,为农民工外出务工解决后顾之忧,提升农村保障水平,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继续提供的有力保障。

  但同时,业内人士也指出,目前在一些方面的客观因素成为制约小额保险发展的瓶颈,例如由于农村保险市场发展相对落后,保险教育工作基础薄弱,农村居民保险意识普遍缺乏,必须通过持续性和系统性的基础知识普及才能有根本性的提高。此外,农民工呈季节性在农村和城市间流动,农村地区原有的销售渠道很难覆盖。同时,受制于地方政策变化等因素,小额保险的推进与发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略显不足,正所谓任重而道远。

  人保健康

  中国人保健康引领专业健康保险步入成长期——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十一五”发展纪实

  诞生于2005年4月的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保健康”)经过5年的积极探索、创新和有效实践,在“十一五”期间逐步成长为引领我国专业健康保险市场、步入盈利周期的国内最大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

  5年来,中国人保健康系统上下牢记温家宝总理的批示精神,在中国保监会的正确领导下,以中国人保新的发展战略为指引,怀着对事业的无比忠诚和执着,在多种困难并存、没有成熟模式可供借鉴的情况下,不懈探索、不断创新,逐步完善发展定位和发展思路,开创了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

  该公司业务发展平台稳步上升,2007-2010年,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19亿元,年均增长79.97%,高于同期人身险市场保费增速52.6个百分点,进入了国内人身险公司前十强,占据绝对领先地位;专业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累计为9000万人次提供了保险服务、为210万人次提供了理赔服务;盈利水平持续大幅增长,在2009年提前三年实现了“六平七盈”的盈利目标、打破了专业健康保险公司通常需要8-10年才能盈利的国际惯例,2010年实现了持续盈利,成功进入盈利周期。

  5年来,中国人保健康始终坚持专业化经营方向,努力践行专业化经营理念,成为国内将健康管理融入健康保险的引领者。公司不断深化对健康保险经营规律的认识,在国内首倡并确立了“健康保障+健康管理”专业化经营理念,初步搭建了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构建了专业化的运营管理平台,形成了保障完备、特色鲜明的产品体系;将健康管理融入健康保险产品开发、销售、风险控制等环节,探索创建了“健康保障+健康管理”的特色经营模式,成为国内服务特色最鲜明、保障能力最全面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

  5年来,中国人保健康始终坚持以创新引领发展,不断提升创新能力,构建符合公司实际、适应健康保险专业特点的经营管理机制。建立了“病前健康管理、病中诊疗监控、病后赔付核查”的“三位一体”的医疗风险控制机制,有效控制了赔付成本;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化信息系统,形成了业内领先的专业技术优势;创新分支机构建设模式,强化省级、地市级机构的销售服务职能,既有效控制了机构建设成本,又缩短了管理链条、提高了执行效率。

  5年来,中国人保健康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大局,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发展道路。公司不断拓展服务领域,实现了政府委托业务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全方位对接,成为保险行业政府委托业务覆盖面最广的保险公司;不断深化与政府部门的合作,建立了“政府主导、联合办公、专业运作、便捷服务”的政府委托业务运营新模式,形成了以“湛江模式”为代表的、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一系列典型经验和做法。

  5年来,中国人保健康始终坚持创业期超常规发展,以业务快速发展和连续盈利为突出标志,实现了专业健康保险公司需要8-10年才能达到的目标,成功实现了由树理念、拓市场、打基础、创特色的创业阶段向塑品牌、强竞争、显特色、增效益的成长阶段的转变。

  “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医药卫生体制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健康保险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面对更具机遇的五年,中国人保健康根据集团公司新时期的整体战略部署,绘就了公司“十二五”时期的发展蓝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服务于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服务于民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保障服务需求,服务于集团总体发展战略推进,依托集团多方资源优势,推行“健康保障+健康管理”的经营理念,构建健康保险业务和健康管理业务“两轮”驱动、资本市场和医疗服务业投资“双翼”支撑的经营模式,将公司建设成为理念先进、制度科学、技术领先、影响广泛的大型专业健康保险公司。

  “十二五”时期,中国人保健康将深度融入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成为服务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典范。通过为各种形式社会医疗保障提供经办或管理服务,最广范围、最大限度地参与社会医疗保障体系建设,获得具有优势地位的份额,充分体现行业的形象,在服务成效和管理成本上明显优于同业公司和政府医保部门,通过高效率的优质服务获得广大参保人的好评和政府的充分认可,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成为政府医保合作的首选公司。

  不断提升专业化经营水平,成为我国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的引领者。深入推进健康保险与健康管理的全面结合,重点强化在产品开发、市场开拓与客户服务等领域的深层次结合。不断开发和完善专业化的风险控制技术,强化基础数据库建设和精算技术、医疗风险识别与控制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应用。建立支持健康管理业务发展的基础平台和运营体系,加强服务队伍建设,使健康管理业务收入快速增长。通过深入推进专业化建设,始终在健康保险市场具有优先的话语权,始终主导国内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的发展方向和路径,始终成为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模式与技术创新的首倡者、实践者和最大受益者。

  持续提高公司盈利能力,成为集团整体盈利的重要支柱。积极发挥健康保险和健康管理两个领域的专业优势,以专业化优势扩展盈利空间。实行全面风险管理,将承保、理赔、成本费用管控、资产管理和依法合规等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从组织、制度、流程、技术保障等方面进行全面规划和建设,进一步降低经营成本、提升投资收益;将“两轮”“双翼”的经营模式优势转化为公司的盈利优势,不断提升盈利水平,不断提高对集团的盈利贡献度,为巩固集团多元盈利格局作出积极贡献。

  保险改善民生,让百姓活得更有尊严——中国人保健康积极参与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纪实

  2011年1月12日,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人保健康”)北京分公司与北京市平谷区政府共同举行了“北京市平谷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保联办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成为为第一家参与北京市社会医保管理的保险机构。

  这是北京市首次引入保险机构参与社会医疗保险的经办管理。项目签约后,中国人保健康将承接平谷区新农合50%的基金总额,约6000万元左右,并充分发挥专业化经营的技术优势、服务优势和成本效率优势,为北京市平谷区提供全流程的基本医疗保险经办管理服务,大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22万参保农村居民将因此受益。

  同时,该项目开创了中国人保健康开展政府委托业务的两个“第一”,即第一次以风险保障的模式经办新农合基本医疗保险,第一次以共保联办的模式与社会医保经办部门开展合作,标志着中国人保健康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在配合政府推进全民医保体系建设的实践中,再一次取得重大突破。

  作为中国保险业的新生力量,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的先行者,中国人保健康始终致力于将自身发展融入到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服务民生健康保障的大格局中,积极推进专业化经营,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一流的健康保障和健康管理服务,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发展之路。

  广东湛江:城乡一体化 社保难题的求解与共赢

  69岁的曹秀萍患有严重的冠心病,一年要住好几次院。

  去年她住院三次,花了1.9万元,最多的一次8000元。城乡医保没有统筹前,她享受的是“新农合”,在三甲等级的广东省农垦中心医院住院可以报销30%的医药费。现在,她的医药费可以报销到45%。

  2009年1月,湛江市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运行,解决了以往因两种医保制度缴费标准悬殊、统筹层次不同所造成的参保积极性不高、基金调剂能力弱等问题。为了进一步改善“并轨”后医保报销手续烦琐、医疗资源配置不均、政府管理成本居高不下等状况,湛江市决定引入商业手段,政府用原来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的15%,统一购买中国人保健康的大额补助医疗保险,提高原来20元和50元两个缴费档次中的补充医疗保障额度。

  同时,中国人保健康介入医保服务管理的全过程,分担政府的管理成本,双方合作建立了“一体化支付结算平台”,实现病人诊疗费用结算信息在保险公司、社保部门和定点医院之间的共享;并通过建立“一体化咨询服务平台”,向全市居民提供医保政策咨询服务。

  “一体化管理、多元化保障、互利化合作”的“湛江模式”既放大了保障效应,又减轻了政府负担;既方便了参保群众看病就医,又提高了医疗保障管理水平和运行效率,实现了“政府不多花一分钱、老百姓不多出一分钱,而居民保障金额大幅提高、覆盖面更广”的参保群众、政府、医院和专业健康保险公司四方共赢局面,成为商业保险参与新医改建设的典型样本,所取得的显著成效得到了国务院和保监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

  辽宁锦州:保险救助 把保险做到穷人家里

  早春3月,在辽宁锦州市郊一处低矮简陋的廉租房内,因患白血病而辍学8年的陈兴正在母亲的陪伴下做康复治疗。

  “如果没有保险,我儿子陈兴肯定活不到今天。”都是下岗职工且因病致贫的陈兴父母,对来访者动情地说,由政府“买单”、中国人保健康承保的锦州市城市特困居民重大疾病医疗救助保险,将陈兴一次次从“死亡线”上拯救了回来。

  2005年,根据辽宁省人民政府下发的相关文件精神,锦州市民政局全额出资为全市特困居民投保重大疾病住院救助保险。由此,锦州市成为全国首个与商业保险公司合作、为城市低保居民办理大病救助保险的试点城市。

  从2007年起,中国人保健康辽宁分公司锦州中心支公司承办该项业务,在不增加费率的情况下,保险责任由原来8种大病增至10种,重特大疾病的保障面实现了100%,并负责计费、病症确认、医疗费用项目确定、发放保险赔付金等工作,按照专业管理方式进行运营管理。

  锦州市城市特困居民大病救助保险的保费为每人每年80元,由市(区)财政在商业保险公司承保后分期划拨。当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患规定内病种,在定点医疗机构治疗的,医疗费用超过500元时,超出部分按80%进行赔付,每人每年的赔付上限为5万元,高出同期城镇居民基本医保3万元的最高报销额。

  在锦州,和过去申领救济款相比,每月堂堂正正地走进保险公司营业大厅,按照合同领取应得的补偿金,不仅让低保群众极大缓解了看病压力,更第一次深切体会到身为城市低保户的“尊严感”。

  “保险救助”的公平性,已经让所有低保对象享受到应有的保障待遇,并且中国人保健康在此试点中还打破了保险经营的禁区,对低保对象取消了免赔条款,允许其“带病投保”,在公平性上兼顾了“以人为本”;用参保群众的话来说:“在锦州,中国人保健康把保险做到了穷人家里。”

  江苏镇江:自费药可报销 开辟医疗服务新空间

  71岁的刘安平是江苏镇江市最先受惠于自费医疗补充保险的城镇职工中的一个。

  刘安平前几年退休回到镇江老家,一年只能拿到1万元的退休金。2010年初,刘安平查出恶性肿瘤,家人立即送他去上海治疗,住院医疗费花掉了15.6万元。幸运的是,镇江市已经提高了城镇职工的医疗报销费用额度和范围,自费药也可报销40%。这样一来,刘老先生的医药费在基本医疗范围报销9万多元后,还能在自费医疗保障中报销近2万元,最后他自费的医疗费只需4.9万元,大大减轻了刘安平和家人的负担。

  眼下,越来越多的镇江城镇职工开始享受到和刘安平一样的实惠。

  2009年12月,镇江市政府公布了《镇江市社会医疗保险自费医疗补充保险暂行办法》。《暂行办法》规定,镇江市所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都可以享受自费医疗补充保险。即参保人员在住院期间使用超出《镇江市社会医疗保险药品报销目录》的药品(在国家药典所规定范围内)、采用超出《镇江市社会医疗保险诊疗项目目录》的诊疗项目、使用未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的医用耗材、人工器官所发生的医疗费用,由自费医疗补充保险金给予40%的补偿。

  《暂行办法》使镇江成为全国首个将社会基本医疗保障范围扩大到自费药的地区,受益人群41余万人,保费规模达2600余万元。

  在镇江,中国人保健康与镇江医保中心以“联合办公”的方式积极开展医疗巡查,全面参与医疗过程管理,并对重点医院各阶段的病种、药品及收费项目进行审核监控,不断探索有效的医疗风险控制机制,按照保本微利原则,与医保中心共担风险。

  这种合作方式提高了群众的保障水平,减轻了政府负担,降低了医药费用,最终实现了多方共赢的新局面。

  在服务大局中实现自身发展

  从城市低保人群、重点优抚对象到企业职工、城镇居民,越来越多的鲜活案例证明,中国人保健康配合政府,合力编织的医疗保障网络正逐一覆盖各类人群,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作为专业健康保险公司的龙头,中国人保健康在发展过程中,一如既往地秉承中国人保“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光荣传统,以“心系人民、健康中国”为核心价值理念,把握住了新医改深入推进的良好政策机遇,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中提升自身价值、拓宽发展空间。2010 年,全年共承保以“湛江模式”为代表的政府委托业务项目267个,同比增长59.88%;保费收入同比增长48.82%;市场份额为45%,位居保险行业第一位;业务覆盖22个省的89个地市,服务人群3500多万,成为保险业服务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典范。

  经过5年多的积极探索、创新和有效实践,中国人保健康在“十一五”期间逐步成长为引领我国专业健康保险市场、步入盈利周期的国内最大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2010年,共实现保费收入92.9亿元,同比增长49.81%,高于人身险市场平均增速18个百分点;在我国健康保险市场上占有15%的份额,居行业第三位,占有我国专业健康保险市场96%的份额,保持绝对领先地位;经营效益大幅增长,创开业以来最好水平,全年实现净利润0.69亿元,同比增长114.58%,净利润增速是保费增速的2.3倍,保费利润率同比增长48%。

  2007年到2010年,中国人保健康累计实现保费收入319亿元,年均增长79.97%,高于同期人身险市场保费增速52.6个百分点,目前已跻身国内人身险公司前10强,累计为9000万人次提供了保险服务。在盈利水平上,中国人保健康打破了专业健康保险公司通常需要8到10年才能盈利的国际惯例,早在2009年就提前3年实现了“六平七盈”的盈利目标,成功进入盈利周期,并成为中国健康保险专业化经营的市场引领者。

  人保寿险

  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人保寿险开启 “十二五”宏伟蓝图

  2010年,人保寿险以改革创新为第一生产力,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严控成本为第一选择,以防范风险为第一要义,坚定不移地落实“规模效益化”指导思想,抢抓机遇,奋发进取,艰苦创业,继续保持了低成本基础上的高速度、有质量、又好又快的发展,开创了新的发展局面,为“十一五”任务目标的超额达成圆满收官,也为2011年乃至“十二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2010年主要工作成效

  (一)业务保持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2010年,人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845.14亿元,同比增长58.9%,高于行业平均增速约28个百分点,年均复合增长率领先同业。从市场地位看,该公司市场份额达7.9%,稳居市场第6位。从资产规模看,2010年末,资产规模达1864.5亿元,资产累积速度在主要寿险主体中连年处于领先地位。从经营效益看,业务快速发展带来了巨额可投资资金,而超越行业平均水平的投资收益,又为业务的快速发展和经营效益的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2010年,人保寿险实现法定财务报表项下利润总额15.3亿元,进一步巩固了规模效益化发展成果。从发展质量看,该公司风险型保费收入增长56.5%、短期险保费收入增长80.6%、续期保费收入增长267%,期交业务同比增长15.7%;13个月保费继续率达到86.89%;短期险赔付率47.66 %,退保率2.65%;亿元保费投诉量仅为0.14,处于行业最低水平。

  (二)渠道建设深入推进,销售能力不断提升。2010年,人保寿险银邮渠道合作伙伴扩展到近40个,有效出单网点近30000个;个险渠道保持连年翻番的发展速度,人均产能、活动率等指标持续增长;团险渠道市场排名第4位,大客户数量稳步提升;互动渠道保费收入同比增长77.56 %,战略协同与资源共享初见成效;综合理财同比增长 111%;新型销售渠道和销售模式中,电子商务平台月均出单超过3万件。

  (三)机构产能持续提升,发展潜力不断释放。2010年末,人保寿险已开业省级机构34家,开展业务的地市达270多家,县区超过1600个。近半数省级机构保费收入超过30亿元,53%的省级机构在当地市场位居前4名。三、四级机构发展潜力逐步释放,一批机构建立不到两年已经实现盈利。公司业务增长已经由创业初期主要依靠机构、队伍扩张推动,正在向依靠机构产能和人均产能双提升的内涵式增长转变,为未来业务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四)员工队伍蓬勃发展,销售人力迅速扩大。按照销售队伍“有效规模人力最大化”和内勤员工“精干高效”的发展要求,人保寿险坚持一手抓销售规模人力增长,一手抓干部员工队伍建设,真正实现了“人员能进能出、职位能上能下、薪酬能多能少”。2010年底,该公司销售队伍超过18万人,除传统个险、团险、银保销售人员外,还建立了专门的交叉销售互动专员队伍、综合理财销售队伍、续期收展队伍、电销队伍。

  (五)集中管理不断强化,经营水平稳步提升。根据“一级法人,一级核算,两级管理,四级展业,逐级考核”的管理架构,人保寿险2010年进一步强化集中管理力度,完善精细化管理的制度流程和技术手段。产品开发方面,人保寿险推出福进万家、第16届亚运会专属产品,在售险种增至103款。财务管理方面,该公司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零现金收付费、银行账户管理有关要求,强化集中管理、资源配置指导、财务追踪分析,保障公司业务经营快速有效发展。资金运用严格按照监管规定,强化投资管理,2010年投资收益率达到6.5%。业务管理方面,人保寿险全年承保1280余万件,赔付5.3万件,赔付总额达12亿元;平均承保时效74小时,理赔时效2.68天,调查时效2.63天。客户服务累计完成保全作业近205万件,保费退保率2.24%,受理客户来电70万通,回访保单超过490万件。IT系统建设坚持对核心业务系统进行优化改造,转换核心业务系统建设模式,实施完成规则引擎系统二期、指纹系统、无线出单系统、财务系统二期、费用佣金计提系统等多个应用系统,信息化系统总体服务能力有效提升。

  (六)艰苦创业成为共识,成本管控成效显著。通过强化预算管理、严格费差考核、大幅压缩控制行政办公费用等途径,有效控制经营成本。全年保费收入增长远远快于综合费用增长,管理费用支出占保费收入比重同比下降22%,费用预算执行率为93.9%,固定费用率由2006年的14.8%下降到2.27%。目前,除费差有可控的差损外,死差、病差、利差、退保差全部是益。继2009年实现盈利后,2010年,该公司盈利能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七)风险防范不断加强,内控合规深入推进。根据监管要求和自身实际,人保寿险加强内控合规组织、制度、流程、系统等基础建设,抓住“帐、费、钱、赔、退、章”六个关键环节,做到全流程管控。制定完善案件责任追究、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反洗钱等制度,积极做好合规审核、咨询、培训、检查,加强风险评估和提示。深入开展效能监察、内部审计和专项检查,强化对业务经营、资金运用、大额采购等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和对投资风险、偿付能力风险、信用风险等的预警防范。

  (八)品牌实力日益彰显,市场影响迅速扩大。人保寿险积极履行责任,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大力开拓农村保险市场,服务农村保障体系建设,部分区域已经取得积极成效。根据保监会的批复,制定小额保险试点方案,强化宣导和培训,开发产品和支持系统,深入探索合作模式。该公司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债权计划等投资,服务国民经济建设。针对伊春空难、广西宾阳隧道塌方、甘肃舟曲泥石流等重大突发事件,人保寿险积极开展现场勘查、理赔服务和爱心捐助。2010年,人保寿险先后被评为 “中国十大最值得信赖的保险公司”、“最具成长性保险品牌”、“成长最快企业”、“最具潜力的保险公司”、“年度最具成长性寿险公司”、“网友最信赖的保险公司奖”、“财经风云榜保险业具最成长品牌”和“年度保险业最佳成长品牌”。

  二、“十一五”取得的发展成绩

  2005年11月,人保寿险正式成立。2006年,先后设立4家分公司,当年实现保费收入8.5亿元。2007年,顺利完成增资改制和企业更名,由外资转变为中资;在保监会和人保集团的大力支持下,一次性获批25家分公司,踏上超常规发展之路,当年实现保费收入45.9亿元。2008年,强势启动“亮剑”行动,保费收入291.6亿元,保费规模跻身寿险市场前六强。2009年,华山“论剑”再展雄风,保费收入达531.8亿元,资产规模跃升至925亿元;顺利完成两次增资,资本金达88亿元。2010年,人保寿险“挺进中原”捷报频传,保费收入突破845亿元,总资产突破1864亿元,法定财务报表项下盈利突破15亿元,88亿元资本金的人保寿险评估价值已经突破1,000亿元。公司销售能力、盈利能力、管理水平、竞争实力不断提升,积蓄力量,向着更高目标迈进。

  “十一五”期间,是人保寿险迎难而上、开拓进取、跨越发展的五年。五年来,人保寿险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中国人保新的创业战略目标,坚定不移地落实“规模效益化”指导思想和“三零四平五盈利”经营目标,抢抓机遇,锐意进取,团结拼搏,艰苦创业,实现了低成本、高速度、有质量、又好又快的发展,创造了业界瞩目、令人振奋的发展业绩。

  “十一五”期间,人保寿险经历了国内外经济环境和保险行业发生的深刻变化,承受了雨雪冰冻灾害和汶川大地震的严峻考验,亲历了公司从幼小到逐步壮大的蜕变历程:保费收入由2006年的8.5亿元到2010年的845亿元;资产规模由2006年的21亿元到1864.5亿元;注册资本金88亿元,评估价值超过1000亿元;开业五年实现了连续两年盈利,特别是2010年盈利突破15亿元。

  “十一五“期间,人保寿险坚定不移地加快业务发展,敏锐把握“双低”发展机遇,实现了保费收入、资产规模、经营效益的超常规发展。坚定不移地强化渠道建设,各条业务战线齐头并进,销售能力不断提升,形成了协同共进的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地推进机构建设,机构产能持续提升,发展潜力不断释放,为业务发展提供强劲支撑,构建了全方位参与市场竞争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地深化队伍建设,销售人力迅速扩大,员工队伍精干高效,人均产能位居行业前列,有力地推动了公司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人保寿险也坚定不移地强化成本管控,艰苦创业成为共识,勤俭节约蔚然成风,成本管控效果显著,实现了开业仅四年就盈利的历史性突破;坚定不移地强化集中管理,促进各项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经营水平与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为业务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坚定不移地强化风险管控,健全完善内控合规和风险管理工作机制,强化监督检查和考核问责工作力度,为公司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坚定不移地服务和谐社会,大力弘扬“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企业宗旨,内树精神,外塑形象,品牌实力日益彰显,市场影响迅速扩大。

  三、“十二五”发展规划

  展望“十二五”,人保寿险面临的核心任务,依然是如何抢抓机遇、加快发展。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以严控成本为第一选择,以防范风险为第一要义,以改革创新为第一生产力,继续坚持和深化“规模效益化”指导思想,加强基础管理,健全机构网络,壮大销售队伍,提升销售能力,强化集中管控,依法合规经营,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把具有人保寿险特色的发展道路继续推向深入,为再创人保辉煌做出更大贡献。

  (二)基本要求。一是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公司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各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加强宏观布局,抓好微观推进,统筹规模壮大与效益增长、加快发展与防范风险、大中城市与农村市场、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公司发展与员工成长等关系,不断构建和完善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促进公司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二是坚持规模效益化发展道路。规模效益是公司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最基本实践经验,也是承担“振兴之策”的客观要求。坚持规模效益化,就是要用快于其它市场主体的发展速度,用低于其它市场主体的经营成本,快速形成业务规模,快速提高经营效益,快速形成市场影响力,快速增强综合竞争力,有效服务人保集团改革发展大局,为推进中国人保新的创业提供重要支撑。三是坚持开拓创新。进一步把开拓创新原则始终贯穿到落实规划的始终,以解放思想为先导,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突破惯性思维,破除一切不利于提高生产力、解放力的做法和规定,积极主动改革创新,确保发展观念与时俱新,思想认识与时俱进,不断加强对超常规跨越式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实践,在发展中进一步丰富和深化其内涵,不断焕发和释放公司蓬勃发展的生机和潜力。四是坚持风险防范。准确把握公司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的特点和主要矛盾,立足当前,着眼全局和长远,深刻分析存在的风险因素,加强对经济环境、金融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发展变化情况的研究分析,强化公司内控机制,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完善各项制度,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风险防范体系和反应及时、协调有效的风险化解机制,促进公司健康持续有效发展。五是坚持以人为本。艰苦奋斗既是人保寿险创业精神的主要内涵,更是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人保寿险将继续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企业精神,坚持精打细算、严控成本的经营之道,强化成本意识、严格费用管控、合理配置资源,使每一项经营活动都能真正做到效益最大化。

  (三)主要目标

  在人保集团内部,将在保费规模、资产总量、机构网络、销售规模人力和盈利水平上更好地承担起振兴之策重任,为再创人保辉煌贡献更大力量;在国内寿险市场,将成为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业务高速有效发展,偿付能力充足,风险管控有力,综合竞争实力突出,有PICC特色的现代保险企业,在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同时,建成员工分享发展成果、体现自身价值的平台;在国际市场上,要跨入世界500强企业,成为在国际国内都具有知名度、有影响力、有竞争力的国际一流大型保险企业。

  五大法宝护佑人保寿险“快”速可持续发展

  成立五年的人保寿险,在提前达成“三零四平五盈利”的经营目标之后,连续两年实现盈利,2010年更是实现了总资产突破1864亿元,法定财务报表项下盈利突破15亿元的骄人业绩。飞速发展的人保寿险令业界瞩目,但过“快”的增长也带来市场的质疑,发展是否健康?发展是否科学?发展是否可持续?

  人保寿险李良温总裁为我们释疑了这一问题。李良温总裁说,业务结构调整、成本控制、风险管控、队伍建设及文化渗透是公司快速可持续发展的五大法宝。

  李良温总称,人保寿险发展快,业务结构调整更快。2010年人保寿险风险型保费收入增长56.5%,短期险保费收入增长80.6%,续期保费收入增长267%,期缴业务同比增长15.7%。 13个月保费继续率达到86.89%。短期险赔付率47.66 %,退保率2.65%。亿元保费投诉量仅为0.14。在渠道上,该公司发挥银邮主渠道作用,多元化渠道建设走向深入,业务开拓能力不断提升,且在废差、死差、利差上实现全面盈利。在产品类型上,人保寿险主打的分红险产品占比超过80%。

  李良温总表示,严格管控成本,以低成本快速扩张是人保寿险的制胜之道。公司2010年保费收入增长远远快于综合费用增长,管理费用支出占保费收入比重同比下降29%,固定费用率由2006年的14.8%下降到2.27%。同时,公司2010年末已开业省级机构34家,县区级机构1642个, “但我们总公司只有200人左右,各机构领导班子也是精简原则”李良温称,这一人员配置在行业内并不多见,而这是压缩成本的有效方式。

  李良温总还称,公司上下牢固树立了“风险管理人人有责,内控合规创造价值”观念,把内控合规与风险防范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实。抓住“帐、费、钱、赔、退、章”六个关键环节,加强风险预警监测,进行定期检查评估,2010年,公司亿元保费罚单和罚款数量分别列寿险公司第22位和23位,远低于公司保费收入的行业排名。

  打造作风过硬、勇于拼搏的一流队伍一直是李良温总不懈追求的目标。公司积极推行人力资源精细化管理,通过建立市场化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形成了以绩效论英雄、凭贡献讲待遇的激励氛围,实现了薪酬“能多能少”、人员“能进能出”和干部“能上能下”。公司鼓励销售队伍的有效增长,但内勤队伍则严格控制,在销售队伍规模较2006年增长25倍,达到18万人的同时,内勤员工同比仅增长11.5%,远远低于业务增速。并在公司上下大力倡导提升服务能力建设,鼓励内勤员工在“一人多岗,一岗多能”的情况下,努力为一线,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

  李良温总在狠抓业务增长的同时,还注重公司软实力的建设,这在行业内少数几位做产品精算出身的保险公司掌门人中实属难得。李良温总称,坚定不移地服务和谐社会,大力弘扬“人民保险,服务人民”的企业宗旨,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内树精神,外塑形象,日益彰显品牌实力,迅速扩大市场影响力是人保寿险凝聚人心、成就事业的强大力量。

  据了解,人保寿险2005年11月18日恢复做寿险业务,至今才满五周年,但已经实现了从起步到飞跃的大发展,业务实现高速增长,开业五年来即实现连续两年盈利,发展成效凸显,公司实力、品牌影响和市场地位也得到大幅提升。

  数据显示,公司保费由2006年底的8.49亿元快速提升至2010年的845.14亿元,资产规模由2006年的21亿元到1864.5亿元;注册资本金88亿元,评估价值达到1000多亿元;开业五年实现了连续两年盈利,特别是2010年盈利突破15亿元。开业五年的市场份额则由2006年底的0.21%提升至近8%,市场排名大幅提升至第6位。五年来,公司的销售能力、盈利能力、管理水平、竞争实力不断提升,正在积蓄力量,向着更高目标迈进。

  

(责任编辑:乔瑞昕)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