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过后,不少年轻人对节日的巨大开支叫苦不迭,他们或是送礼花掉了几个月的工资钱包空空,或是因奔波于各种聚餐而身心俱疲,于是有人给自己戴上了一顶新帽子——节奴。读者认为,商业时代加上中国的“送礼文化”、“面子文化”,使传统民俗变得庸俗化、功利化,成为“节奴”是现实的无奈。不过,节日期间的互相走动,礼尚往来,正是春节文化的重要内容,没有了这些内容,也就没有年味了,所以,这既是一种感情交流,也是一种情感和压力的释放。年轻人只要量力而行,不虚荣,不攀比,完全可以既不做节奴,又能在团圆的节日里交流感情,表达心意。
被迫为奴,现实的无奈
李建波(河南读者):不想做“节奴”太难了,比如压岁钱吧,给少了没有面子,更为重要的是,礼尚往来,人家给你的标准高,你给人家的标准低,有占人家的便宜之嫌,时间久了谁还与你往来?大家都被迫为奴,一个人不愿意做“节奴”行吗?
谢林海(汕头读者):“节奴”,归根结底其实是传统中国人情世故与现实中种种潜规则互相作用的结果。节奴们忙着过节,其实过节的主动权根本没掌握在他们手里,他们是“被过节”。因此,各种各样的节日对于节奴来说,与其说是过节不如说是对他们钱包的洗劫。过节,他们表面喜庆,实则内心充满了耐人寻味的无奈、辛酸与悲哀!
必要支出,无需多抱怨
李忠卿(江苏读者)∶给老人送礼、给孩子发红包压岁,都是年俗的一种,延续了多少年,堪称中国特色,是一种文化传承。其实即便花掉了很多钱,只要换回了亲情,换来了其乐融融的欢乐气氛,做一个开心的“节奴”又有什么不好?钱是身外之物,今天花了,明天还能挣回来,何苦叫苦不迭、自寻烦恼呢?
陈清书(潮安读者)∶生活在人情社会,接待亲朋好友,当然不能粗茶淡饭,更不能太过“抠门”。礼尚往来,该花就得花。一时的金钱透支,换来的是友谊的地久天长,是事业上的合作共赢。
孙仲(江苏读者):有些支出看似超出正常收入水平,但潜在必须性是不容置疑的。比如春节期间喜宴较多,你参加亲友喜宴时随份子,将来你遇到喜事,同样要请人家,人家同样会回份子给你。在特定的情况下你可能是“节奴”,可有朝一日,你或许就是“节主”。
虚荣攀比,是自甘为奴
吴江(南京读者):“礼轻情意重”同样也是中国礼仪文化的题中之意,“量入为出”更是中国人传统的经济生活方式,从这个意义上说,“节奴”这顶帽子的确是节奴们自己给自己扣上的,既然如此,“节奴”们与其去抱怨节日,倒不如反思自己。中国有句俗话叫做“死要面子活受罪”,面子意识才是“节奴”的真正制造者。
梅广(湖北读者)∶春节应酬、送礼自古有之,怎么这个延续了千百年的习俗,到现在才“制造”出“节奴”来?显然,问题并不是出在过年本身。现在确实有那么一些人,他们自身缺乏艰苦奋斗、勤俭持家的意识,习惯寅吃卯粮,崇尚超前消费,花起钱来总是大手大脚,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积谷防饥,在应酬方面更是要面子,好虚荣,喜显摆,爱攀比,如此一来,想不当“节奴”都难。
王培矫(山东读者):不少年轻人过度追求面子,在礼仪、礼数方面盲目攀比,将人情、亲情搞得泛物质化、“过度包装化”,其结果是本末倒置,礼尚往来变成了往来尚礼。人前洋气,人后叹气。一个缺乏定力、把守不住钱袋子的人,不变成“节奴”才怪呢。
观念扭曲,年味儿变质
许朝军(河南读者):年轻人为何会成为“节奴”?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过于看重过节的形式,结果使团聚、团圆、共话情感、心灵交流等节日韵味,被压岁、送礼、物质拜年等过节方式所取代,导致自己成为身心俱疲的“节奴”。
刘庆方(龙华读者):过年重要的是团圆、热闹、祥和的气氛。是现代人扭曲了过年的观念,把过年当成攻关、摆阔的大好时机,甚至被当作变相行贿、受贿的最佳掩饰。如此过年岂能过得轻松、快乐。
章翠(四川读者):“节奴”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消费文化背后的“面子文化”在作怪;另一方面则是中国人传统的“拜权意识”,这种强烈的拜权意识是变相的拜金主义。
量力而行,倡过年新俗
童意(华侨城读者):不是花钱越多年味越足,送礼不在于礼品贵重,而要“送其所爱”。吃喝也不必大摆酒宴,搞点地方特色的小吃,更有味道。感情交流的形式多种多样,应大力提倡网上拜年、短信访友等新年俗。
肖丽(宝安读者):俗话说得好,“吃饭穿衣量家当”,量入为出、量力而行,只要稍微收敛一下虚荣心,就可以“翻身节奴把歌唱”。首先,过节花费应该上预算,而且预算严格控制在自己可支配收入的60%左右。其次,节日期间,尽可能过低碳生活,如小车停开,出门选择搭乘公交车;烟花爆竹不买,杜绝噪音及烟尘;走访亲友尽可能不买礼品,将家里的礼品流转出去等等。
赵志轩(西安读者):要想摆脱沦为“节奴”的命运,平日里就要先加强自我管理能力,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支出,特别是过节时的支出,要作出合理的分配和规划。不攀比、不奢侈、不浪费、不打肿脸充胖子。同时,要提高节俭意识,只有这样,才不会导致花钱如流水,落下沉重的债务,给自己的正常生活带来压力。
话题预告
据媒体报道,尚处于试点阶段的义务教育教师“流动制”将很快在江苏铺开。江苏省政府法制办日前公布的《江苏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办法(征求意见稿)》,明确规定了教师6年必须流动的条款。江苏省实行教师“流动制”的初衷无疑是好的——希望以此来拉平各学校之间的差距,推动教育公平,遏制“择校热”,但教师“流动制”对实现教育均衡究竟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有评论认为,义务教育本来就有就近入学的规定,政府也完全可以通过行政手段遏制“择校热”,“择校热”的根源不在教师而在管理部门,而且教师也有自己的生活和家庭,强制流动也会给他们造成不便。对此,您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