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息了!各大社交网络圈有一种奔走相告的喜庆。一时间,投研机构挑灯夜战,奋笔疾书,告诉大家为什么会有降息,降息有什么好处。放眼望去,你会发现,这些文字放在任何一次降息的解读文章里,都没什么不妥,你只需要改一下时间就行。有时候我在想,这些冒冒们如果没有了金融教科书的教条作拐杖可怎么办?他们的思维到底能走多远?我担心它们立刻瘫倒在地。
好了,不浪费时间在这些大路货上了。还是赶紧跟朋友们分享一下,这次央行降息咱们不得不知道的几个谜团:
![]() |
一、钱荒之谜
有一种说法,说降息是周四钱荒刺激了央行降息。
周四钱荒是怎么回事呢?就是当天某银行突然没钱了,四处拆借,大家都没钱借,导致该银行当日清算没法结清,整个银行系统当日交易不得不往后推迟半小时。
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是因为所有的银行都在为下周新股发行准备打新资金。某银行突然在同业中拆借不到钱,而平常这都不是问题。这就是个短期流动性问题。
从去年钱荒以后,央行就准备了金融工具,以应对这种短期流动性突然出现短缺的情况。所以,周五,央行就通过SLO,往市场上投放了500亿资金。这个SLO,叫公开市场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是专门对付钱荒的。
这一次钱荒本身,不是什么大事,分分钟可以解决。真正的大事是钱荒折射出来的问题:即互联网信息传播越来越高效,导致金融市场行为越来越趋同。
这可能是连央行、连美联储都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互联网的演进,信息的高效传播,正在使金融人的行为比以往更容易变得一致。相同的信息,相同的判断,导致相同的行为。同进退同买卖。缺少对手交易。周四钱荒,就是银行行为一致的结果。
金融行为一致是可以引发灾难的。2008年雷曼兄弟一倒,全世界信用市场突然进入冰点,所有金融机构在市场上都借不到钱。大家行为一致,就像一艘航船左边失火,所有乘客都发现左边危险,全跑到右边。结果船失衡了,要翻。这时候,只有美联储跑到船的左边来平衡。
金融市场行为的趋同可能不久就会演变成一个全球央行需要面对的问题,估计到时侯,将是央行一人单挑整个市场。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