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战胜2008年的人
■本刊记者/彭峰
“投资就是一道计算眼前风险的数学题,太难的题我根本不会去做”
恭敬地点燃三根香,满脸虔诚地将其高举过头顶,三鞠躬之后,邹鹏小心翼翼地把香插在神像前的小香炉里,然后嘴里念念有词地在神像前站上一会。
或许是紧挨着香港的缘故,在深圳这座城市里,更多的人在家里供奉着红脸关公的神像。但来自内陆省份的邹鹏在信仰上的固执显而易见,他每天参拜的是家里那位脸色白皙、长鬓飘逸的财神菩萨。尽管从来不怀疑自己的判断能力,投资也一直做得风生水起,但邹鹏在信仰上的偏执却不难让人觉察到他迫切地需要一种内心的安宁,简单地说,他表现得缺乏安全感。也许,这正是他能在熊市中生存至今的原因。
于是,在一个南方的并不阳光明媚的早晨,离着香烟环绕的财神菩萨几步远的地方,邹鹏开始讲述他投资的故事——在08年的熊市里劈波斩浪的经历。
厌恶风险
35岁的邹鹏是一家公司的财务总监,三年前第一次见面时,他正全力投身于楼市和股市之中,正是那次的全力一搏,给他带来了每年超过千万的收益。而现在,他近一半的资金已经化作一年期定存,在银行里躺了近10个月了。另外一半,则投资于各种市场,当然,楼市除外。
放弃自己掘得第一桶金子的地方总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但在2007年10月份,邹鹏就已经开始出售手中的房子和股票,这份冷静甚至会让人感觉到疑惑,在市场一路走高的情况下退出,显然需要超出常人的决断能力。
邹鹏讲述了一段很多年前的故事。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有一天从公交站独自过来了一个人,径直到了邹鹏公司的小区,步行。让他如此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以前这个人每次过来,都会带着10多个随从,前呼后拥、呼啸而来。而邹鹏公司的老总一定会早早地等候着他的到来。
这一次他过来,则是因为公司已经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破产,他是台湾人,名下地产公司在高峰时曾经市值达到160多亿新台币,但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公司股价从40多元跌倒1元以下,最终破产清算。最后,这位曾经的富豪在邹鹏的公司蜗居了两年时间,期间出门不能打车、不能进高档餐厅,因为台湾有关破产法律的规定。
他前后的强烈反差给邹鹏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句话的意义了,只要有合适的机会,谁都可以发财,但想守住这些财富,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且邹鹏也第一次意识到,地产和股市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也能轻易让人陷入赤贫。
尽管邹鹏不愿说出那位破产台湾商人的名字,但是在2000年左右喜欢收看香港电视频道的人不难猜出,此人姓段,他的破产曾经长时间被港台媒体炒作。
“我还不是最绝的,只把一半资金存在银行,我的老总在07年底把几亿资金全部从股市和楼市提出来以后,全部都存了定期,而且声称09年6月之前不做任何投资。”邹鹏的老总是个微胖的台湾老人,当年他刚到大陆经营困难时,正是从段姓台商处借了2000万元度过难关,所以段某后来的遭遇对他的刺激可能更加直接。而且,他亲身经历过金融危机,或许正因为如此,在面对有可能出现的危机时,他比邹鹏表现得更为保守。
顺利从楼市和股市高点脱身的邹鹏,并没有就此偃旗息鼓,而是开始寻找新的投资机会,“钱不能用来生钱的话,就失去了一大半意义了。”他说。
眼光独到
几乎在邹鹏退出楼市的同时,新的投资机会就已经出现了。2007年末,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将实施严谨的货币政策。邹鹏马上就开始购入一只名为工银强债的开放式基金,“只要货币政策一收紧,企业就肯定会缺钱,股市也会随着走低,这样债券市场就肯定会上行,这是我当时买这只基金的主要原因。”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没有说,这只基金不收取手续费,他可以不断地做着买入卖出的操作,却几乎没有成本。因为债券市场和股市基本呈负相关的关系,每当股指上扬,邹鹏就买入基金,下跌时就卖出,2008年终时工银强债公布的收益率是9.5%左右,而邹鹏已经获得了近20%的利润。
对于2008年做得最好的一笔投资,邹鹏认为是一笔投到房地产项目的资金,当然不再是炒房。7月份的时候,当地一家开发商有一笔3000万的银行贷款即将到期,但因为楼盘滞销,面临着还款违约而被高额罚息的困境。邹鹏得知后,和另外两位朋友一共凑集了3000万借给了该开发商,月息三点五分。
当时市场上的月息大概是在六到七分左右,但邹鹏为了让开发商拿出更多的抵押物,主动把利息降到了一个让对方心动的水平。“就算是三分五的月息,也相当不错了,年利率达到了42%,因为对方是按月支付利息,考虑到财务成本,年利率可以达到45%左右,比我做其他投资回报高了很多。”做财务出身的邹鹏显然对这些算计得非常清楚。
而且开出相对较低利率的好处就是,抵押物被打了很低的折扣,开发商是用现房做的抵押,抵押价格是市场价格的二点五折,这样就基本不需要担心可能出现的房地产市场崩盘了,除非商品房价格跌到90年代的水平,否则对邹鹏来说,这就是一笔旱涝保收的买卖。
在能源市场,他在7、8月份也做了一笔不错的买卖,之前的煤炭价格直线上扬,让邹鹏也按耐不住和朋友一起进入市场。8月份时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开始逐步显现,邹鹏马上让朋友想办法在秦皇岛码头把所有的存货都抛出,当时卖出的价格在700至850元/吨之间。其后,煤炭价格一路下跌,到12月已经跌到了每吨400元左右,邹鹏又一次从顶部逃脱。
邹鹏说,当时他也没想太多别的,只是觉得华尔街出了问题,就肯定会影响到美国的实体经济,因为历史上每次都是这样。实体经济被影响了,石油需求就会下降,而当时石油价格是在140美元的高位,可能会出现价格崩溃的情况。如果石油价格大幅下降了,傻子才会来烧煤,所以他当时断定煤价肯定会大跌。
投资只看眼前
在所有人都觉得惨淡的2008年过去以后,邹鹏却回过头发现,自己的手上的资金又增加了近两成,而这一切还是在他的一半资金躺在银行里睡大觉的情况下发生的。邹鹏说:“我虽然做的是财务,但大学时我学的是金融专业,证券投资方向,虽然学习不太好,不过我一直都记得,投资最重要的,不是获得高收益,而是控制风险。”
邹鹏说,他大学印象最深的一堂课就是有关投资的,当时老师在课堂上调侃,说中国股市多年来赚钱的只有一类人,就是天天去市场买菜的家庭主妇,因为她们不会老是想着等手中的股票再涨得多一点,一定会赚了就马上抛,所以不会被套牢。到头来,所有人都亏得一塌糊涂,只有她们还在欢快地折腾着。或许这位老师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当年在课堂上的一个段子,会成为班上某个学生日后的投资指南。
在撤离股市近一年之后,邹鹏又开始了向股市进军的步伐。这一次他瞄准了中小盘股票,在1.6元左右买进了一只ST股票。他的理由是,看不出中国股市在2009年有大涨的前景,所以大盘蓝筹股不会有什么起色,但是小盘股票不一样,和基础建设相关的股票可能会有大的涨幅,就算没有,这个价格也再跌不到哪里去。
“我不会大举进入股市,风险太大,只会看准一两只股票然后快进快出,上次有个理财师忽悠我,说可以做投资组合来规避风险。也许别人就相信了,但我知道,那么多股票型基金都跌得很惨,难道它们都不做投资组合吗?那它们怎么没有把风险给规避掉?”邹鹏认为,一般长期投资都会采取分散风险的措施,但数据显示,需要组合50只左右的股票才能规避60%的风险,这是在美国市场上。在目前的A股市场,估计数字会更难看。“如果谁有精力去做50只股票的组合,那他做别的早就发财了。”
在投资这个大而泛的概念里面,邹鹏并没有出色的技巧,也没有过人的天赋,但他有着很多人不容易做到的东西,理性的判断和抗拒诱惑的能力。这让他一次次找到机会,并且在市场逆转之前套利脱身。
“有人说投资是道需要用一生来证明的难题,但对我来说,投资就是一道计算眼前风险的数学题,太难的题我根本不会去做。”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