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投资宝典

理财课堂实录:基本投资逻辑发掘动荡市场机遇

2011年11月22日17:38
来源:搜狐理财

    今天在很短的时间内,我们整个思考问题的经济逻辑没有改变,有哪些逻辑对于我们思考投资的问题,讨论理财的问题,去考虑我们个人的资产如何能跟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的经济环境的规律,实现有机的结合和统一,到底有哪些基本的规律可以提供我们作为认识问题的角度呢?有几个最基本的概念。交流这些基本概念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现在认为的复杂的环境和问题都可以用金融学、投资学最基本的逻辑来加以解释。在这个大的影响市场环境各种各样很复杂的局面中都有一些什么样的概念可以对我们清醒的认识这些问题能产生良好的帮助呢?

  第一,流动性。流动性是最近几年来,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在所有的新闻媒体上,我们每天都可以看到的。大家经常讲现在市场全球流动性泛滥。2008年危机刚起来的时候,整个市场流动性紧缩。现在各个国家的央行,中央银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要对整个市场进行流动性管理。到底什么是流动性?我们学习过经济学的人知道流动性是经济学中最基本的讨论问题的概念。他反映的是一种资产转换成另一种资产的难易程度。一种资产在两种不同类型的资产要进行转换的时候。这个转换怎么样比较顺畅的能进行呢?需要基本条件:第一,两种资产进行转换,他的效率要比较高。首先,转换比较容易。第二,效率高,整体在转换过程中造成的资产价值的损耗比较低。一种资产能够比较便捷的转换成另一种资产。转换效率高的、比较容易实现的、对它整个价值产生影响小的我们都认为这种资产的流动性是比较强的。我们衡量流动性的时候更多的我们喜欢用现金。任何一种资产转换成现金的难易程度我们来考虑各种资产自己的流动性状况的基本标志。现在我手中有国债、国库券,我要拿国债变成现金,这个时候相对来说是比较简单的事情。只要到债券市场上,你自己可以瞬间把你手中的国债卖掉。

  你说我手中是股票,是大盘蓝筹股。每天这些股票都是几亿、几十亿股在这里成交。你要卖出自己的股票的时候也可以瞬间完成。这个时候你的股票的流动性比较强。同样是股票,你买了创业板的公司,这个公司股价很高,每天的成交量很小。如果你手中有比较大量的股票要抛出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接盘,尽管股票的价值很高。但是没有这么大的成交量作为接盘的时候,你要抛,不能瞬间成交。你即便要抛出去的时候,必须把价格向下压,造成整个市场价格的下跌,对你的机制形成损耗。

  你说我手中有一套房子。现在价格也很高,我在这个时期急用钱的时候,房子要迅速卖掉。最后大家发现这个事情没有那么简单。这个时候你很难在这个时刻立刻能够找到一个合适的买家愿意用你双方能够就这个房子的交易价值能够迅速的达成协议的时候,可能没有那么简单。这个时候毫无疑问,房产本身的变现性、实现流通的流通性相对于股票和债券来说,就要低一些,流动性就会比较弱。所以在个别资产上,我们把各种资产转换成整体市场现金的难易程度作为流动性衡量的基本标志的时候,在全社会范围内。我们讨论不是单一资产,是全社会所有的财富实现转换的时候,到底它的难易程度怎么样呢?我们是在全社会衡量流动性的时候,一般的是在社会现实环境下可流通的货币的数量来做一个标志。我们这个社会到底在流通着多少现金,这些现金去作为购买资产的一个基本的偿付能力的时候,它的价值量和物质量两者之间是不是能形成匹配,作为我们在宏观上讨论一个社会经济流动性的时候基本的思维方式。

  学习过货币银行学的同学都知道,在宏观上衡量社会流动性的时候,基本上是用流通中的货币来加以度量的。货币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口径,M0、M1、M2,M0是纯粹的现金。现金可以迅速的形成一个即时实现的购买力。我们认为这是M0,作为社会整体流动性表彰的第一个口径。除了现金之外,那些机构长期的存款,反映了整体社会可以在比较长的时间内能够保持一个充分流动和使用调动的社会的基本资金的度量口径。我们就把现金加上这个机构的长期存款作为整个社会流动性表中的第二层次,我们称为M1。机构短期存款加上居民的长期储蓄构成了我们现金衡量的第三个口径M2。M2成了我们大家经常谈到的各种各样宏观分析条件,分析整个社会基本面状况的时候最重要的一个反映流动性的指标。

  每个月人民银行都要公布社会整体流通中的货币,最重要的指标公布的就是M2。人民银行发出来的所有现金加上机构手中定期、活期的存款,加上老百姓的定期存款。这些钱加在一起构成了社会流通中的货币量。这种货币量在现实环境上对我们有什么用?我们有那么多现实的货币量,对我们具有什么意义?从投资的角度来说,现实的货币量,这些价值量在一个均衡的经济中一定会和我们的物质量匹配。一个社会经济运行好不好,最重要的基本条件,每一个个体来衡量的时候,大家一个基本的标准就是我要买东西的时候,我手中一定要有钱。我有钱可以买到我需要的东西,手里有东西的人要卖东西的时候,可以把我想卖的东西卖出去。收到我可以得到的钱。整个社会经济实现正常经济循环的基本条件就是社会整体的财富要实现一种均衡,这种均衡就是他的物质和价值量一定要实现匹配。

  我要卖东西的人就能把东西卖出去。要买东西的人手里有钱,可以买到我所需要的东西。两者之间实现了均衡,就是说明货币的理想均衡方程。MV=PY,M是货币存量,V是货币流通速度,P为价格水平,Y为实际产出水平。在一定价格上有多少产出相乘,就是社会上物质生产出多少东西。每一个物都要有一份钱跟他相对应。和钱的总量和流通速度两者之间实现均衡。这就是理论上来讲社会实现经济良性循环的最重要的标志。实现这种均衡,社会经济发展就可以保持良性循环的状态。我们的经济就保持了一个均衡的状况。

  理论上的均衡永远是一种理想状态。现实情况下从来没有人知道到底一个社会中应该有多少货币量才是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均衡状况。两者之间不均衡就会出现问题。如果MV大于PY,也就是钱多了的时候,更多的钱追逐少数的商品的时候,一定会造成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反之,社会上MV小于PY,有更多的东西,但是没有这么多钱,这叫通货紧缩,经济处在一个萎缩状态中。这两者之间实现均衡最好,但是到底一个社会应该有多少价值量和物质量进行匹配呢?没有人知道。没有一个衡量这个问题的,不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我们没有一个衡量这个问题的终极的标准。但是物质量和货币量两者之间整体的变化趋势。量到底是多少我们不知道,但是变化的趋势我们是可以把握的。或者整体的速度我们是可以甄别的。我们不知道真正有多少价值和物去相匹配。但是我们知道价值也是我们的货币增长的速度和物的增长速度应该要保持一个基本均衡的状态。

  这个时候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在中国现行市场情况下就会出现一个大的矛盾。就是相当长的时间,中国整体货币的增长速度,我们人民银行每年新增发的货币以17%的速度增长。今年三季度出来是16.5%。所以我们知道我们货币增长速度基本上是17%。社会财富的增长速度是,我们经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长期来看我们一般保持10%的增长速度。货币的增长速度是17%,物的增长速度是10%。中间有7个点的差距。通货膨胀了,物价上涨。三十年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始终是伴随着通货膨胀。长期来看我们整个社会通货膨胀基本是在4%到5%。就说5%,还能够平衡。有17%的货币增长量,10%的物质增长量,加上5%的价格的变化。最后长期来看还缺了两个点,这两个点跑哪去了?一年少两个点,几十年下来不知道多少点了。这是金融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课题,麦金农的“中国货币之谜”。中外学者长期以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非常深入的研究,到底多出来的那两个点跑哪去了呢?中国经济运行中有一个大漏斗,出去的钱就漏下去,就消失了。多方面专家学者都去研究,到底这个钱跑哪去了?不同学者有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分析。有一点大家认为非常重要的吞噬了、吸纳了中国社会多余的资金,就是在正常的统计口径之外有相当大的一批商品本身的价格在我们可以认识的口径之外很大的增长。财富的变化并没有被我们传统的思考问题,或者认识问题的基本逻辑所涵盖,这个涵盖也就是我们讨论通货膨胀问题的时候,社会有相当多的财富、资产价格的变化并没有被通货膨胀这个指标涵盖。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责任编辑:赵晨)
  • 分享到:

  查看更多投资理财资讯,请点击进入搜狐理财频道>>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