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民王先生偏好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最近,他发现不少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明显回升,不少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都超过了4%。银行理财师认为,现在正是投资者购买较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好时机。
【现象】
理财收益“翘尾”
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银行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12%,随后收益率一直下滑,从4月份开始,跌幅放缓,9月份收益止跌企稳,11月份平均收益率为3.66%。也就是说,预期年化收益率超过4%的理财产品,在今年相当长一段时间,都被认为是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
受“年末行情”影响,本月开始,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开始上升。数据显示,上周243家银行共发行了1549款银行理财产品,产品发行量较上期增加125款。其中,封闭式预期收益型人民币产品的平均收益率为4.07%,较上期上升0.14个百分点。
记者走访发现,目前我市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有不少预期年化收益率已超过4%。比如,厦门中行的“融绘28天”理财产品,期限28天,预期年化收益率4.3%;厦门建行的“乾元开鑫享”理财产品,期限39天,预期年化收益率4.5%;兴业银行的“天天万利宝B款”理财产品,期限47天,预期年化收益率达4.6%。这三款产品的购买起点金额均为5万元。
【反常】
收益与期限明显倒挂
通常,银行理财产品应该是期限越长收益率越高。不过,记者注意到,目前多数银行在售的理财产品,收益与期限均出现了明显倒挂。
以厦门中行在售的理财产品为例,一款期限182天的“博弈按期开放”保本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为3%;而期限为98天的“博弈按期开放”保本型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则为3.8%。同样,厦门建行的“乾元开鑫享”理财产品,64天期限的预期收益率为4.25%,39天期限的预期收益率反而更高,达4.5%。
【分析】
资金面紧张银行“赚人气”
银行人士说,银行目前发行理财产品的成本大约在4%的水平,如果银行给投资者4%以上的收益,基本上属于“不赚钱赚人气”的做法,目的是在年末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吸引投资者,银行便可回笼短期资金去匹配长期的资产。之所以能做到收益与期限倒挂,主要是靠前两年的高收益债券和非标在支撑。
今年以来,理财师普遍建议投资者关注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锁定较高收益。现在,这一建议仍然适用。“明年理财收益预计会先升后降,但利率下行趋势可能会有所缓解。”兴业银行厦门自贸试验区象屿支行理财经理李石说,眼下,投资者比较适合配置期限在1年-2年左右的高收益理财产品。
同时,对于年末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的情况,手头有闲钱、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也不妨趁着年末时点,抓住这波“翘尾”行情。
【提醒】
岁末是家庭支出的高峰,对投资者来说,尽管年末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上浮,但还是要保留足以支付生活费用及意外支出的现金。因此,投资者的流动资金可以通过银行现金类理财产品来满足流动性和资金管理的需求。比如,银行每日赎回的理财产品、各家银行和第三方平台的“宝宝类”产品等,均可考虑。
(来源:厦门晚报 作者:郭舒晨)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