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记者 崔吕萍)“曾经令中资银行引以为豪的QDII理财产品后继乏力。”
据记者了解,从今年年初开始至今,理财市场上一直未见中资银行QDII新产品的踪影。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中资银行理财产品正恋战于债券市场、信贷资产市场等短期保本类理财产品。
在监管层大力推进银行业产品创新的背景下,QDII理财产品淡出市场颇显无可奈何。根据普益财富最新一期统计数据,今年前7个月,QDII理财产品的发行总数仅为13款,远远低于2007年市场火爆时一个月的产品发行数量,更令人吃惊的是,这13款新品均为外资银行发售,而在当年激烈争夺代客海外理财资格的各中资银行,这次表现得异常齐心,拒QDII于千里之外。
“产品净值的大幅亏损,已经将市场信心打入谷底,这个时候发QDII产品,银行很难募集到资金。”对于QDII产品停发的现状,某股份制商业银行理财经理这样表示。在他看来,此前上百只QDII产品净值巨亏已经“搞得大家疲于应付”,现在最期望的就是先期发售的产品快快到期,短期内根本不考虑再发新产品。另一位人士认为,如果金融创新没有取得获利的本领,银行就应该为防止成本高企而放弃创新活动。
数据反映出的现实更为悲观。据统计,虽然截至今年7月30日,正在运行的246款QDII产品中有92.68%的产品收益实现上涨,但在中资银行的44款QDII理财产品中,除3款产品实现正收益外,其余产品净值均在发行价以下,其中一只产品净值亏损幅度超过50%。
但即便如此,监管层并没有考虑暂停QDII出海。在7月8日银监会下发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投资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提到,理财资金不得投资于境内二级市场公开交易的股票或与其相关的证券投资基金,但并没有将中资银行海外投资的出口堵死。
“中资银行不出海有着它自身的原因。”对此,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研究员张星这样表示。在他看来,前期市场的波动使包括很多“富人”在内的QDII投资者蒙受巨亏,中资银行受到众多指责。今年以来,随着信贷规模的提高,银行更愿意抢占债券及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市场,此类产品操作简单、收益也低,银行担负的风险也小。
与中资银行不同,外资银行依旧对QDII产品市场满怀激情。除了连发QDII产品外,不少银行还频繁更换产品挂钩的股票,例如东亚银行溢利宝23期挂钩港股的理财产品刚刚发行,其所挂钩股票与第22期完全不同,反映出外资银行对市场的热衷程度。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