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思源
由于受到新车销量增长和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中国人保财险2015年保费收入 增速由2014年的13.2%放缓至11.3%。分析师称,该公司保费收入放缓主要是受到车险保费收入放缓所致。与此同时,在险企方面,面对商车费改的过渡阶段,各家公司也在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从曾经的价格战逐渐走向拼服务的阶段,分析人士指出,“拼服务、拼增值优惠或将成为未来险企吸客的重点。”
车险盈利分化
日前,人保财险发布2015年年报显示,该公司的车险业务实现经营利润同比翻一倍,入账74亿元。同期,太保财险车险实现扭亏为盈,而惟有平安财险的车险承保盈利增长放缓。
年报显示,2015年财险老大人保财险的车险总保费收入2041.71亿元,同比增长10.4%;同期赔款支出为1139亿元,当年实现经营利润73.86亿元,创下近七年的最高值。记者梳理发现,2010-2014年人保财险经营利润分别为24.92亿元、46.75亿元、45.16亿元、30.69亿元、37.9亿元。
除了人保财险外,作为车险“老三家”之一的太保财险去年实现了扭亏为盈,承保利润为13.73亿元,而2014年则出现了巨额亏损12.19亿元。2015年太保财险实现车险业务收入749.61亿元,同比增长2.4%。
不同于人保、太保车险盈利迅猛增长,平安财险的车险业务利润增速却出现微降。平安财险车险业务2015年利润收入为13.21亿元,相较于2014年的13.44亿元同比下降1.7%。
但整体看来,随着经营主体增加和业务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财险市场的集中度正在逐步下降。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2月,共有52家财险公司开展互联网业务,累计互联网财险保费收入113.67亿元,业务占比7.58%。保费收入前三家公司人保、平安、大地的市场份额为75.11%,比2015年末下降近5个百分点,其中互联网车险累计保费收入的市场份额为81.02%,互联网非车险累计保费收入的市场份额为63.74%。
今年不少保险分析师在看了上市公司年报后,对于产险整体的感觉就是,“大型上市保险公司的财险业务不再拖累估值,财险业务综合成本率好于预期。”
有分析师表示,综合成本率现在能控制在100%以内的险企不到10家,多数集中在中资大财险公司。“这表示险企之间盈利分化加剧。”
抢占市场各有办法
有分析师认为,车险竞争加剧给各大产险公司的承保带来压力。随着商车费改的推进,车险比拼在价格上做不了文章,开始比拼服务和赠品。
市民王女士向记者表示,近日接到一些车险的短信,仔细对比可以看到,同样是保障100万元的第三者责任险、23.66万元的车损险以及不计免赔,三家公司中有两家的价格基本一模一样,第三家公司的相差也仅几十块钱。
王女士表示,自己去年出过两次险,保险公司表示在按照新的费率出单的情况下都是已经涨价了,“至少从报价短信看,每家公司浮动的费率都基本一致。“在这种状况下似乎只能依靠车险公司的品牌以及赠送的礼品哪个更划算去判断到底选哪家了。”
可以看到,“行业竞争加剧”俨然成了产险公司高管在业绩报告会中的口头禅。事实上,商业车险改革,极大地增强了保险公司经营自主权,也造成了两极分化。大型保险公司拥有更多人才、数据资源,在渠道方面也更有优势,在大公司与中小公司竞争方式基本相同的情况下,车险费改后对大公司更有利。
业内人士指出,“现阶段是商车费改的推进时期,在过渡阶段,保险公司都是按照行业协会标准的统一费率进行定价,因此各家在价格上差别不会太大。但是随着商业费改在全国范围最终铺开,车险价格将进一步市场化,各大公司会根据自身情况实施不同的市场策略,消费者今后也将会有各家多样化的选择。”
作者:陈思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