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0日,由搜狐金融事业部主办的“搜狐金融德胜论坛--银行家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论坛汇聚银行业业内权威人士,共同展望来年经济及货币政策,探讨信用卡、中小企融资、高端财富、移动金融等热点话题。搜狐理财频道进行现场报道,以下是搜狐理财频道对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吴晓求的专访实录: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所所长 吴晓求 |
主持人:各位搜狐网友大家好,这里是2012搜狐德金金融论坛,坐在我旁边的是吴晓求老师,吴老师跟网友打个招呼。
吴晓求:大家好。
主持人:您觉得2012会降息吗?
吴晓求:我认为2012年降息概率至少上半年概率基本上不存在,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概率还是非常大。
主持人:2012年总体货币政策是什么样的?
吴晓求:我个人认为从偏紧的货币政策回归到常态化的货币政策,因为中国的经济的确步入一个正常的轨道,包括2012年CPI在3%左右,经济增速正常维持在8.5%—8.8%的水平,这种经济是常态化的经济,也许2012年外部有什么不确定性包括欧债向什么方向发展现在还不太清楚。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经济的确需要常态化的货币市场,常态化的货币政策显然并不意味着存款准备金率是21%,21%还是偏紧的货币政策,从这个意义判断在2012年调低存款准备金率的可能性是有的,但是利率调低的可能性还是比较低的。
主持人: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次序会是什么样的?
吴晓求:具体不太清楚,至少两次是没有问题的。
主持人:不确定因素欧债危机对中国的经济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吴晓求:说起来非常复杂,美债和欧债对中国经济带来的影响是不同的。曾经出现过美债危机,美债危机后来没有出现,之所以美债没有出现微机虽然调低了信用评级,但是没有出现像现在欧债这样的状况,是因为它有两个手段缓解或者推迟了,一个是国会提高债务上限使它可以再增发新的国债弥补不足。另外,它有独立的货币政策手段,可以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来对冲所谓的美债危机。当然这个实际会损害美元的长期基础,欧债不同,欧债是一个结构性不对称的市场,也就是说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不匹配的,所以它不可能通过量化宽松的欧元政策来对冲欧债主权债务危机,所以欧债实实在在的风险,而且它对中国经济出口会带来直接的消极作用。一旦出现欧债危机,它只能做的是收缩财政,也就是说一方面减少支出同时可能裁员,外部需求减少,欧盟又是中国的第一大贸易国,需求下降当然对中国经济会带来直接影响。美债危机通过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现在全球市场注入新的美元流动性,但是实际在扩张需求,美国和中国有大量的贸易,扩大需求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实际上也是在帮中国市场扩展需求。对美国的出口并没有减少,看得出来两种所谓危机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还是不同的。
主持人:现在有一种说法其实中国并不应该对欧债危机有所作为,但是也有一种说法认为我们应该援助他们,您觉得哪种比较可行?
吴晓求:欧洲的问题还是需要他们自己解决,我们通过一个适当的机制援助以提升中国在国际事务特别在国际金融事务中的发言权,这是一个方向,但是这个需要通过什么机制非常重要,而且有什么保障什么权益,包括某种条件,没有无条件的援助,当年韩国出现金融危机提供援助也是附加了很多苛刻的条件,世界各国都是这样的。完全无附加条件是不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
主持人:假如中国去救助,您觉得最希望拿到的权利是什么?
吴晓求:对称的。包括承诺一些改革,包括不平等待遇包括承认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甚至包括去掉冷战思维等等,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是全方位的。
主持人:现在A股市场比较低迷,能否预测一下2012年股市未来的走势。
吴晓求:我不说走势,我只能说2012年应该说我个人还是充满了信心,除了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温总理说提升股市信心,作为总理在关注市场,我们还是要有信心。2011年是中国资本市场最暗淡无光,中国经济9.2%增长,指数下降21.4%,而且这个还是继2010年基础上的下跌,2010年经济增长10.4%,它也下降了17%,这个是非常难以理解的。很难说这是一个回归价值,只能说中国资本市场出现某种结构性问题。包括前几天我讲到,我们对资本市场的理解从认识上是模糊的,从认识上是不清楚的,战略上也是模糊的。再加上政策是边缘的,市场上供求关系是失衡的,所以投资者信心是匮乏的。从逻辑上非常清楚,要使中国资本市场有发展,首先要端正认识,认识正确是前提,调整政策是重点,让市场回归常态是目标。调整政策的核心就是如何使市场的供求关系不要长时间处于失衡状态,每年要从市场上融资,另外又使得各种资金难以进入到这个市场,这个市场肯定出问题。希望战略性的资金能够进入到资本市场,我认为这个是很好的。除了战略性资金包括社保基金业包括企业年金也包括部分的商业保险资金等等,改革QFII制度还有扩大QFII的规模,同时适时审慎处理好发行的时机和规模,让投资者产生信心,这样市场才能有发展。如果2012年我们把这些问题处理好了,还是对2012年充满希望。
主持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