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提示:为体验更加畅快的网页浏览,推荐您使用双核高速浏览器,点击此处下载搜狗高速浏览器QQ高速浏览器
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提供个人理财资讯和理财工具服务 > 理财资讯

艺术品份额交易 关了它吧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周增军
2011年04月02日17:41

  一个月前,《财商》对“艺术品份额交易”以封面专题的形式率先进行了报道,并重点向投资者提示了五种风险:真伪难辨、价值难断、退市缺陷、击鼓传花、监管缺位。此后,“艺术品份额交易”成为所有媒体的关注焦点。

  这里,我直接说出我的看法:关掉它吧,现在就关掉。否则,等到有太多投资者身陷其中之后再想关掉它,付出的代价恐怕就太大了。

  我的理由很简单:从交易链条看,“艺术品份额交易”是一个典型的“庞氏骗局”,是“用甲的手帕揩乙的鼻涕”,是“拆东墙补西墙”。即,前期投资者的“利润”源于后来投资者的“投入”,一旦新的“投入”不足,链条就会崩断,来不及退场的投资者就会被“淹没”。

  核心的问题依然在于,第一,艺术品无法定价,同样一件作品,有人认为值一万元,有人认为值一百万元,不同的个体对其估值有天壤之别,这样的东西不适合向普通投资者出售,更不适合以证券化的形式向普通投资者出售;第二,艺术品无法产生持续的现金流,也就不具备证券化基础,普通投资者介入的原因也就只能是寄希望于“高价转手”卖给下家。

  以白庚延的画作《黄河咆哮》为例,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其市值上升了12.36倍,由600万元上升到了7416万元。

  但是,这个游戏的“妙处”即在于,作为一件艺术品,谁又能说它不值这个价钱呢?兴许,它该值18亿元呢,谁又真能说得清呢?

  所以,还是应该把它以拍卖会的形式寻找专业买家或者富豪买家为好。比如,被类似如弗朗索瓦·皮诺、李彦宏等富豪以18亿元人民币的价格买走,挂在自己家里欣赏,也是一件好事。

  至于通过份额交易,在普通投资者手里兜来转去,击鼓传花,利用大众的羊群效应忽悠出个天价,最后却发现,埋单者根本没有埋单能力,又该如何收场呢?

  干脆点儿,关了吧。《财商》主编

(责任编辑:郭亮)
  • 分享到:
 
  [Ctrl+Enter]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热评榜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