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笔者发现,春节期间,每当亲朋好友聚到一起谈压岁钱时,总是忙不迭地“前摇头,后摆手”———“算啦,算啦!抵消了,抵消了!都不要给啦!”于是,在一片附和声中,大人们该“出手”也不“出手”了,但孩子们却茫然而又无趣,只好讪讪走开了。
大人们可曾换位思考:这样一来,孩子们会怎么想?大人们给压岁钱的“麻烦”,与孩子们的快乐相比,谁更重要呢?
笔者犹记小时候讨压岁钱的经历。当时,一想到讨压岁钱,除夕夜兴奋得连觉都睡不踏实,生怕睡冒了头,总嘱咐父母早点喊自己起来。好不容易盼到年初一,天刚麻麻亮,就与哥哥一起利索地爬起床,走前村,穿后庄,欢天喜地地敲门、磕头、拜年……至今想想,仍回味悠长。
当下,物质生活比以前好了不知多少倍,可昔日讨压岁钱的那份快乐,对今天的孩子来讲,反而越来越远了。真替孩子们惋惜!对此,大人们要想想,自己是否太自私,甚至有些残忍呢?营造节日氛围,给孩子们制造快乐,本就是大人的责任啊!真希望今年的春节,孩子们能多一份讨压岁钱的快乐,而不是失望。所以,提醒大人们,在给压岁钱时,要该出手就出手,别太顾自己,不顾眼巴巴看着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