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0年中期国内很可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胀现象,在此之前,CPI仍处于温和状态,股市或将继续强于商品市场,但之后政策面的变化将使得股市吸引力削弱,而商品市场则继续强势。
我们对1983年以来标普500指数和CRB指数的分析表明,通胀预期阶段,股市和商品均大
多上涨,且股市平均涨幅(19.7%)大于商品(16.5%),而在实际通胀阶段,股市大多下跌(平均涨幅为-6.3%),商品继续上涨(平均涨幅为11.5%),商品明显强于股市。这符合经济周期的规律,通胀预期阶段,经济在政策的刺激下逐步从衰退中复苏,企业盈利反弹较快,而股市也在过度反应后迅速回升,虽然由于剩余产能还未充分利用,实际通胀依然偏低,但由于流动性带来的通胀预期是存在的,需求的回升和通胀预期促使商品价格也出现上涨。当失业率下跌到低水平,产能利润率上升至高水平时,高通胀压力开始显现,此时央行开始收紧宏观政策,利率上调对股票产生负面影响,此时商品表现更佳。从通胀预期阶段持续的时间来看,从10个月到30个月不等,平均持续18个月,最近一次已经持续了12个月,不出意外的话,未来一年内美国通胀将从通胀预期阶段向实际通胀阶段过渡。对中国的实证研究可得到类似结论,即通胀预期阶段股市与商品双双上涨,且股市表现好于商品,但在实际通胀阶段,两者平均涨幅相差不大,这与我国的经济市场化程度不高、资本市场处于初级阶段有一定关系。从通胀预期阶段持续的时间来看,历史上最少持续20个月,目前已持续了11个月,这意味着明年第三季度可能即将进入实际通胀阶段。
另外,对以大豆、黄金、原油、铜为代表的大宗商品的统计结果表明,无论是通胀预期阶段还是实际通胀阶段,四个品种的平均收益均为正值,原油和铜表现抢眼,原油更是在11个区间里仅有1次收益为负,两个阶段的平均收益在50%左右,铜则有2次收益为负,平均收益均在40%以上。黄金平均收益与CRB指数相差不大,但出现了5次负收益,大豆在各个时段的表现差异较大。基于未来一段时间美国等主要经济体仍处于通胀预期阶段的判断,当前铜、黄金、原油的涨幅均大大超出历史均值,而大豆表现明显滞后,这或许意味着大豆后市将有出色表现。
毫无疑问,当前中国还处于通胀预期阶段,但在11月份CPI转正之后,将进入温和通胀阶段,而何时通胀预期转化为实际通胀压力将取决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美国就业状况好转趋势能否延续;其次,国内水、电等物价上涨的情况;第三,需求因素能否超越美元走强对大宗商品的负面影响。另外,如果由于气候问题等原因出现农产品的供给冲击,也将直接催生物价上涨。
总体上,我们认为总需求持续改善、产能过剩压力持续减轻、流动性充裕的状况继续维持,再加上大宗商品价格的兴风作浪,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出现3%甚至4%以上的高通胀是很有可能的。而这个时间窗口或在2010年中期,之前CPI仍处于温和状态,股市或将继续强于商品市场,而之后政策面的变化将使得股市的吸引力下降,而商品市场继续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