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在监管“新规”下 走可持续发展的银行理财之路

2009年08月13日14:34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付秋实

  今年7月,银监会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通知》发布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特别是在当前情况下,虽然金融危机的影响在逐步减弱,但资产泡沫和流动性泛滥的局面已经逐渐出现,作为银行理财产品的设计、发行方,银行该如何规范银行理财业务、控制理财产品风险?在监管“新规”下,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与创新是否会受到影响?银行理财产品未来的发展之路又在何方?

  针对这些问题,8月6日,本刊与搜狐理财频道合办了“搜狐2009年银行理财产品研讨会”。

在研讨会上,与会的银行理财从业者与专家学者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了讨论。

  解决当前问题

  树立银行形象

  银行理财业务可谓是近年来国内银行业发展最快的创新业务之一。据统计,目前内地开展理财业务的中外资银行共计83家。截至2008年底,内地银行理财业务募集资金总额达到3.7万亿元左右,与2007年相比增幅超过300%。“从发行规模、发展速度来看,我国的理财管理市场蕴涵着巨大的商机,但必须首先认识到这个市场也存在着独特的风险。”中国银行业协会秘书长陈远年表示。

  陈远年在总结近一年来银行理财市场的发展情况时表示,受金融危机及境内外市场形势的影响,部分投资或挂钩于境外资本市场的理财产品出现了“零收益”、“负收益”的现象,引发了监管部门、新闻媒体及投资人的重视和关注。总体来看,银行理财产品是安全稳健的,2008年银行理财产品按金额计算亏损比例不到1.7%,但这些问题仍给投资者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知造成了一定影响。另外,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今年上半年境内理财市场受到一定冲击,增速略有回落,但是随着居民财富的增长,财富管理的需求也会日益增加。

  目前,我国的财富管理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市场服务和财富管理手段等方面还较为滞后。这需要银行做产品设计、风险管理的部门提高业务水平,合理配置资产,审慎发行产品。同时,一些客户反映看不懂理财产品复杂的说明书,对账单不完善,信息披露不及时等问题也都要引起注意,处理不好就会影响银行在投资者心目中的形象。

  陈远年还表示,银行理财业务的快速发展对银行相关制度建设及人员队伍建设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商业银行在规范理财业务发展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银行理财业务发展较快,目前还存在部分风险揭示不到位、客户经理专业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另一方面,许多投资者缺乏风险意识,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理解不深、认知度不高。因此,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开展市场培育和投资者教育、加强风险鉴别力度、引导投资人树立正确的投资理念,任重而道远。

  明确稳健定位

  促进产品创新

  今年7月,《中国银监会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发布。从“新规”的内容来看,监管层发出了一个什么信号?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与创新又会走向何处?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认为,虽然近几年银行理财产品发展迅速,银行作为理财市场中越来越重要的一股力量,其产品究竟主流或者主要应该为哪些群体服务?产品应该突出什么样的特点?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位。而银监会此次出台的“新规”则在很大层面上解决了这一问题。通过“新规”的大致方向可以看出,银行理财产品要以稳健为主。

  这是为什么呢?郭田勇解释道:第一,银行本来面对的是广大储户,银行理财产品的购买者绝大部分是银行的存款人。银行的存款人追求的是什么?肯定是追求收益稳健。因此,如果银行开发出的理财产品频频出问题,让大家没有取得收益,甚至还赔了本的话,银行在客户中的信誉会受到一定的损失。第二点,尽管按道理来讲,理财产品可以投资股票,也可以投资一些风险比较大的品种,但是从银行以往的投资经验以及投资储备来看,并不具备专业经验。所以,从投资角度比较优势来看,银行最大的优势可能不在高风险类的投资产品上。

  工商银行北京分行高级交易员杨永强也从投资的角度对“新规”进行了解读。他认为,银行大部分的理财产品属于债券类或者信贷类,这类产品比较适合银行最传统、最广大的客户。也许客户会觉得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不是很高、很可观,但是为什么银行理财产品的募集资金还逐年攀升呢?其实就是广大客户对银行的认可。

  平安银行零售业务产品管理部总经理朱俊霞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这次银监会提出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首当其冲解决了定位的问题。一是银行理财产品的定位,二是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定位,三是客户的定位。”她说。

  其实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面对的客户是方方面面的,但是在客户、尤其是大众客户的心目当中,对银行和其他投资机构的期望值是有差异的。朱俊霞认为,在客户定位和市场定位方面,随着市场的成熟,客户风险承受能力逐步增强,对客户进行细分是商业银行在做下一步理财产品当中首先要清楚的,要理清银行自身的客户。我们银行定位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给哪类客户或者我们为哪类重点客户提供服务。其次,是信息交换的问题。如果信息对称的话,客户能够理解这个产品,也会便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创新和理财产品的销售。

  谈及创新,招商银行北京分行零售银行财富管理部高级产品经理王洪栋认为,“新规”出台之后,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创新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针对大部分的普通客户、风险承受能力比较低的客户,确实需要做好稳健类产品的发行,关键的部分还是服务的创新,要把客户的风险等级划分出来、把产品的风险等级划分出来,二者之间相互关联。这实际上也是创新的一部分,一个制度完善的过程。

  第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从国内私人银行起步元年到现在,商业银行很少将其与一般理财业务做严格的区隔,导致前一段时间,有些权益类产品普通客户可以买、私人银行客户也可以买。而“新规”出台后,把这样一些产品、这样一些服务严格的界定到了私人银行的服务范围中,私人银行可能就要投入一些力量去做这个领域,这将会推动私人银行产品的创新。

  加强信息披露

  完善制度漏洞

  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问题一直是舆论关注的焦点,特别是2008年年初出现的理财产品“零收益”、“负收益”事件,已经成为银行理财产品的一个“标签”。但事实上,出现这一问题的产品仅占银行理财产品非常小的比例,那又为何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理财产品中心副主任袁增霆指出,社会对“零收益”、“负收益”事件敏感的背后,实际上折射出的是一些制度性的缺陷与不足,若想避免这种现象或者加强对这一业务领域的风险控制,就需要对整个理财产品市场和业务领域本身的一些监管制度做一些更加实质性的、更加适合这一市场健康发展的制度,而不是采取粗放式或者家长式的管理方式。

  农业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代客理财处处长李林认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还处于发展初期,而这一期间又遇到了全球金融危机,所以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由于银行的理财产品还是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因此,制度方面肯定需要完善。从整个监管环境以及社会对银行理财产品的了解来说,监管部门要提出一些监管要求,社会大众对银行理财产品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地提高,银行也需要作出一些努力来适应新的要求与新的认识。李林还表示,在银行理财产品的制度管理中,信息披露是比较薄弱的一个地方,与其他投资方式相比,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还不规范。而产生这种情况主要源于两个原因:一个方面,监管层面对银行没有强制性要求;另一方面,由于银行理财产品数量比较大,如果对每一款产品都做非常详细的信息披露的话,工作量还是非常大的。

  尽管如此,李林还是表示,虽然从银行理财产品本身而言,大多数都是风险较低的稳健型产品,但是,以后在信息披露方面,银行肯定会逐步走向规范。

  关于银行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问题,光大银行财富管理中心风险控制处处长郭新忠表示,实际上各家银行在这几年的发展中,对管理的制度、对管理的方法都进行了很好的补充、完善,其中,加强理财产品信息的后期披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以光大银行为例,我们银行所有理财产品的信息都要挂在网站上,说明书、净值、收益的情况都要及时发布。即使是一些投向不是很确切的产品,每个月持仓的情况在月末都一样在网上公布。

  除了理财产品的信息披露之外,光大银行在制度建设方面还坚持以下原则,郭新忠介绍:“首先,要向合适的客户出售合适的产品,对客户进行风险评估,对产品进行风险评估,二者之间要相互匹配,这是首要原则。其次,从我们银行的角度来讲,不能说客户要买什么产品我们就给客户什么产品,要发挥银行在挑选产品方面的把关作用以及风险防范作用,替客户把关。最后,要求销售人员持证上岗,银行内部对其有专门的资质评估,一些不具备复杂的产品知识的人员是不能去卖理财产品的。”

  建设银行个人金融部理财团队业务经理董晨也表示,按照监管规定,银行理财产品的销售人员必须具备理财从业人员资格,而不单单是银行从业人员,还要具备相应的理财从业人员资质,各家行都是按照这个规定在严格管理。她认为,在销售的过程当中,首先是销售的渠道是否合规、销售的对象是否合适、销售人员是否具备资质、销售人员在销售当中的言行举止是否有夸大、误导宣传这种行为。对于销售人员来说,要懂产品、了解产品,特别是产品的特点、风险,这是销售人员的基本素质。另外,在销售环节中,对客户进行细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对于不同的客户来说,通过相应的测试进行定位,再匹配相应的产品,这都是银行制度建设中逐渐完善的部分。

  在经过金融危机的洗礼后,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监管部门及各商业银行的共同努力下,银行理财业务必将进一步规范发展,实现将合适的产品销售给适合的客户,提升金融消费者对银行服务的满意度,树立银行业良好的社会形象。 (本版摄影 付秋实)

(责任编辑:陈大伟)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