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下发《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免除部分服务收费的通知》(以下简称为《通知》),前不久,各银行34项人民币个人账户服务收费项目被叫停。
与此同时,部分银行频添新的收费项目,小额账户管理费、短
信通知费等层出不穷。据公开资料显示,仅去年半年时间,银行的收费项目就增加了30多项。2003年商业银行的服务收费项目仅有300多种,现在已发展到3000多种,7年多时间内增长了10倍。有人感慨:银行收费项目怎如“割韭菜”,越“割”越多?在储户面前,银行还要霸道多久?收费项目,一边免一边新增
按照《通知》,包括密码重置费、修改费、存折更换工本费等在内的费用均已取消。就在众人准备为此叫好时,有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这34项中的20多项服务,原本就不收费或者早已停收。
在咨询了数家银行的大堂经理或客服后,记者发现,在34项“免单”中,同城本行存款、取款和转账手续费,境内本行查询服务费,签约开立的代发工资、退休金、低保、医保、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账户的年费和账户管理费等,总共20多项收费,多数银行本就不收费。而对于小额账户收费、跨行转账高收费、ATM机跨行取款重复收费等一些常年收费且关注度较高的银行服务项目,《通知》中却只字未提。
更令人无奈的是,“免单”还未启动,某些银行又对一些原本免费的项目重新开始收费。自6月起,光大银行加入了 “短信提醒”收费大军,按照3元/月收取“个人短信通”服务费;招商银行减少原本每月3次的ATM免费跨行取款至1次,每笔ATM跨行取款收费2元;兴业银行今起对开户满3个月、且3个月内账户日均余额小于300元的人民币个人活期存款账户,按3元/季度的标准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
对于“割韭菜”般的监管现状,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微博 专栏)则认为,监管部门并非多此一举,此规定可防止银行出于业绩压力重新开征收费项目。“关于银行收费,我始终认为,对于针对广大公众的基础类金融服务应以低收费或免费为主,而对于高端类、竞争性的中间业务应给予银行充分的自主定价权。”
顾客屡屡“被霸王”,只能自认倒霉
就在记者为34项“免单”而向银行客户询问感受时,却在银行里遇到了这样三位“被霸王”的无奈市民。
丁先生是在听说银行全面免去存折用户的一系列服务费用后,专门跑到某国有银行,要为八旬母亲开一个个人储蓄账号,方便每月转付生活费。可是,他才一开口就被告知,“我们这里不办理存折业务,只能开卡,要交10元年费。”记者陪同丁先生来到另一家银行营业厅,同样被告知不办理存折业务。丁先生愤愤地对记者说:“哪儿都不给办存折,那34条不是白免了嘛!”
马小姐的经历更让人同情。刚刚缴纳完信用卡年费欠款的她告诉记者,前两天,她在买房过程中被售楼处工作人员告知,她的名字在银行系统的不诚信名单上。待到银行查询后才得知,她在5年前为了帮朋友完成业绩,办理过一张信用卡,但一直没有开通使用,谁知未开通的信用卡一直在被收年费,而她毫不知情。当她提出要销卡时,信用卡中心告诉她必须先激活信用卡,补缴400多元的欠费后,才能销卡。几经折腾,终于办完所有手续,马小姐原本以为事情就此了结了,但当她询问自己的不诚信记录是否已被销去时,得到的答复居然是“这是总行的职权,我们销不了。”
另一位张先生则为了被莫名收取短信通知服务费,而与银行柜台工作人员争执起来。原来这位张先生曾在该行开过一个个人储蓄账户,后来账户内存款只余下不到十元钱。前不久,他突然接到一条短信,被告知卡内余额不足,短信通知服务已暂停。张先生这才知道这项服务是要每月缴费的。为了让账户状态正常,张先生专程来到银行存了300元钱,并要求取消短信服务,令他意外的是,工作人员告诉他,“今年的服务不能退,退了也照样收费到年底,请您在10月份自动续订前再过来退明年的吧!”
在银行工作人员礼貌的“霸道”面前,三位市民最终无奈选择了息事宁人、自认倒霉。
监管放水,对银行“太宠爱”
事实上,银行的霸道远不止此。前不久,有消费者在某银行的《个人开户与银行签约服务申请表》上,发现了“贵行有权拒绝接受本申请而无需给予任何原因解释”这样的条款,客户开户时必须签字同意该条款,银行才会接受申请。在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看来,这一条款“十分傲慢”,因为“无因拒绝”不符合现代金融机构营销理念,与其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大相径庭。
而南京杜女士的遭遇,更能说明银行的“傲慢”。因为在银行取钱时,工作人员多给了杜女士27000元,她发现后胆战心惊地赶回银行退钱,工作人员却坚称不可能搞错,两次拒绝接待她。无奈之下,她只得报警,把多出的款项交给警方保管。直到晚上,银行对账时才发现失误,于是紧急联系杜女士,可是拿到了多兑出的27000元之后,银行工作人员仅仅是道了声谢便匆匆离去了。
面对强势的银行,消费者当真不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吗?采访中,丁先生、马小姐、张先生都提到了可以向消协、银监会投诉,然而,通常这样的利益损失不过几元、几十元,为此而大费周章实在犯不着,而且“单个储户对于霸王条款和行径,根本没有任何谈判能力”。三位消费者的这种观点颇具代表性。
在刘俊海看来,出现如此局面,除了银行经营者法律意识淡薄、垄断行业竞争不足的原因外,一些监管部门“过于宠爱这些金融机构”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银行收费四宗“最”
最无奈的收费小额账户管理费。账户的日均余额低于300元到500元不等就被收小额管理费,这项收费自执行以来,受到不少客户的唾骂。目前,大多数银行都是按季度来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而平安银行等则是按月来收取。
最常见的收费取款手续费。曾经让银行陷入“口诛笔伐”的同城跨行ATM机取款手续费,去年又现部分银行跟风上涨。继四大国有银行全部实施同城跨行手续费4元的标准后,交行、广发行等部分股份制银行近期也开始上调这一手续费。
最“趁火打劫”的收费挂失手续费。无论是卡挂失,还是密码挂失,不少银行都会收取10元到50元不等的挂失手续费,而对于密码挂失收费项目,有法律界人士称,这是一种价格欺诈。
最“为用户着想”的收费短信提醒费。每个月只要花上2元到3元钱,“只要账户资金有变动,立马就会短信通知你,从而保证你的资金安全”。不少人都办理了此类服务,然而,保证资金安全本是银行分内的事,难道不办理该服务,资金就不安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