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理财-搜狐网站 > 信托 > 信托动态
银行 | 保险 | 黄金 | 外汇 | 期货

监管“黄灯”信托“触网”最大壁垒

来源:北京商报

  拥抱互联网已成为摆在所有金融机构面前的课题,向来相对保守的信托也不例外。数据显示,目前行业中仅有约1/4的公司上线了App客户端,且网上交易平台、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宣传渠道开通率也不高。究其原因,还是由于监管层没有完全拆除长期以来对信托业“触网”堆砌起来的壁垒。

  近日,万向信托推出了App客户端,除了可以进行产品推介、在线咨询等服务外,还可以进行产品预约、专项财富管理、私人信托服务等。与此前平安信托、中信信托、上海信托等公司已推出的App客户端功能差异不大,均不再局限于产品介绍,但认购环节仍相对薄弱甚至缺失,线上预约产品后,还需要到信托公司签署合同。

  这与信托产品的高门槛不无关系。以公众最为熟悉的银行App客户端对比,银行的移动客户端基本覆盖查询、转账、理财等功能,但银行理财认购起点普遍仅为5万元,而信托产品的认购起点最低也动辄100万元,使得完全放心在线上进行认购的投资者少之又少。

  除了高门槛让线上认购功能难以得到发挥,信托App客户端在推送信息上也面临着不小约束。格上理财研究员樊迪表示,基金管理办法明确规定私募产品不能公开宣传推介,信托本身的类私募属性和互联网的公开性是相悖的,目前来说监管层面还未完全放行。这让信托公司颇有顾虑。

  数据显示,目前推出移动App的信托公司仅有不到15家,占68家信托公司总比约1/4,微信公众号开通率也仅有53%。樊迪表示,监管层的态度或许是很大一部分信托公司并未开展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宣传渠道的原因。

  好消息是,监管层的态度正在日益明朗化。去年7月,央行等十部委颁布的《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让信托业融入互联网金融获得了政策上的支持。《意见》明确提出要鼓励信托机构依托互联网技术,实现传统金融业务与服务转型升级,积极开发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新产品和新服务。

  同时,随着互联网生态的不断扩张以及信托业转型进入实操阶段,信托“触网”已是大势所趋。

  信托“触网”的未来发展也备受业内看好。樊迪认为,信托和互联网结合的空间是很大的,未来可能有通过互联网实现信托产品的流通转让、质押融资、众筹投资信托等新型模式,可以解决长期以来信托被诟病的高门槛、流动性差问题。

money.sohu.com true 北京商报 https://money.sohu.com/20160307/n439593680.shtml report 1156 拥抱互联网已成为摆在所有金融机构面前的课题,向来相对保守的信托也不例外。数据显示,目前行业中仅有约1/4的公司上线了App客户端,且网上交易平台、微信公众号等互
(责任编辑:曹萌)

我要发布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

客服热线:86-10-58511234

客服邮箱:kf@vip.sohu.com