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外汇频道-提供外汇行情和各国外汇资讯的门户 > 全球央行动态

欧洲央行加息后美联储是否跟进 美加息还有多远

来源: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2011年04月18日09:02

  目前各界都在关注美联储是否会启动加息。一旦加息,将意味着全球货币政策转向紧缩,并影响我国宏观政策的力度与方向。

  4月7日,在通胀率连续四个月超过2%的警戒目标且继续攀升的压力下,欧洲央行被迫上调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1.25%,以抑制通胀预期进一步升温。这是2008年三大经济体采取量化宽松政策以来的首次加息行动,也是欧洲央行成立以来首次在美联储之前提升基准利率。

  目前各界都在关注美联储是否会启动加息,因为美联储退出量化宽松、进入加息周期,将是世界经济走出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衰退、全球货币政策由宽松转向紧缩的标志,也直接关系到我国各项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力度和方向。

  欧洲央行迫于通胀压力升息,并非加息周期开启

  今年以来,国际粮价和油价轮番上涨,直接加大了欧元区输入型通胀压力:能源价格连续数月以两位数增长,进而推动交通和居住价格出现快速上涨的态势;食品(包括烟酒)价格也明显上升。同时,自去年3月欧元区生产者价格扭转下跌势头以来,已持续11个月上涨,且涨幅出现明显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加大了价格上升由生产过程向消费过程传导的压力。2月,欧元区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分别同比上涨了2.4%和6.6%,均升至2008年10月以来最高水平,3月份CPI初值进一步升至2.6%。为了防止原油、食品价格上涨对价格总水平和核心物价水平的“二次效应”,即工会可能要求提高工资从而将欧元区拖入工资和价格螺旋上涨,欧洲央行被迫加息。

  但是,对于是否进入加息周期,欧洲央行的态度十分谨慎,声明此次加息并不必然地意味着是一系列加息的开始。尽管欧元区整体复苏步伐日趋稳固,但分化严重:德国一枝独秀复苏强劲,而希腊、葡萄牙等“外围国家”经济仍在衰退。由于欧洲央行把抑制通胀作为货币政策的单一目标,此次加息更多的是体现了德国希望抑制通胀的愿望,而牺牲了希腊、葡萄牙等国渴望继续刺激经济的诉求,继续加息将进一步损害这些国家为经济复苏所付出的努力,可能使刚刚露出曙光的经济复苏进程再次陷入停滞。而且,欧元区各国正致力于削减赤字,财政紧缩已成为经济增长所面临的不利因素,在这种背景下若持续加息,将危及欧元区经济复苏的基础。

  更为严重的是,加息将导致处于困境的“欧猪五国”借贷成本上涨,可能会使主权债务危机进一步恶化和蔓延。近日,希腊、葡萄牙、西班牙等部分欧元区国家的信用评级被再次下调,而葡萄牙则在总理宣布辞职后向欧盟提出救助请求,导致债务危机的阴影又一次笼罩在欧元区经济复苏的进程上。根据Bloomberg统计,五国将在二、三季度迎来还债高峰期(意大利、西班牙二季度分别有744.21亿欧元和392.06亿欧元的债务到期),加息将直接推高这些国家的融资成本,不仅不利于解决危机,甚至可能使危机恶化和蔓延。

  基于以上考虑,可以判断,欧洲央行尚未启动加息周期,而将视未来几个月欧元区通胀走势和债务危机的发展,适时、稳妥地退出量化宽松,以减轻周边国家因加息带来的债务负担和增长压力。

  美联储内部就加息出现分歧

  欧洲央行加息后,英国、日本、美国并未响应。英国央行认为经济复苏基础不牢(去年四季度经济萎缩0.5%,同时失业率居高不下),银行业仍有大量问题存在,继续保持0.5%的基准利率不变。日本忙于震后救灾和处理核危机,央行的政策是继续向市场提供流动性,更不会加息。而美联储内部则出现了分歧:一部分官员认为应该继续维持现有低利率政策,而另一部分官员则表示在今年年底之前就应该进行加息。

  4月8日,路透社刊文《迹象显示美联储内部就加息现分歧》,对里奇蒙德联储主席莱克(Jeffrey Lacker)和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桑德拉。皮安纳尔托(Sandra Pianalto)关于美联储是否加息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前者认为,在过去6个月内,通胀风险略微上升,年底加息是从当前经济现状出发最有可能的结果。后者则指出,没有证据显示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快速上涨会导致长期通货膨胀,因此美联储应该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维持目标利率在极低的水平,并且应该继续按计划完成6000亿美元国债采购项目。

  实际上,在此之前,费城联储主席普罗瑟(Charles Plosser)就公开发布了一篇美国货币政策退出计划的报告。他认为自2010年年中以来,美国经济复苏动力强劲,经济增长基础坚实,复苏趋势还将延续。美国的消费支出处于强劲的扩张周期中,企业投资(特别是设备及软件投资)对整体经济的增长也起到持续的支持作用。劳动力市场也在改善中,企业招工增加,失业率开始回落。房地产行业虽然依旧是经济复苏的短板,但已经趋于平稳,并且随着整体经济活动逐步活跃,商业地产也将开始改善。因此,“虽然当前一些国际突发性事件对全球经济带来一些不确定性因素,但是就目前美国经济的复苏力度而言,决策者应该开始对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策略进行规划了。当时机来临时,美联储必须以一切有效措施来收紧货币政策。”

  这些争论清晰地反映在美联储3月15日货币政策决策例会会议纪要之中:部分官员认为持续上升的油价可能削弱经济复苏并加速通胀水平上升,建议最好在今年收紧银根。但这样的声音在美联储内并不强,因此目前仍保持0-0.25%的超低利率,继续执行QE2,认为在房地产市场依然疲软的情况下,当前货币政策对美国经济的作用是积极的。然而,在欧洲央行加息后,美联储的立场是否会有所松动呢?

  美联储加息还有多远

  与欧洲央行单一通胀目标制的货币政策不同,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具有双重目标:“稳定物价水平”和“促进充分就业”。因此,判断美联储是否加息的关键不仅要看其通胀水平,还要看就业市场的恢复。同时,美联储推出量化宽松政策,主要是为了恢复金融系统的造血功能和救助遭受重击的房地产业,因而其货币政策是否转向也需要看这两个目的是否达到。

  第一,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推动,美国物价确立上升趋势。2月份美国CPI同比上涨2.1%,连续3个月上升;核心CPI同比上涨1.1%,连续4个月上升。按照美国核心通胀2%的目标来看,通胀压力并不明显。但是从环比变化来看,美国CPI已连续3个月保持在0.4%以上的涨幅,核心CPI也连续2个月维持在0.2%的涨幅。同时,PPI上涨速度大大超出预期,2月中间产品价格和制成品价格同比分别上涨7.8%和5.6%,环比分别上涨2.0%和1.6%,是经济触底复苏以来的较快升幅,显示出生产者价格逐渐走高并向消费过程进一步传导的趋势。这些统计指标的变化表明,在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飙升之际,美国物价总水平持续上升的趋势已经基本确立,但距离警戒目标尚远,还无加息必要。

  第二,就业市场明显改善,但失业率仍然居高难下。3月份非农业就业人数比2月份增加21.6 万人,失业率从2 月份的8.9%下降至8.8%;近6个月非农就业人数月均增加14.9 万人,明显高于近12个月10.8 万人的月均增加人数,就业市场好转迹象愈加明显。但是,建筑业和金融业就业状况仍然低迷,表明遭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两个行业的就业复苏仍然举步维艰。同时,当前美国失业率下降至8.8%,可能并不是就业市场的真实反映。由于一些劳动者在失业后主动退出劳动力市场,导致美国劳动参与率持续下降至58.5%,远远低于金融危机前63%的水平。而当经济复苏前景改善后,这些人会重新加入劳动力市场,必然加大就业的压力。如果加上这些潜在的失业者,当前的就业市场改善状况可能并不乐观,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

  第三,金融市场相对乐观,信贷环境逐步改善。美联储最新的商业银行信贷调查报告显示:供给端,在受访商业银行中,对消费者及工商企业压缩信贷标准的净占比已经回落至危机前的水平;在需求端,消费者和企业的借贷意愿也在继续上升,受访商业银行中,对消费者借贷意愿增强的净占比已经由负转正,对工商企业借贷意愿增强的净占比几乎回升至历史正常水平。2月,美国总体消费者信贷余额同比增加76.2亿美元,至2.420万亿美元,增幅3.8%,为2008年6月份以来的最大增幅,也是连续第五个月实现增加。这表明美国经济触底复苏以来一直在银行体系内循环的流动性正在逐步向实体经济传导。如果这个趋势延续,美国超发的基础货币和逐渐恢复的货币乘数将造成广义货币供应量进入快速增长的通道,将进一步推动美国物价水平进入上行通道。

  第四,房地产业复苏依然艰难。2月美国新屋销售较上月剧减16.9%,跌幅惊人,经季节调整后按年降至25万户,创下1963年有纪录以来的最低;新屋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则大减28%,待售新屋目前存量相当于8.9个月的销售量。更令人吃惊的是,美国家庭数超过1.1 亿户,但2月未经调整的单栋房屋销售仅1.9 万户。房屋市场经历数年萎缩之后,不但未能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看起来反而还会拖累今年的增长。

  综合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既有乐观的方面,也有不利的因素:金融市场正在稳步复苏,而房地产业仍然没有摆脱衰退;物价水平基本确立了上升的趋势,但距警戒目标尚远;就业市场明显改善,但失业率仍然居高难下。因而总体来看,美国经济复苏的基础难说已经稳固,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加息的时机并不成熟。

  而且,2012年是美国总统的选举年,如果没有就业市场的强有力复苏,奥巴马总统竞选连任将异常艰难。历史上没有一位总统能够在失业率在8%以上连任成功,而即便是按照当前的下降速度(每月下降0.1个百分点),11月美国失业率才会降至8%。在此微妙时刻,美联储断然不会贸然加息影响奥巴马总统的连任计划,而是将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以加快就业复苏。

  据此可以判断,美联储不会急于做出货币政策的调整,最有可能的是在QE2结束后,不再推出QE3,并根据下一步就业复苏的态势和通胀形势的发展决定货币政策是否转向,但在年底前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作者单位:国家信息中心)

(责任编辑:姜隆)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