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境外市场在期指推出后一致下跌的前车之鉴、大盘蓝筹潜在的抢筹行情,以及结算日大盘波动加剧的特征,会否改变当前市场的僵持呢?
黄婷
大盘已经持续震荡近9个月,但从3月16日(即股指期货推出前一个月)至今,沪深300指数已经累计上涨超过5%。
结合境外市场在股指期货推出前的历史经验,在股指期货推出前一个月,市场大多呈现上涨走势,其中,恒生指数当时上涨14.34%。
股指期货将在下周五正式出炉,A股市场又将如何演绎呢?
五大境外市场期指推出后一致下跌
境外市场在股指期货推出前一个月普遍出现上涨,但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后,这种短暂的行情也往往出现“见光死”,五大境外市场无一例外地在股指期货推出后一个月出现了下跌的走势。
美国在推出标普500股指期货之后一个月内,标普指数下跌0.72%。
日经225指数期货推出之后,一个月内,日经225指数下跌7.8%。
韩国,股市在韩国KOSPI 200指数期货推出后一个月内,指数下跌5.43%。
中国台湾加权指数也在股指期货推出后一个月下跌了8.53%。
中国香港市场在香港恒生指数期货推出后一个月,指数下跌5.90%。
东方证券指出,股指期货的上市都在其前后形成了市场的中期头部。对欧洲市场而言,期货上市当日形成了市场头部;美国市场头部在上市日之后的几个交易日出现;亚洲市场上,日经225 指数、KOSPI 200 指数、台湾加权指数,头部分别出现在期货上市前的10 天、4 天、1 天,而恒生指数、H 股指数,头部则分别出现在期货上市后的1 天、17 天。
“股指期货本身不会对大的趋势产生本质上的推动。”上海鑫狮投资管理总裁迈克吴说。
从已经推出股指期货的境外市场走势看,中长期市场走势并没有受到股指期货推出的影响。
美国在1982年4月份推出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当时美国正处于1980年以来的熊市中,股指期货的推出并没有改变美股的熊市特征,美国股市在股指期货推出后中长期仍维持下跌趋势,直到1982年8月才触底。
德国、韩国、日本以及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市场也是如此,股指期货的推出对各个市场中长期走势并没有产生根本性影响。
沪深300股票将现抢筹行情?
在大盘蓝筹股跑输小盘股长达8~9个月之时,股指期货的推出是否能推动市场盼望已久的蓝筹行情呢?
东方证券指出,日本、德国的案例都表明股指期货推出前期上涨较多的大盘股下跌得也更加迅速。“因此,单凭股指期货推出全面带动风格转换的概率比较低,大盘股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后的走势还要进一步观察基本面。”
但东海证券分析师鲍庆则同样用研究数据指出,从境外市场股指期货推出的历史经验看,一般来说,占指数权重越大的个股在股指期货行情中表现越好,其中,成份股中权重排序靠前的个股优于排序靠后的个股,同一行业内权重大的个股优于权重小的个股。
香港丰盛融资董事黄国英也认为,活跃的期货市场可以提升A股的效率。除此之外,可对冲风险、快速建仓、拆仓,与及可以使用多元化的策略,都会提升A股的估值。
他同时指出,从当前A股市场的表现看,投资者似乎并未真正意识到股指期货的推出对市场的正面影响。“趁现在利好因素仍未反映,最直接的方法,是收集沪深300标的,一旦上述论点获认同,回报可以甚丰。”黄国英说。
深圳君赢投资总经理王伟臣已经大面积布局蓝筹股,他认为,大盘蓝筹股是股指期货的战略性筹码,在股指期货推出之前,这种战略性的筹码被多头主力运用到股指期货寻找对手盘上,股指期货多头主力的目的在于在市场上寻找到空头,利用他们手中的筹码逼空。之后再全力拉动大盘蓝筹股,尔后,等大盘蓝筹上涨到高位的时候,多头主力再将手上的筹码做空,再赚一波。
“真正的二八风格转换要等到股指期货推出之后。”王伟臣称,届时大盘蓝筹至少有50%~100%的上涨空间。
鲍庆则指出,从过去几年的经验看,每当中小板综指与沪深300的相对估值回落时,沪深300指数都有一段较大幅度的上涨。假设相对估值恢复到历史平均水平,粗略计算沪深300代表的大盘股约有30%的上涨幅度。
鲍庆同时指出,从主要权重板块的估值看,沪深300股票中,金融服务、采掘、房地产、黑色金属等行业的估值相对来说都较低。其中,金融服务和房地产行业无论从绝对PE、相对PE,还是PB来说,都处于申万23个行业的底端。
在香港运作对冲基金的柏坊资产投资总监谢柳毅也认为,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后A股会出现一波蓝筹行情。但他指出,目前存在的不利因素就是A股市场上即将流通的大小非比较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股指期货推出所带动的蓝筹行情的涨幅,涨幅有可能因此低于市场预期。
结算日大盘波动加剧
“每个月股指期货的结算日对大盘影响是最大的。”上海一位私募基金人士指出,结算日当天,资金要平仓或者获利了结,容易导致大盘的大涨或大跌。
股指期货合约一般采用现金交割的方式,为保证期、现市场价格的最终收敛,最后结算价往往根据现货价格制定。临近交割,大量套利与套保头寸势必要进行大规模平仓,另外,投机者也可能会通过拉抬或打压指数来操纵现货市场,以影响最后结算价的确定,从而凭借期货市场的杠杆机制牟取暴利。
上述市场各方参与者的行为,所可能引发的在最后结算市场价格与成交量异常波动的现象被称为“到期日效应”。
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境外股指期货市场存在显著的到期日效应。美国学者研究发现,在到期日标普500指数价格呈现显著的波动性特征,现货价格明显具有向下运动的压力。
其他国家或地区股指期货市场的到期日效应也较明显,加拿大多伦多股票交易所的TSE300指数期货合约,在到期日呈现较高的交易量以及波动性特征。另外,挪威奥斯陆股票交易所指数期货合约、日本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澳大利亚悉尼期货交易所AOI期货合约也均发现存在类似现象。
中原证券分析师邓淑斌指出,由于跨期套利以及投机头寸临近交割日的大规模平仓行为,在境内股指期货最后结算日,期货价格依然会有可能呈现波动较为剧烈的特征,导致期、现市场的价差扩大。
谢柳毅也指出,从港股的经验上看,结算日前两个交易日现货市场一般会出现上涨,A股股指期货推出后,结算日前A股市场上涨的概率可能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