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理财-搜狐网站
理财频道 > 搜狐保险 > 保险业界

投连险退保调查:去年卖得越火 今年亏得越惨

  入市时机失误、投资能力有限以及资本市场持续低迷,都是导致投连险收益不尽人意的原因。对此,有关专家提醒投保人,投连险应该注重长期收益,盲目跟风退保将承担较大损失,投保人或可考虑多种手段以度过暂时的危机。

  东方早报理财一周报记者/余果

  近期关于投连险的风波不断:收益率继续大幅飘绿,账户缩水最高的产品累计可达47%;天津、山东等地出现了大面积退保事件,有保险公司该类产品退保率超过了50%;保监部门紧急叫停销售,多处银行柜台投连产品全部下架;销售过程中的误导行为也正为监管部门严查。

  多面夹击,投连险正在经历今年来最大的难关。

  保守销售成主旋律

  记者联系了沪上多家保险公司,相关负责人均告知记者,目前上海的投连险客户未出现大面积退保,但市场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的确是门庭冷落。

  “近期的一些原因,包括资本市场持续低迷和两次降息导致的产品收益率下降,其风险全部由投保人自己承担。产品收益持续下降,大部分时候都在大幅度的亏损,偶尔有一两个月大盘稍微回暖,比如今年的三四月份,但赚的比例实在太小,投保人选择退保也无可厚非。”一家寿险公司市场部经理如是说。

  但该人士也表示,目前就其所在公司看来,退保人数并无明显的异常,“因各种合同纠纷来退保的客户都有,并不是集中在投连险上,投连这块的退保情况和前几个月差不多。一般来咨询退保的,我们都会给他(她)详细分析退保损失,并建议他(她)慎重考虑。”而各家公司对于退保具体情况都表示不愿多说。

  目前,大部分公司的销售策略都显得很保守,一改往日扎推投连险销售以攻占市场份额的行事作风,“不宣传、不提倡”成了第四季度的主旋律。记者走访一些银行网点,理财柜台也看不到如去年般比比皆是的投连险宣传彩页。业界甚至有这样的说法:谁家的投连险去年卖得越火,现在亏得越惨。近期身陷“退保门”的生命人寿就是很好的例证。

  经历2006和2007年两年的大牛市,生命人寿投资策略一直比较激进,而市场传言的“抄底”事件的失败导致了更大的浮亏,导致其旗下投连险账户的严重缩水。例如其旗下生命富泰赢家两全型投连险截至10月23日的卖出价格是0.9580元,而其今年1月3日的卖出价格是1.5682元,跌幅达38.91%。牛市中制胜法宝此刻成了危机导火索,引致大批客户退保。

  生命人寿在其网站上公布的最新一期《投连周报》中表示:“在当前市场情况下,我们的投资策略以防御型为主, 在仓位控制上保持轻仓。同时以一部分新基金换旧基金,降低整体风险。”

  入市点位过高引亏损

  究其原因,投连险大面积亏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些产品推出时机不理想,其中许多都赶在2007年股指较高的点位进入。

  比如中英人寿的“B款成长型账户”,由于设立时间是在2007年9月,截至今年9月底该账户的净值累计跌幅已达46.67%;同样在2007年9月设立的海康保险“创富优选精彩型投资账户”也遭受同一命运,累计跌幅也达到了31.19%。纵观各家保险公司投连险收益率,在股指点位越高时设置的投连险偏股型账户,现在的净值缩水越严重。

  即便是同一家公司的同一账户类型的产品,也因为账户设立时机的不同而表现大相径庭。比如截至9月底,招行信诺的“智富赢家A B 先锋A型账户”累计收益率为-37.55%,其“智富赢家C D 先锋B型账户”累计收益率为-45.69%,而其“步步为赢进取型账户”累计正收益为104.65%。同样的投资策略,结果却相差如此之大,原因就在于前两者的设立日期分别是2007年8月和2008年1月,而后者的设立日期为2004年9月上轮牛市尚未启动之时。

  去年跟风推出投连产品的公司,如今随着股市的暴跌而一损俱损。而产品的持续亏损也直接导致了近期的退保风波。

  销售误导引纷争

  在退保事件中,误导销售行为也是罪魁祸首之一。此前,为做足投资型保险的风险提示和销售管理,保监会就曾下发《投资连结保险管理暂行办法》、《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文件。但这一现象并未能得到充分遏制。

  着重收益、刻意忽略提示风险,或者偷换概念、以基金名义销售投连,这些是误导的几个主要手段,而这一现象在银保渠道蔓延得更广泛,市场传闻某公司有销售人员向消费者承诺了保底收益,甚至有公司向部分银行提供了由公司盖章的保底协议,但这些都是严重违反规定的做法,也是目前监管部门严查的目标。这多少也揭示了一点,关于投连险的大多数纠纷,最终还是纠缠在收益率上。

  有理财师认为,排开销售中的误导、欺骗行为不谈,单纯从理财角度看待投连险的得失,如果投保人最初只是抱着短期投资的目的去购买,那么投连是不适合的,只有经过长期投资,化解了短期风险,才能最终享受经济增长带来的收益,这个操作概念和基金定投类似。长期收益也是选择投连的最终目的。如果投保人因为一年半载内的收益率不佳而仓促退保,既要损失账户内的投资价值,又要承担退保损失,得不偿失。

  转保分红需谨慎

  由于投连险目前身处逆境,导致分红险产品迅速“上位”,以友邦、恒安标准人寿为代表的外资保险公司和以太保、新华、泰康等为代表的一批中资公司都适时地力推分红险产品,明年的险种竞争趋势已渐渐明朗。

  许多投保人因此纷纷咨询保险代理人是否需要转保分红险,但相关保险理财专家告诉记者,所谓分红险的“受欢迎程度”只是保险公司因自身销售策略改变而进行的一种炒作,并不代表该险种是市场的呼声和投保人的真正需求。换言之,分红险并不如其所宣传造势的那般“热门”。

  “分红险的销售中也存在一定的误导,比如将其描述为收益高而稳定的投资型保险,夸大分红率,过分强调现金红利等等。”专家表示,“另一方面,分红险和传统类寿险在功能上其实相差不大,吸引顾客的手段主要还是红利,公众对分红险的理解还是存在一定的片面性。”

  记者从一些保险产品的论坛上看到,许多投保人都将自己缴费十几年的保单和红利拿出来“晒”,但金额和历年来所缴纳的保费相比,最后收到的红利都是九牛一毛。对此,有保险代理人建议,由于金额太少,通过现金领取红利意义不大,可选择在保额里累积生息。

  专家表示,由于分红险的红利是从保险公司整体投资资金运作的收益中拿出来回馈客户的,其收益有无和多少都是视保险公司投资经营状况而定的,红利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风险。由于其投资方向主要是稳定的中等收益品种,因此基本不受股市的影响,再加上分红险本身最低分红也就是零,不可能出现负收益,因此风险和收益均属于“中庸型”,投保人不适宜将手中的分红险保单看作是一种有效的“盈利”手段。

  此外,许多情况下,分红险保单都采取英式分红,即保额分红,这种方式不像一般人所想象的那样到期可以把红利取出来转化为现金收益,而是通过增加一定比例的保额进行分红。假设一款分红险产品2008年的分红率达到1.37%,假如年缴保费2000元,保额12万元,即所得红利以12万元的1.58%来算,也就是该保单的保额价值达到了121896元。这跟银行利息完全不同,且红利没到期不能取现。此外,由于不同的保险公司分红方式有所不同,购买前应当详细询问公司或代理人,以免日后造成纠纷。

(责任编辑:金磊)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