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卖”了我的隐私
手机、座机、婚史、家庭地址……,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为何会被保险公司知晓,并三番五次骚扰?我们不禁质疑:究竟是谁出卖了我们的隐私?
记者通过市场调查了解到,任何一个渠道都可能成为保险公司获取住户信息的源头。而且这些在住户看来十分隐私的一条个人信息,保险公司买来却只需花上“几毛钱”,甚至更低的只有“几分钱”。
现在越来越多的行业需要客户登记个人信息,买电器要填写,买汽车要填写,甚至在买了一套化妆品、服装饰品后,服务员也会拿着一张个人信息卡要求客人填写,并美其名曰填写后即可成为会员,可享受会员折扣等等。
就在这样的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个人信息便不再是隐私,而为别人所掌握。更可怕的是,我们的这些个人信息很有可能就在某个渠道被“卖”了出去。
“我们一般从4S店、卖场、网站等渠道购买个人信息,通常好一点的渠道,一条信息五毛钱,差一点渠道买来的信息,一条只有几分钱。有本事的保险公司或者营销员,还能从人才市场、人事部门买来个人信息,这些信息通常准确率高。”一位保险营销员私下告诉记者。
在信息传递高度发达的今天,姓名、年龄、职业、收入等个人隐私都可能成为有价值的商业信息。对商家而言,谁掌握了更多的个人信息,谁就拥有更多的潜在客户。殊不知,商家的这一行为已经涉嫌侵犯了客户的隐私。
沪上一位不愿具名的律师告诉记者,依据相关法律,企业有保密的义务,可以允许使用客户信息,但不能转让信息。如果泄露了客户的基本资料,如住址、电话、工作单位等,属于侵犯客户的隐私权。
然而,由于国内目前没有明确的相关法律来界定侵犯隐私权的范畴,因此,目前还难以彻底杜绝这种泄露隐私的现象。
“在法律不完善的现状下,最重要的是,客户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资料。”业内人士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从源头避免销售误导。
那么,如何才能保护好个人隐私呢?消费者最好不要给商家留下个人信息。如确有需要,则要和对方约定保密协议,明确对方不得对外公开个人资料,如对方泄露个人信息,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业内人士为此建议,尽快建立健全针对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细则,国家有关部门成立专门监管机构,彻底打掉信息买卖黑市的“产业链”。从技术上加强对公民信息安全的保护。通过宣传和告知,让公民加强对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重视和认知。
[上一页] [1] [2] [3] [4] [5] [6]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