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唐曜华
本报讯 证券时报记者翻阅银行三季报发现,早在加息之前,不少银行已提前在二、三季度大力吸收定期存款,以加息前的低利率锁定了部分定期存款的成本。
据季报披露,截至9月末,兴业银行定期存款较年初大增38.58%,浦发银行、交行企业定
期存款较年初分别大增33.63%、35.37%,南京银行前三季度存款总额较年初大增33.32%。上述银行除南京银行外,其他各家都披露了定期存款的新增情况。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各家银行新增定期存款以企业定存为主;并且从部分银行的财务报告中也可看出,银行在三季度有突击增加定期存款的痕迹。
以交行为例,尽管第三季度并不是交行存款总额新增额最多的季度,但是第三季度交行新增存款的结构明显以定期存款为主。交行的公司定期存款在2010年一季度、二季度的新增额分别为508.92亿元、350.32亿元,到第三季度新增额突然猛增至957.62亿元。而第三季度交行存款总额总共不过新增了1056.27亿元。也就是说,第三季度企业定期存款为交行存款总额贡献了90.7%的新增额。
不久前交行的表态也印证了该行第三季度公司定期存款猛增的“主动”成分。在交行第三季度业绩分析师交流会上,交行称,该行在二季度到此次加息前主动安排了一定的公司定期存款。
浦发银行也是在第三季度实现企业定期存款大增。三季报显示,浦发银行第三季度新增企业定期存款709.68亿元,占前三季度浦发银行企业定期存款新增额的50.2%,为该行第三季度存款总额贡献了80%的新增额。
分析人士认为,之所以加息前银行定期存款大增,一方面,与银行资产负债期限匹配有关——在银行中长期贷款占比较高的资产结构下,增加定期存款有利于银行资产负债期限匹配;另一方面,则可获享此次加息的期限收益。银行可以加息前的低利率锁定部分定期存款的成本,保证该部分定存不会“被加息”(提前支取的情形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