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画】中国人民银行2月18日晚间宣布,将于2月24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业内专家分析,保险公司将受益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市场收紧流动性。
2010年以来,央行已连续八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其中最近一次上调是在2011年1月20日。本次上调之后,大中型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19.5%的历史高位。央行可一次性冻结银行体系流动性资金3500亿元左右。
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中国保险市场研究中心主任徐晓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保险公司将产生三方面积极影响。首先将利好保险资金运用。市场流动性收缩和商业银行压缩信贷规模,加大了市场对保险资金的需求,保险公司可以提高保险资金协议存款利率的议价能力。“年后的信贷会议上,我们已经上浮了很多企业的存款利率。保险公司资金量大,是我们的重点吸储客户。”一股份制商业银行北京分行公司业务部经理告诉记者。他坦承,收缩流动性后,中小银行受到的资金面压力更大。
其次,存款准备金率上调还将利好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尽管保险资金投资渠道拓宽,但国债、各种政府债券、金融债券以及优质的企业债券仍是保险公司稳健投资的主渠道,流动性紧缩将使债券利息上升,提高险资投资收益率。
第三,央行时隔1个月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进一步强化加息预期,对保险股来说是一个长期利好。
高盛也于近日发布策略分析报告称,保险股以平安和太平为首选,理由是两家保险公司的短期债券和存款比重较大,盈利对证券及债券收益的敏感度最高。
根据海关总署2月14日数据显示,1月份贸易顺差骤降,但外贸顺差盈余仍处于高位。同时,1月CPI指数同比涨7.1%,创下11年来月度数据新高,而北方大春旱或将继续推高通胀预期。“在此宏观经济情势下,央行上半年还会有持续调控动作来收缩流动性,这将利好保险公司。”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