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环境教育融入基础教育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 张红力
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文明趋势。
我国的环境教育落后发达国家十至二十年,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逐步开展后已取得初步成绩。但教育质量、教师水平和教学条件还存在较大差距,学生对于生态环境严峻形势的认识和行为自觉程度都未达到社会进步的要求。显然教育系统对环境教育的重视程度还存在差距,与基础教育未能有机融合,值得有关部门重视:
首先是环境教育和人格教育、价值观教育要结合。德育工作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人与环境的关系”与“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同为重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德育教育中有机结合科学环境观教育,培养社会责任感和保护生态环境责任意识,有利于我国学生成长为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树立基本的环境意识和公共意识。
其次是环境教育不应是孤立的,应融入各项课程。环境教育是一项综合系统教育,理工科、文史科都有关联。鉴于以往在教材编制中环境意识缺乏,环境理念缺席,建议有关部门成立由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综合项目组,研究指导在各科教材中融入符合时代要求和科学发展观的环境理念,增加学生对环境意识。
在义务教育完成后,很大一部分学生将接受职业教育,为就业做准备。这一阶段的环境教育更不能放松,因为他们将从这里直接进入劳动大军。各行各业的生产活动都将对环境产生直接影响,从业人员的劳动素质培养中,环境素质应该是最重要组成部分,让他们在就业前了解相关环保知识,相关技术和先进经验,并将保护环境的观念和知识带入工作岗位。
进入大学后的教育,非环境相关专业的学生几乎不再获得进一步的环保教育,但学生未来的工作生活却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这些问题。如商学院、经济学院的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后可能会经常碰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两难问题,更有机会对发展模式产生影响。而在正式的课程规划中,并没有机制促进他们主动获取得更多的环境知识,考虑更多的环境问题,这种教育脱节很让人担忧。对不同学科学生提供相应的环境知识对学校的师资和教学能力上确实是一个挑战,需要教育部门高度重视,引进相关人才,设置相应课程和社会实践,开放环境类学科实验室和资料库,建立相关网路知识库,将环境课程纳入所有学科,并纳入成绩计算学分。
最后,作为校园教育资源的补充,还可鼓励企业和社会团体与学校合作创立环境教育中心、在大学用赞助冠名的方式设立相关教席,合建环境教育机构。比如在企业实施环保改造或者碳减排等项目后,实地提供给学校学生参观研究,从而让课堂学习有机会和社会实践相结合。一个可供借鉴的做法是通过税收返回或其他激励制度鼓励企业进行环保教育项目投资。
上述建议旨在强化环境意识,普及环境知识和学校教育融合,希望各级政府教育和环境主管部门通过主观上提出相关的工作指导思想、客观上设立评估指标等方法鼓励在教育体系中的实施,以及在进一步的教育改革中加以重视并考虑,从而从长远着眼,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培养人才,普遍环保共识,提高公民素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