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诉中发现风险测试存疑
在汇丰银行投诉未果后,邹先生选择向深圳、上海、北京三地的银行监管部门进行信访。伴随着信访,汇丰银行方面提出的补偿限额从1万元升到了5万元,而邹先生更从信访中发现了自己被销售误导的更多疑点。
“说实话,我是个很保守的人,我没投资过股票,也没买过什么理财产品。当时在汇丰银行,那个客户经理要给我做风险测试,我还特别跟她说自己很保守,那些选项里能承受的内容都帮我选最低的。”邹先生回忆,自己在做风险评估测试的结果为“保守型”的客户,“但是深圳银监局在处理我的信访投诉时,给我看到我的风险评估测试报告的结果却是“平衡型”的客户。
邹先生告诉记者,虽然那份风险测试报告上有自己的签名,但因为报告与其他的合同一样,都是自己先签名,然后由理财经理填写内容,他无法即时确认报告的内容。“而且,在这份报告里还有一处日期填写错误,有人代替我在修改处进行了签名确认。”他向记者质疑,如果报告真的是先填写后再由自己签名确认,怎么可能内容错了,但修改确认的签名却不是自己的。不过,在记者采访中,邹先生并未能出示这份风险测试报告。“我之后也向银行索要过,但汇丰银行说不能给我,而且没有任何原因。”
根据银监会的相关规定,银行所销售产品的风险程度要和购买者的风险承受能力相符合。因为邹先生所购买的两款QDII产品都属于“低至中度风险”,如果邹先生属于“保守型”客户,则他不能购买相关的产品。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