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央行在公开市场发行了250亿元1年期央票,招标利率进一步上行至2.09%。目前二级市场1年央票利率在2.15%附近,与一级市场利率还有5-6BP左右差距,理论上仍存在继续上行的可能性,不过,1年央票利率是否继续上涨还需结合市场需求而定。
相比上周,周二市场受
1年央票利率再度上涨的影响较小,尽管盘面上出现少量抛售,但集中在1年左右的短期品种之上,中长期品种收益率变化不大,债券收益率曲线继续扁平化。利率品种方面,10个月的08央票47成交在2.11%,2.9年的10央票42成交在2.675%,8.3年的08国债18成交在3.09%,9.8年的10附息国债07成交在3.23%;信用品种方面,11个月的10铁道CP03成交在2.61%,2.8年的10中铝(601600,股吧)业MTN1成交在3.39%,4.9年的10中石油MTN1成交在3.755%。债券市场之所以对央票利率上行反应平淡,主要是因为机构此前已经对利率上调有所预期。事实上,市场上1年左右的短期品种之前已经有所调整,尤其是新发1年AAA级短融一二级市场几无溢价,多成交在票面利率,由此也倒逼银行间交易商协会本周再次上调1年期短融发行利率以保持适度的一二级市场利差。
但值得注意的是,周二市场资金面依然偏紧,一些主流机构还需融入资金。随着农行IPO以及地方债重启发行,市场资金面将再次面临考验。另外,近期一些主流机构的观点显示,接下来几个月国内将面临较高的通胀水平,5、6月份CPI指数将在接近3%的水平运行,CPI峰值可能会在8、9月份达到。在通胀日趋上行的背景下,长端品种的交易性价值不断下降。有鉴于此,对于投资者而言,目前缩短久期控制风险可能是相对合理的投资策略,建议密切关注资金面阶段性紧张导致部分短期品种超跌后出现的交易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