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土地信托化"解放土地,开创中国大农业时代”,这是不久前中信信托在与天禾农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上对未来的愿景。
但从去年10月成立国内第一支土地流转信托计划开始到现在,虽然中信信托的土地流转合作已经在多地开花。不仅如此,按照中信信托的规划,是要以土地流转项目为平台,打造大农业战略。
但业内人士普遍不看好。专业化程度较高,经营模式不成熟,利益分配比例如何,如何化解风险等等问题,让他们认为土地流转信托更多的只是一种“噱头”。
触角伸向大农业
自“中信·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合信托计划1301期”成立开始,中信信托的目光就瞄准了土地和农业,先后在贵州、山东、河南、湖北等地政府签订了信托化土地流转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进入流转的土地总规模已经超过20万亩。
不仅如此,从近期的一系列动作可以看出,中信信托的目标已经超出土地流转项目,指向大农业。
2月,中信信托还与拜耳作物科学(中国)有限公司正式签署《就土地流转下现代农科技创新与发展合作协议》。
双方将以土地流转项目为平台,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科学技术、产业链构建等方面整合资源,将国际领先的金融服务、农业技术、知识和产品引入中国的农业领域,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民收入,推动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初期合作项目将包括拜耳在安徽宿州建立果树和蔬菜解决方案示范园;同时在安徽马鞍山示范“更多水稻”项目,该项目提供了从种子到收获的全程解决方案,帮助农民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3月,中信信托又与天禾农业公司合作首创“农事服务信托”模式。
双方合作内容包括:以“土地信托化”模式,推动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资本化,为大农业发展奠定基础;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有效解决“种什么”问题,并为金融支持农业生产实现机制创新和风险管控奠定基础;首创中国“粮食生产供应链生产要素资源集合平台”,并实现线上资源要素交易,线下资源整合服务,全力保障种粮专业户粮食生产等等。
如何“落地”仍需探索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信托作为高大上的金融机构,虽然一直与实体经济紧密连接,但如此接地气的投入到农业领域还是少数。而仅就土地流转信托来说,目前还有太多问题,在此基础上的大农业战略也很难站住脚。
据本报记者了解,目前中信信托的两款土地流转信托募资总规模为8932.5234万元。成立之后,没有对外公开募集。
另据消息称,中信信托的首单土地流转信托,项目资金目前还未到账。
对于土地流转信托,中信信托的目标是通过信托计划在保持土地性质不变的前提下,通过土地的重新归集、整理,将零散的农用地转移集中到现代农业种植企业手中,如专业农业经营公司、家庭农场或种粮大户,通过集约化经营,从而形成规模效益,科学推进土地流转,提升农户的地租收入,再通过信托产品特有的设计,公平合理地将集约经营提升的地租收入在农户、土地整理者之间进行分配,让农民成为真正的受益者,充分保护农民的长远利益和根本权益。
“不靠谱”,一位不愿具名的资深信托业研究人士评论。他认为,在目前的情况下,以土地的任何权利作为信托财产都是不可能的事,无法确权,不能登记转让。
用益信托研究员帅国让表示,由于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处于分离状态,农业经营的高风险性与农民流转土地后要求持续、稳定的流转收益矛盾无法有效平衡,流转费用过低,容易损害农民利益等这些均成为土地信托以及整个土地流转工程的掣肘因子。
而对于最新的“农事服务信托”,一位信托业研究员表示,内容都很抽象,更不清楚盈利模式是什么。
作者:夏 青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