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理财-搜狐网站 > 家庭理财
银行 | 保险 | 黄金 | 外汇 | 期货

戳破票据理财“高收益-低风险”神话泡沫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第2页 :投资者该如何辨别互联网票据理财的风险
那么,投资者该如何辨别互联网票据理财的风险?

  首先要透过平台“高收益-低风险”噱头看清背后的实质。“低风险”的依据是开出承兑汇票的银行对票据负有无条件兑付责任,但前提是票据流通的环节没有问题;事实上,如果票据流通环节中存在违规情况,一个“盖章不清晰”的小瑕疵都能成为银行不兑付的理由。而且,银行承诺兑付的只是正常的票据贴现,票据贴现年化利率一般在6%左右,年化收益率在10%以上的票据理财银行肯定无法兑付。

  本着“风险与收益对等”的原则,从收益率角度可以大致辨别票据理财平台的风险。年化收益率在6%或8%以下的票据质押融资模式,基本可由“银行承诺兑付”覆盖风险,较为稳重;而年化收益率超过10%的票据理财,一般会结合线下票据中介资源做其他套利业务,其风险也随之增大。

  此外,平台的属性也是票据理财风险判断的标准。银行在整个票据链条中处于核心位置,而且属于正规的金融机构,其风险意识较强,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投融资平台”、民生电商“民生易贷-E票通”等银行或以银行为基础的票据理财平台风险较低;互联网企业不具备票据项目和投资资源,所以阿里金融“招财宝”、新浪微财富“金银猫票据”的风险取决与其合作对象;主打票据理财的P2P平台一般都有线下票据中介的资源,但其线下业务也依附于银行,收益和风险都较高,投资者可以通过其线下业务实地考察后再做投资决策。

  从监管的角度来看,P2P票据理财除了线下的业务模式风险外,还存在与监管定位相违背的风险。与一般P2P平台“投资人收益来自融资企业利息”不同的是,票据理财P2P平台中,投资人的收益来自“融资企业的利息+线下额外收益”,后者已经脱离了融资项目本身,而目前央行和银监会对P2P的监管原则是:项目要一一对应,不能做资金池。

  更进一步地说,有线下额外收益的票据理财平台,甚至已经背离了P2P的模式。而对这种新模式的态度,监管尚未表态,甚至也许还没有关注到。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money.sohu.com false 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https://finance.21cbh.com/2014/8-9/4NMDAzNzFfMTI2MzE4Ng.html report 3063 票据市场的许多业务模式都存在违规的嫌疑21世纪经济报道互联网金融的触角正在向专业的细分金融领域渗透。经过多年的积淀,票据市场已经形成以银行为核心,民间票据中介、
(责任编辑:陈大伟)
广告

我要发布

  • 热点视频
  • 影视剧
  • 综艺
  • 原创
广告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