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消费理财

冬瓜为什么不能“炒”

来源:上海金融报
2010年09月28日14:46
 中秋已过,“炒”月饼券的黄牛却没闲着。前两天,新开张的苹果上海香港广场店门口,小小一张iPhone4手机预约单,被黄牛300元高价炒卖。没有炒不得,只有想不到,21世纪是“炒”字流行的时代。名人借“隐私”“绯闻”吸引眼球,股票靠“预期”“概念”拉升起泡,农产品 在“蒜你狠”“豆你玩”中吟唱,翡翠在天价中起舞,茶叶在“大红袍”中狂欢……走进新时代,炒作才是硬道理。   一般来讲,炒作,基本目的是人气,最终目的是赚钱。以前不久股票“联环药业”一飞冲天为例,因一则“超级细菌”报道,它被炒手发现并被捧为“超级细菌第一股”,在不到30天的时间里,9个交易日冲上涨停板,最大涨幅达到158%。当然,散户是基本赚不到钱的。疯狂拉升———散户跟进———炒作者高点出局获利,这个道理,散户很懂但基本无法掌控,他们之中的绝大部分最后都留在股市中“站岗”了。雪上加霜的是,联环药业随后澄清其生产的是兽药,跟防治超级细菌没有任何关系。   大豆、白酒、玉米、生姜、干辣椒、棉花,炒作看似一种不断翻新的商业技巧,外界看来很神秘的农产品炒作,其实炒家仅把它当作赚钱的一种战术。郞咸平对炒作过程总结很精辟:大举建仓、控制上游、控制下游、舆论造势、对敲拉高,五个环节,仅此而已,和炒股票异曲同工。   既然如此,我突发奇想,人们没理由不对冬瓜进行炒作。冬瓜,南朝医学家陶景弘称其“解毒、消渴、止烦闷”,还有减肥降脂美容功效,具备题材概念。近期申城蔬菜价格一路走高,但冬瓜每斤5毛,便宜到家,建仓成本极低。控制上游、控制下游、舆论造势、对敲拉高,更是炒家的拿手绝活,应该不在话下。但是,冬瓜确实不能“炒”,大蒜坏不了,绿豆烂不掉,冬瓜却没这个本事,一不小心它会烂在炒作者的手中。   应该承认,炒家看中某个东西有钱赚,专门对某个东西进行炒作,确实说明他们有市场眼光有赚钱手段。非公经济“新36条”也给了游资一条合法投资的“阳光大道”。只是,现在早已不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年代,过度炒作,非但无益反而有害。任何商品成为金融资本炒作的对象后,其市场价格就不再反映真实价值规律的供求关系,这些商品不过是炒家谋取暴利的实物载体而已。日前央视《经济半小时》透露,当下厦门有些爆炒大红袍的游资已经被套牢,当地一些岩茶店也纷纷关门。割肉、闭店已在现实中上演,谁能保证大红袍不会走当年普洱茶炒作终归惨败的老路呢。   科学发展观倡导的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运用科学的态度去处理事情,指导经济。对付炒作也应该如此,只要用实事求是的镜子照一照,比一比,而不是人云亦云跟着走,你就会发现,冬瓜再便宜也“炒”不得。
(责任编辑:乔瑞昕)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